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计量室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装表接地工作质量的因素,并针对常见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装表接电的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装表接电;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引言
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电网供电技术的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优良的技术路径得到了应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同时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现如今,在电网自动化、智能化的电力事业发展的趋势下,优化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达到电力企业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的目的,俨然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装表接电工作中常见问题
1.1用户电能表极易引发问题,
任何系统任何装置在运行时均会或多或少地引发运行故障。若是电能表发生故障,不管是给供电企业还是用户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及时针对电能表故障完成维修或处理,确保电能的实际供应服务质量[1]。
1.2常见窃电方法
由于智能电表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地,传统的窃电方法基本被根除,如扩差法窃电,欠流法、欠压法、移相法属于现阶段较为常见的窃电方法。欠流法主要通过非正常状态的接线,或使智能电表计量电流回路出现故障的方式降低流经电流线圈的电流,以此大幅减少计量变化。调换火线及零线、加接旁路等均属于典型的欠流法应用,这类窃电行为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欠压法同样需要采用非正常状态的接线,或设法使电压回路产生故障,以此降低电压线圈接收的电压,大幅减少计量变化。负载零线由保护接地线替代、打开联合接线盒中的电压端子均属于欠压法的典型应用,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移相法一般采用反接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接线端的方式,智能电表慢转现象可能因此出现,该窃电行为同样会大幅提升安全隐患[2]。
1.3窃电问题
窃电行为在装表接地工作实施过程中偶有发生,不仅给供电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据分析,窃电行为一般都是通过改接电能表线路、破坏电表正常运行环境或者改装电能表内部结构等手段破坏电能表的计量功能或者破坏计量精度,从而导致无法精确的计量用电,达到窃电的目的。窃电行为一般可分为无表、扩差、欠流、欠压、失压等多种方式。
1.4出现窃电现象的隐患
窃电就是利用非法手段免费使用电能。使电表正常工作的三要素是功率、电压和电流,想要不花钱就使用电能,可用的方法都要从这三个因素入手,比如让电表反转,或者转满,甚至根本不转。窃电者常用的手段有很多。比如通过错误的接线方法使电压或电流回路出现故障时,减少电表的计电量;通过错误的接线改变电流、电压间的关系,使电表转速减慢或者反方向转;通过擅自拆开并改装电表以增加计量误差或损坏电表等方式使计量数据变小;未经许可绕过电表接线用电等等。此外,一些窃电者还可能通过高科技手段干扰电表的正常计量,窃电隐患会影响经济效益,还有较大安全风险。
2控制策略
2.1选择合理的计量装置及计量方式
计量方式主要分为高供高计、高供低计、低供低计三种计量方式,前两者主要是针对专变用户,后者则是对于一般的居民、农业或商业等动力用户。应根据不同的计量方式选择正确的计量装置,以确保装表接电工作的规范性。1.高供高计供电方式高供高计计量方式是指指电能计量装置与供电电压一致,一般用于10kV配电线路。由于10kV配电网线路通常为中性点不接地,因此10kV高供高计电能计量装置基本采用三相三线式电能计量。
高压供电系统中,电压、电流不能直接接入电能表,需要电压互感器将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电流互感器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后接入。2.高供低计高压低计计量方式是指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低于供电电压,低压侧一般为中性点非绝缘系统,所以采用三相四线式电能计量。3.低供低计低供低计计量方式是指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与用户供电电压一致,应根据用户报装容量和用电设备的总容量来选用计量装置[3]。
2.2充分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
电力营销大数据可较好服务于装表接电过程的综合防窃电技术体系构建,通过将电力营销大数据与防窃电检查工作相结合,即可针对性建设防窃电稽查系统,有效挖掘电力营销大数据价值。防窃电稽查系统需具备分析、核算用户预算和用电的功能,用户所有业务的稽查也应由系统负责,配合现代化通信和信息技术,即可对用户实现不间断的实时监控,窃电行为的发现时间可有效缩短。在具体实践中,应针对性建设用户数据库,并以此实现用户用电日志的针对性分析、异常用电信息的随时调阅,异常用电范围可更为快速、准确的锁定,配合针对性的排查工作,防窃电工作的有效性将大幅提升。深入分析电力营销大数据及行业发展现状,电力营销大数据在防窃电技术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流程可概括为:“采集用电数据→分析客户档案数据→基于分析结果推进窃电用户范围缩小→疑似窃电用户锁定→疑似窃电行为检测→二级聚类→深度学习→决策树→异常分析箱线图→明确具体的窃电用户范围→疑似窃电用户精准确定→疑似窃电行为”。在具体实践中,大数据分析模型的建设、基于模型分析结果的工单下发、基于记录开展的针对性反窃电检查、现场审核记录非常关键由此即可不但优化模型,还能满足迭代需要,基于装表接电过程的综合防窃电技术体系构建也能够获得有力支持。
2.3常见的窃电方式
非法窃电简单说就是不法用户通过非法手段或不正当渠道获取电力电能的行为,当前,主要的非法窃电方式有以下几大方面:(1)不法用户在未获得供电企业允许的前提下自行拉电、接线,所获的电力电能未经电能表计量,从而谋取私利的行为。(2)欠流法窃电。所谓的欠流法窃电就是非法分子想要自行控制电能计量设备的运行,故意通过破坏电能表、改变电流回路计量方式等来控制电能计量数据,这样可能造成回路线路发生故障,甚至导致电能表无法正常计量。(3)欠压法。这一窃电方式类似于欠流窃电法,主要是通过破坏电流回路,扰乱电能表计量的方式来达到调整电压的目的,从而造成电流回路故障,甚至干扰计量的行为。(4)移相法。非法窃电分子不怀好意地调整常规的电表线路,扰乱其电表中电流、电压二者之间的相位,从而控制电表计量数据的行为。(5)扩差法。所谓扩差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电能表内部的构造、结构等来扩大电能表误差值,最终达到非法窃电目标的一种卑劣方法[4]。
2.4接线错误问题处理手段
在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时,接线错误问题往往屡见不鲜,大部分是接线工作者本身操作失误以及缺乏操作经验致使的。因此进一步强化装表接电工作者的实际技能培训工作显得十分的关键。在装表接电工作者正式迈入工作岗位前,需要对其展开全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并在完成培训后实施考核,只有参加培训同时考核合格的工作者,才可以到一线装表接电工作岗位中完成工作。
结束语
整个电力系统中,装表接电占据十分重要地位,装表接电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与平稳运行,应该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也才能通过电能表的正常、高效运行来控制非法窃电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张钊.面向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90-91.
[2]杨迪.浅谈装表接电在降损过程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143-144.
[3]赵继伟.浅谈预防装表接电过程中误接线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144-145.
[4]张雅欣.电力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中的反窃电技术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