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瑞
[导读] 摘要:当前,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的质量可以直接反映出城市之间发展的区别与经济水平。
        上海江杰建筑装潢有限公司  上海  201900
        摘要:当前,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的质量可以直接反映出城市之间发展的区别与经济水平。所以需要发挥园林工程建设的积极作用。作为相关的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结合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特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施工新技术;园林工程;应用
        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园林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保障园林工程质量,必须不断提升园林施工技术水平。对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园林施工新技术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加强园林施工新技术应用效果的可行性策略,以供借鉴。
        1园林施工新技术应具备的主要特点
        1.1发挥地理元素的优势特征
        组成园林建设的基本元素众多,而我国地理范围大、物种类型多,所以新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各种可利用的地理资源,开展因地制宜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如利用山石的艺术性摆放、土方的科学性挖掘、植被的综合性利用、流水的生动化设计等,以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各类资源的合理搭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
        1.2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
        气候、光照、温度、风力等自然条件都是具有一定地域特点的,所以园林施工技术需要顺应自然规律,保证其基本组成要素及施工工艺技术可以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如树木移植,就需要特别考虑生态条件对于树木生存成长的影响,并做好长久的设计规划,从而确保植物可以健康的成长,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效果。
        2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1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是当前园林工程施工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新能源技术。将太阳能技术应用于园林工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消耗,实现节省能源的效果。园林工程通常会使用大量照明工具,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太阳能技术通过太阳能吸收太阳光照,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照明工具使用的蓄电池中。当使用照明工具时,其会从蓄电池中获取电能,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也能够节省园林工程施工开销。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升整个工程的环保性,因而是近年来园林工程中引进的最有价值的新技术。
        2.2理水工程技术
        由于园林工程中需要浇灌大量的花草树木,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用水量大。采用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微灌溉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2.2.1微灌溉技术
        适合浇灌花卉和灌木,整体设备是由不同的微灌溉设备所构成,主要是利用微喷头或滴管缓慢浇灌植物根部,针对性地浇灌植物根部,避免大面积浇水带来的浪费,最大程度节省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这项技术要求精细操控植物需要灌溉的水量,保证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微灌溉技术由于水的流量少,可以减少肥料因灌溉而带来的损失,节约肥料,并减少劳动强度。同时,微灌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灌溉,能够解放劳动力,节省人力。
        2.2.2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
        是指将保水剂、草籽、肥料、土壤改良剂等材料进行混合,然后通过相关设备将混合物喷洒在坡面上。混合材料时,注意各个材料的混合比例,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草坪发芽均匀,提高草籽发芽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相关人员工作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3城市用水回收技术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当前较热门的社会发展项目,而园林工程的建设又与当地水资源的活动情况息息相关。如果可以采用更加科学的施工技术,将会扩大水资源回收的影响范围,提高城市用水的社会价值。

在现代城市的生产生活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水,所以园林工程新技术要充分利用这些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首先,施工技术应用要结合城市水资源的区域规划,对城市用水的引入设计出合理的流经路线;其次,在过滤系统和回收装置方面,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多级过滤装置可供选择,通过技术应用要保证经过清洁后的污水能够满足园林日常清洁、流水景观、植被灌溉等不同需求,回收装置也同样有多种类型,如通过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智能控制回收系统,并可将回收装置与灌溉系统等其他园林工程要素相结合,最终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的园林工程。
        2.4高边坡护坡新工艺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高边坡防护技术,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工作的效率。在园林工程中使用高边坡新技术,应根据工程施工前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与气候环境分布特点,制定出综合全面的高边坡施工计划,从而提高工程的抗滑性能与稳定性能。另外,在高边坡新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植物的根部延伸的情况,保证边坡周围水资源的稳定性,确保高边坡防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测量自然高边坡时,应依照边坡地下水实际分布情况以及岩体结构、形状及高度等实际条件加以判断,消除潜在影响因素,确保所测量位置数据足够精准。在进行堆积体高边坡施工时,最大限度提升边坡强度,并增加坡面抗滑性能,这样有助于加强其稳定性,防止边坡松散甚至脱落,给将来的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2.5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技术是指除地面绿化以外的所有其他绿化方式,如立交绿化、墙体绿化、立体花坛绿化等。立体绿化技术与地面绿化最大的不同在于,绿化种植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进行,并不是直接种植在自然土壤内,这对工作人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我国可用于绿化的土地有限,当前绿化用地无法大面积增加。因此,立体绿化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绿化方式,可以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绿化水平。同时,具备占地少、绿化覆盖面积大、见效快等优点,可在短时间内解决地面绿化不足的问题,丰富绿化层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恢复动态平衡。
        2.6地热泵技术
        园林植物的生长对温度有着特定的要求,为了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园林内需要设有各种温控设备来调节温度,从而满足植物生长要求。地热泵技术属于新型园林温控技术,可利用土壤中的热量,调节周边地表的整体温度,保证温度处在植物所需范围内。地热泵技术十分适合应用于园林工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同时,还能保护土壤,防止土壤被有害物质所污染。
        2.7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一般由蓄水层、树皮覆盖层、植被种植层3层构成。蓄水层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尤其是在降雨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将雨水储存起来,蓄水层的高度通常在100~250mm之间,实际的具体高度应该根据园林工程所处位置的气候环境决定。树皮覆盖层可以起到维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表层出现板结的情况,而且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植被种植层的作用主要是保持水土,植被的选择应该根据园林工程当地的气候、地质、水文特征以及土层厚度决定。
        3结束语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园林工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为此,园林工程施工人员需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注重整体施工质量与综合效益,以此推动经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乔凡.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4):186-187.
        [2]宋晓梅.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5):185-186.
        [3]殷正涛.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1):190-191.
        [4]刘春玉.试析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10):181.
        [5]郑景智.探究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6):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