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500
摘要:园林施工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措施,可以转变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大幅度提升园林施工管理质量,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文中分析精细化管理的优势,探讨园林施工中如何有效应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施工;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
园林工程在开展细致化的养护管理工作时,有助于提升园林中植物的生命力,减少其在多种因素下的生存问题,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作用,有利于提升园林发展效能。园林工程开展流程化的管理流程,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提升水土保持的能力,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性能。
1、精细化管理分析
园林工程建设中应用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管理观念,可将其视作一种个性化管理。园林工程建设中,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工作,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具体作业期间,要做好相应的分工,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同时,还要提高对园林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从现阶段我国园林工程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倡导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个性化、精细化、规范化。园林工程建设期间,利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满足现代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而保证园林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都可以达到相应的要求标准,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精细化管理时,要对企业的具体发展目标进行明确,在实施期间,要严格的依据相应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精细化管理特征分析
2.1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分析
(1)明确的规范要求:各行各业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都需要要依照一定的规范及统一要求,项目管理者必须在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都遵循规范化的标准及和要求实施操作。单位员工也得按照标准的的制度实行生产及管理。也即是说,精细二字必须在所有的标准和规范中都得到显现。
(2)精细化的流程控制:各行各业的精细化管理不仅要在制度上实现,有理可依,有章可循,对于实际业务流程及生产管理流程也得开展具体控制,制定精细化流程。也就是说从计划、执行到审查都要进行全面控制,流程设计,避免管理失误。
(3)清晰的审核过程:审核过程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管理者来说,审核过程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弄清楚自己的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管理者能够通过审核找到一些问题,做出相应的修正。
2.2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分析
(1)规范化。无论对哪个行业,规范都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有大部分人弄不清楚规范化和制度化及标准化,把他们混淆一起,其实虽然规范化在最后是以制度的形式来体现的,可是并不表明制度化就和规范化相同。
(2)系统化。这乃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必要保证。任何管理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孤立完成的,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运行高效的系统,使各项管理工作达到系统化,才能更好地执行精细化管理,这也是管理者在进行管理之初的一个重要任务。
(3)数据化。这是传统粗放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区别。
(4)信息化。信息化是园林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手段。
3、园林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措施
3.1 建立施工单位之间有效沟通模式
建立线上沟通模式,有助于促进各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促进园林工程的良好建设。各单位工程监理应借助沟通机制,实现对园林工程的有效管理,以发挥园林工程的生态效应。
借助沟通机制,开展园林工程建设的有效方式:
3.1.1 开展有效性的园林修复工作
各施工单位应通过沟通机制,有效开展园林已有植物的修复工作。比如单位 1 负责杂草清除、单位 2 负责腐烂树木的拔除、单位 3 负责改善土壤肥力。借助沟通机制,有效开展园林建设,促进园林生态环境处于有序的修复状态中,为其后期种植花草灌木提供生长条件。园林修复工作在开展期间,各单位监理应加强员工的协作管理,比如单位 1 负责杂草清除,将施工人员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整理与确定园林工程内部需要清扫的区域,二组负责将园林工程内部的清扫工作逐一完成,三组负责检查二组清扫工作,并且将清洁进度上报于施工监理,促进园林修复工作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便于监理实时掌握修复进度,实现园林精细化管理。
3.1.2 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园林景观建设期间,施工监理应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园林景观建设的绿色思想,保障园林景观建设的良好完成。各单位的施工监理人员,应通过沟通机制,成立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例如,单位 1 负责污水处理、单位 2 负责污水回收,单位 3负责污水净化等。借助沟通模式,提升水资源回收、净化、灌溉的工作效率,保障园林景观工程的良好建成。其中,水资源回收方式有:地表水收集、雨水收集等。为此,借助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园林精细化管理进程,促进园林健康生长。
3.1.3 开展园林景观设计
借助线上实时共享的信息技术,开展各施工单位的有效沟通模式,实现对园林景观的全方位设计,以彰显园林景观的审美功能。园林景观设计,应实现乔、灌木、花草等植物的合理化设计,促进其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效应,保障园林生物健康成长。景观设计,以复层结构为主,此种设计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园林绿化面积,增强园林景观效应,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具有园林美化功能,有助于增强园林的欣赏价值。利用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园林精细化管理。各单位施工监理应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防止园林景观设计的重复性,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其中,关注花草、灌木、乔木的种植比例,三者的种植配比应控制在 1:3:6,以此保障园林水土营养、光照强度的充足性,促进园林内植物种群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施工单位应利用园林精细化管理思想,增强园林生态效应。
3.2 完善树种采购的科学化建设
加强施工单位的采购管理,提升树种采买的科学性,有助于促进园林景观建设的良好发展。为此,施工单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为:提升采购人员的园林养护技能,保障采购人员具有良好的园林维护意识,促进其采购工作的科学化运行。科学化的园林养护工作中土壤管理是较为关键的环节,改善土壤成分与活力,提升园林精细化管理能力。例如,仙人掌适宜种植在土壤干旱性质的区域。由此发现,依据园林土壤性质,制定科学的采购方案,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各施工单位应成立统一的采购部门,统一开展采购人员的养护专业培训,以此全面提升采购的科学性。
3.3 加强绿化监理的专业技能
提升绿化工程监理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实现城市绿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发展绿化工程监理人员走访园林工程较为先进地区,增强其园林建设能力,提升其园林绿化效能。在绿化工程的关键时期,邀请专业绿化人员,开展现场绿化技能指导,提升监理人员的绿化养护技能,促进其在日后的园林绿化维护工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施工单位可为绿化监理开展园艺养护课程,以景观园艺养护、花境营建等内容为主,提升监理的园林建设能力,建设其良好的审美能力。施工单位应通过专业性技能培训,提升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效能。
结论
综上所述,精细化的管理流程,在园林工程中应全面渗透,用以园林工程的绿化作用,增强城市生态保护力度,发挥其良好的生态效应。与此同时,加强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机制建设,提升采购人员的养护技能、增强绿化监理的专业技能,以保障园林景观建设的有序运行,促进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冒部团.园林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9(24):200-201.
[2]陈娟.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241.
[3]吴伟.精细化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