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眀焕
(施甸县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78200)
【摘要】目的: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治疗的贫血患者60例开展此次研究,其中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成甲组,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分成乙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分成丙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检验,分别对比三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红蛋白(Hb)等指标。结果:甲组较乙组、丙组,其RDW显著高于其他两组,MCH、RBC及Hb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乙组的MCV显著低于甲组、丙组;丙组MCH、RBC、MCV及Hb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RDW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液检验方式鉴别贫血,可准确的鉴别出患者的贫血类型,提高对患者贫血症状的鉴别及诊断的准确率,临床作用显著。
【关键词】血液检验;贫血类型;贫血鉴别;应用效果
贫血是一种血液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机体的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等指标的浓度较健康人群的低。常见的贫血疾病有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患者存在挑食、饮食不规律等坏习惯,导致我国贫血患者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贫血其临床症状不同,而采取的治疗措施也不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检验出贫血类型。相关研究显示,血液检验可很好的鉴别及诊断出贫血类型[1]。因此,本研究探讨血液检验在鉴别及诊断贫血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治疗的贫血患者60例开展此次研究,其中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成甲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分成乙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分成丙组。甲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38例,平均年龄(36.3±5.3)岁。乙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3-36例,平均年龄(36.2±5.5)岁。丙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1-37例,平均年龄(36.1±5.4)岁。所有入选者均了解此次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年龄、性别等基础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开展研究具。
1.2血液检验方法
检验前,嘱咐被检验者要提前禁食12小时,于次日早晨6点抽取贫血患者的静脉血3ml,完成血液采集后将其装入专用血常规抗凝管中,后轻微摇晃试管,使血液与抗凝剂相互混合,最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BN1000
)及配套的试剂盒检验血液标本。分别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MCH、RBC、MCV、RDW及Hb等指标
1.3观察指标
分别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MCH、RBC、MCV、RDW及Hb等指标,并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通过SPSS22.0这一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MCH、RBC、MCV、RDW及Hb等计量资料均采取(x±s)表示,用t检验;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等计数资料采取(%)表示,X2检验;若P<0.05代表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较乙组、丙组,其RDW显著高于其他两组,MCH、RBC及Hb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乙组的MCV显著低于甲组、丙组;丙组MCH、RBC、MCV及Hb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RDW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同其他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大多数人们忙于工作,对自己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不够重视,致使很多人患上了贫血疾病。贫血是一种血液疾病,其可致人体的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减少,且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持续降低,若降低到某一界限时,患者将会产生机体乏力、头晕等显著的临床症状。贫血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不良生活习惯所致的疾病,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且其在早期时候并不存在任何的不良症状,一般当疾病发展到严重时期才引起重视到医院检查确诊。贫血疾病可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贫血采取的治疗措施又不同,但因贫血症状不明显,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检测出贫血并分清其疾病类型才能有效的给予治疗。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患上贫血,临床诊断贫血的技术、方法也不断增多,而据笔者多方面了解可知,目前临床用于检测贫血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血液检验,这种方式主要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来确定贫血的类型,检测结果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可观[2]。
本研究选取了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探究了血液检验方法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通过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缺铁性贫血导致的原因主要是人体中合成铁元素的三要素降低,使得机体的铁代谢出现,同时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也下降,从而导致贫血。而地中海贫血导致的原因主要是机体合成血液珠蛋白的功能发生障碍所致。以往鉴别及诊断贫血方法主要是基因测定法,这种检测方式要求的技术高、专业性强、的成本大,很难再各基层医院进行广泛应用。而血液检验方式的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可很好的专断出人体的血红蛋白、血红细胞情况,很好的观察到人体内血液中的血液细胞数量变化、形态状况,并以此来诊断是否存在贫血疾病[3]。而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组较乙组、丙组,其RDW显著高于其他两组,MCH、RBC及Hb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乙组的MCV显著低于甲组、丙组;丙组MCH、RBC、MCV及Hb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RDW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血液检验可通过检测血液中各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贫血,同时鉴别出贫血类型,有助于临床针对疾病类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综上,采取血液检验方式鉴别贫血,可准确的鉴别出患者的贫血类型,提高对患者贫血症状的鉴别及诊断的准确率,且这种检测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功才,张前春.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探讨[J].健康之路,2018,10(3):261-261.
[2]宁静.血液检验各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健康之路,2017,5(4):19-19.
[3]何均军.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J].2017,23(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