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结构协同设计 王守督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守督
[导读] 摘要:BIM技术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用十分普遍的技术,具有极强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将其用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涪陵区  408000
        摘要:BIM技术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用十分普遍的技术,具有极强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将其用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绿色节能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的主要形式,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施工中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本文对BIM技术和建筑节能设计工作进行分析,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节能结构;协同设计
        一、BIM技术概述
        目前,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扩大,人们对民用建筑的结构以及功能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使建筑工程项目涵盖更多的项目信息,合理利用这些工程信息,可以使建筑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实现节约工程成本,合理控制工程工期。同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优势日益显现,其能够合理规划各项建筑项目信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和工期,并及时优化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后期工程建设出现问题等,使其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总体来说,应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行业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BIM技术的应用特征
        2.1信息化的特点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BIM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在BIM技术中有效结合了当前最先进信息技术,它可以对海量的资讯信息进行存储,进而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为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相关人员需要对BIM技术所构建的建筑模型进行不断的优化,确保建筑模型中各类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BIM技术可以构建信息平台,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以登录信息平台对建筑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信息平台还储存了有关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资料,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检索功能迅速掌握有关信息,为建筑工程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2.2协同性的特点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BIM技术,最突出的应用便是为设计人员以及施工单位还有相关业主三者之间提供了互相沟通的平台,不同的主体之间可以通过BIM技术搭建的平台来表达自身的需求,实现三者之间的信息连接。在明确业主的个体需求之后,设计人员需要将建筑工程的相关模型传递给业主,在业主通过建筑模型后,施工方要在建筑模型的基础上,指导相关人员进行施工。BIM技术可以针对建筑结构中的各项要素进行检测,分割各个构件之间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最终使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不断提升,为建筑工程的有效开展与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可传递的工作过程
        BIM技术在进行建筑项目信息的整合时,存在一个建模的过程,该过程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传递,从而形成建筑项目的自动化管理。在传统的建筑建设过程中,若在建筑数据的整合过程中发现数据存在问题,需要迅速对其传递过程进行图纸处理及数据校核,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转换和改变,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人工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可传递的工作过程实现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简化,从而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的认可。
        三、BIM技术在建筑结构协同设计的程序分析
        3.1任务规划程序分析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结构的协同设计工作进行任务规划的程序时,按照形成的关系可以分为子任务之间的并行和串行关系以及复杂信息信息之间的反馈和交流这两种类型。对复杂信息的反馈与交流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信息进行反复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协同设计或者是降低了设计的标准。因此在信息的反馈处理情况下,要对子任务的管理工作增强其运作的具体化与细致化。
        3.2专业分工协同程序分析
        在建筑工程结构协同设计的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在具体工作的环节中,设计管理以及施工管理都处同一个层面上。

在各个环节中的管理通过BIM三维模型的方式将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传输,使得建筑工程中各个专业方面的信息具有统一的传达与传递,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还能全面的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3.3合模及冲突检测程序分析
        在建筑工程和各个专业进行BIM合模设计的过程中,要设定建筑中的相应规则,这其中包括构建名和模型定位以及设计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在冲突的检测问题上,我国国内现阶段主要是使用BIM模型技术来实现对三维集合特征的交集工作,实现对检测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实现。
        四、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4.1三维设计中BIM模型的碰撞检查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前,传统的2D图纸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反映个体以及系统之间的碰撞,时间紧、多专业协作、沟通不充分导致个体离散行为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使得设计人员很容易疏漏掉部分碰撞问题。所以,这就很需要运用BIM技术中的三维BIM模型进行三维碰撞检查,这种监测的过程不仅能消除施工过程中的硬碰撞和软碰撞,更能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问题和错误带来的损失,进而优化设计到后期优化施工图出图并交底,建筑施工人员也可用BIM技术碰撞检查优化后的3D模型方案进一步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和施工统筹模拟,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4.2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模的应用
        BIM系统在应用中可以利用参数共享,来对螺栓的数量与间距来进行控制,设计人员只需要对参数进行调节便可以形成新的连接件,而在加强件、连接件设计中设计人员只需要画出大样,而在钢结构施工中技术人员只需要对相应位置设计进行参考,便可以来确定加强件、连接件的准确位置,这对进一步提高钢结构设计质量及施工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4.3 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可视化
        BIM技术是利用三维模型将真实的建筑构件展示出来,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常采用CAD技术进行施工图纸绘制,这种方法很难将更多的建筑构件信息表示出来,运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构建建筑构件三维实体模型,能直观的观察建筑构件,分析建筑结构的功能布局,推断建筑体量。在大型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采用BIM可视化技术,能对建筑结构进行动态演示,对建筑结构的尺寸、相符度进行考察,从而确定最优设计方案,采用BIM技术能快速的检测出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漏洞,确保设计质量。
        五、BIM技术在建筑结构协同设计的对策分析
        5.1增强项目样板的科学化建设
        为了加强BIM技术在剪纸结构协同设计中运用效果,工程设计师在分析和构建模型时,要全面的确保建筑工程分析模型的稳定、合理以及科学。在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技术支持,全面提高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对设计工作的复杂程序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处理,并且设计师在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情况和设计的标准实行明确的要求,来实现低设计软件进行一定的配置重组。设计师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加强对视图的设计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整个工作结构的图纸具有较高的清晰度,提高整个设计的效率。
        5.2增强实际应用与异型的建设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都会使用钢结构何为预制构件进行混凝土构件的浇筑工作。因此在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应当积极的对建筑构件进行有效的选择,做到全面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符合国家设计标准与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实现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中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化。
        结束语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良好运行和发展,在建筑结构协同设计的工作中,已经实现了对BIM技术的运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难点。
        参考文献:
        [1]卓鹏飞,卢育芳.基于Bentley平台的泵闸建筑和结构BIM三维协同技术[J].水电能源科学,2016,(10):78-81.
        [2]徐晗,刘院虎,张一鸣.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的运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