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即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基于此,本文对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引言
作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且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作文教学更多围绕“如何得分”开展,导致学生盲目套模板、背句式,写作中没有自己的东西,缺乏真情实感,作文同质化问题严重。因此,初中作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的价值以及重要性
层递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该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们为语文作文教学的主体,依据学生们自身实际的写作状况,使用更具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尽可能的提升教学模式应用的有效程度。通过该种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以把写作知识依照顺序,层次性的传递个学生,防止学生们得到灌输性的教学,尽可能的提高学生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其次,要从简单的词汇为基准,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遣词造句能力,让学生们都能更为牢固的掌握基础性的知识。最后,该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可以有效的防止作文教学过于的随意化。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落后、老旧
现在的作文教学仍然存在模式化教学的问题,教学方式僵硬、不灵活,没有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作文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并从中筛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进行讲解,分析其中精彩的片段或者句式,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作文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不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知识理解不透彻,刻意向教学案例靠拢,依葫芦画瓢,写出来的内容死板,套路化,没有新意。因为盲目地套模版,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千篇一律。因为所接受的信息内容有限,所以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学生的作文中所引用的例子和所使用的写作手法雷同的情况,大家写的作文内容差别不大,拉不开差距,这样的作文缺乏价值。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想着套模板、仿句式,写作过程缺乏乐趣,就像被动完成任务一样。学生写作没有激情和动力,写出来的东西读来味如嚼蜡,索然无味,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作文写作的兴趣。
(二)、课业负担沉重,缺乏自我体验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为了考出好成绩,家长们不惜重金,把学生送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认识社会,感悟生活。所以写作时就只有瞎编乱造,无病呻吟了。写出来的文章十分的空洞,没有思想,没有见解,没有感情。有的学生过分依赖作文辅导班,或干脆“临时抱佛脚”看作文辅导书,作文中充满了假话、空话和套话,让人一看,觉得很矫情,缺乏真情实感。
三、在初中语文作文中运用层递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作文教学要有计划、有规划
采用层次递进教学法,逐步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整个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规划,定好基调,把握好教学节奏,为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比如,在初一的时候,学生刚刚接触比较正规的写作训练和较多的字数要求,一时间还不适应。这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去写,写好写坏都没关系。初一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同时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书籍,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和写读后感的习惯,毕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使学生慢慢积累作文写作的功底。初二的时候,就要在写作方法上开始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正确的写作方法,对学生的写作形式进行规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形式。初二阶段是对学生不良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方法进行矫正的时期,这个阶段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模式。初三是巩固提高的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并对这种风格进行探究,寻找更加合适的写作方法,完善写作风格。初一到初三,是作文教学一步步合理展开的过程,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握好整体的教学节奏,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加强兴趣培养
思维活跃是初中学生的普遍特点,它能促进初中学生丰富想象力的产生,但也导致初中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学习中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这种问题,就会严厉地制止学生的走神行为,强硬地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如此一来,写作就完全等同于学习任务,而不是一种流露情感与表达思想的方式。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保持专注,层递式教学模式必然包含兴趣引导这一层,并且兴趣的建立一定要先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语文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机下,让学生对文字产生兴趣,经由文字观看丰富的文学世界,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创作兴趣,将写作练习当作一件乐事。
(三)、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在对学生们开展作文教学工作之后,老师们必须要开展深层次化的培养工作,对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以及描绘能力进行一系列的训练。经过调查分析,大多数的学生们的作文总是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会生硬的搬运范文的内容,导致其写作的文章毫无真情实意。产生该种原因的主要因素就是在于学生们的所掌握以及接触到的写作素材比较少,且自身对于各类事物的观察能力也比较差。对此,老师们应当让学生们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以此来得到生活的感悟,使得学生们都可以较好的体验并感受写作的趣味性。老师们要鼓励学生,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观察并描绘周围的事物,不能过多的去约束并限制学生们的写作内容,帮助学生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切实的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写作水准,强化学生们的写作意识,使得学生们都可以将自身的感情予以到作文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层递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推动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进程,使得其可以较好的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各项需求,凸显出学生们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可以在学习时期更好的强化自身的写作以及语文素养,广泛且合理化的使用该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的自身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层递式教学方案应用的关键点,发挥出该种教学模式的使用价值,帮助老师们更为合理化的开展作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世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探讨[J].学周刊,2019(28):142.
[2]王爱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入层递式理念的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55.
[3]钟志杰.刍议层递式教学法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相关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3):36-38.
[4]景勇.初中作文教学中引入层递式教学理念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18(18):57.
[5]杨桃.初中作文教学中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8(0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