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张海报 宗威威 孙敏
[导读] 讨论水刀分离在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张海报 宗威威  孙敏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300)
摘要:目的:讨论水刀分离在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患者9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患者的切除术式将入选患者划分为三组,即A、B、C组。A组予以常规开腹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术,B组予以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术,C组予以腹腔镜下水刀分离处理。结果:C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最低,手术操作时长、在院治疗时长、术后排气时间最短(P<0.05);相较于A、B两组,C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C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最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水刀分离在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对患者病情康复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削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安全系数较高。
关键词: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水刀分离;
腹主动脉旁区域解剖,不仅有人体最大的动脉、静脉,即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同时富含分支血管,包括肠系膜下动脉、腰动脉、腰静脉、卵巢动脉、卵巢静脉、左肾静脉等,同时血管变异大,且邻近输尿管、十二指肠等重要器官,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常与大血管及周边器官浸润性生长,术中极容易出血且难以止血,同时易并发周围器官副损伤[1-2]。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患者9例作为研究样本,着重讨论腹腔镜下水刀分离在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患者9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患者的切除术式将入选患者划分为三组,即A、B、C组。A组有病例3例,均为女性病例,年龄中位数为(38.28±2.87)岁,其中卵巢癌2例,子宫内膜癌1例;B组有病例3例,均为女性病例,年龄中位数为(39.19±2.62)岁,其中卵巢癌1例,子宫内膜癌2例;C组有病例3例,均为女性病例,年龄中位数为(38.90±2.29)岁,其中卵巢癌2例,子宫内膜癌1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
1.2方法
首先予以全部入选患者常规妇科检查以及CT、B超或MRI检查,明确病灶的具体位置及实际状况[3]。A组予以常规开腹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术,B组予以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术。C组予以腹腔镜下水刀分离处理,术中采用ERBE水刀平台,腹腔镜柔性水刀头,压力设置为40bar,无菌生理盐水为切割介质,腹腔镜柔性水刀头平行血管壁,人为制造复发肿瘤病灶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之间的间隙,利用水束制造的间隙超声刀锐性切除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的复发肿瘤病灶,助手及时吸除生理盐水。
1.3观察指标
(1)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长、在院治疗时长、术后排气时间。
(2)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并发症: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腔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
(3)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为生活质量量表SF-36[4],评价项目包含健康得分、情感指数、社会评价、生活满意度。各项目的分值区间均为0-100,生活质量的良好度与分值呈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 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照
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C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长、在院治疗时长、术后排气时间等手术指标水平均呈现明显的缩短趋势,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P<0.05),且C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最低,手术操作时长、在院治疗时长、术后排气时间最短(P<0.05)。如表1所示。
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长、在院治疗时长、术后排气时间
 
2.2 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照
A组中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腔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对应例数分别为1例、0例、0例、1例,对应的占比分别为33.33%、0、0、33.33%,即A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6.67%;B组中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腔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对应例数分别为0例、0例、0例、1例,对应的占比分别为0、0、0、33.33%,即B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C组未发现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腔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病例,即C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由此可见,对 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组间对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B两组,C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
2.3 三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对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C两组的生活满意度、健康得分、社会评价、情感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呈现明显的提高趋势,且C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最高(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目前国内外在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中多采用常规开腹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术或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术。常规开腹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术相对安全,但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腔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术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创伤,但因复发肿瘤与大血管浸润性生长,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状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5-6]。我科采用腹腔镜下水刀分离行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利用组织的不同特性,对水刀水压进行控制调节,利用水的选择性和水的隆起特性,利用水刀产生的压力水束对组织进行分离切割,同时设定的水压对其它组织器官具有高度选择性保护。本次研究发现,C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最低,手术操作时长、在院治疗时长、术后排气时间最短;相较于A、B两组,C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腔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C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健康得分、社会评价、情感指数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最高。这一结果提示,应用腹腔镜水刀分离技术切除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长、在院治疗时长及术后排气时间,缓解患者的术中出血状况,降低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腔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水刀分离在腹主动脉旁复发肿瘤病灶切除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对患者病情康复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淋巴囊肿、腔静脉损伤、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安全系数较高。
参考文献
[1]魏彩平,王健理,杨岚, 等.妇科恶性肿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手术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9,41(13):1697-1700.
[2]孟令军,张晓荣,杨保金.扩大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可改善BismuthⅠ/Ⅱ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生存[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5):761-764.
[3]寿华锋,倪镌,楼寒梅.局部晚期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预防性照射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4):285-288.
[4]黄金江,陈国伟,刘丽, 等.复发性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下切除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1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3):282-284,288.
[5]石亚利,梁华茂,姚颖.腹腔镜卵巢恶性肿瘤再分期手术临床分析(附38例报道)[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3):37-40.
[6]黄蕾,黄枝炯,高琨.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延伸野放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10):717-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