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常州市溧阳市戴埠镇中心卫生院;常州溧阳2133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将阿替普酶治疗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共选取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其中一组给予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为实验组,另一组则为非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干预前,其各项凝血指标差异较小,表示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给予治疗干预3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PT,APTT和FIB方面的评分均更为显著,比较差异较大(P<0.05),干预效果较好。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将早期阿替普酶进行应用,实现溶栓治疗,可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改善,患者对应的临床效果显著,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从我国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急性脑梗死逐渐成为了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病症,对应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相对较高,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对其展开治疗,需要在早期发病过程中促进脑梗死区域的血液循环,对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进行挽救,从而保证预后效果,临床中目前主要是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应用[1]。本研究则基于此,探究将其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
1患者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患者为例,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共选取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其中一组给予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为实验组,另一组则为非溶栓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35人,女性患者人数为25人,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88岁,年龄最小的为56岁,平均年龄为(66.55±5.45)岁,本研究均在得以患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后进行开展,可排除患者具有精神病史和其他重大疾病的可能性。
1.2研究方法
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主要选择爱通立公司所生产的药物,对应的规格为20mg-50mg,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应用剂量为0.9mg/kg,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最大剂量不得超过90mg,对应的用药量的10%保证在1分钟之内注射完成,采用静脉推注给药的方式进行实施,剩下的90%需要在1个小时内采用注射泵,进行静脉给药。
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自由基清除剂,口血小板抑制剂和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应用,其对应的首剂量为300mg,随后将每天的给药量控制在100mg。
1.3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 ±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 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2]。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干预前,其各项凝血指标差异较小,表示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给予治疗干预3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PT,APTT和FIB方面的评分均更为显著,比较差异较大(P<0.05),干预效果较好。
3讨论
就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其通常发病较急,而且在治疗时间方面不可延误,在患者入院后,需要临床给予患者绿色通道,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常规血液检查, 并由另外一名护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注入溶栓药物等。在此过程中,溶栓干预,需要对患者色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在给予溶血干预后,需要每隔十五分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一次检测和记录,并叮嘱患者多休息,避免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其应用后,患者很容易出现出血问题,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注射完成后,对相应的注射部位,消化道,皮肤黏膜和牙龈泌尿道等进行观察, 并在溶栓后的24小时内,避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出血问题的发生,一旦法相异常,需要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3]。本研究在将其进行应用后,结果显示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干预前,其各项凝血指标差异较小,表示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给予治疗干预3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PT,APTT和FIB方面的评分均更为显著,比较差异较大(P<0.05),干预效果较好。而且其在安全性方面较好,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将早期阿替普酶进行应用,实现溶栓治疗,可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改善,患者对应的临床效果显著,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晶. 阿替普酶与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冯琼,涂明义,黄娟,郭宏伟,刘迪龑,皇甫留杰,谭龙君,刘涛生.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876-1880.
[3]彭博. 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