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水毁属于公路工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应及时采取应急预案和施工措施,确保公路的工程能够正常施工。文章选取相应的水毁公路实例进行分析,针对水毁情况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与技术,继而为后续公路的水毁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水毁抢修;施工技术
公路水毁属于一种自然灾害,公路工程、自然条件以及地质环境属于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区域性的交通设施。水毁有诸多原因,容易出现在设计、规划以及勘测等阶段,由于水毁特殊性,有关部门应及时养护,将消极影响消除,提高公路施工质量。
1.实例分析
1.1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位于昆明市的一段环城高速,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19.2Km的路线长。路基横断面填方3~6m高路堤。地表层主要为黏土,K7+200~K9+800 段地表层土厚7~8m,土天然的含水量40%~5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但是由于该高速公路中中的2.5Km长度处于上坡位置,地势陡峭,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滑坡与泥石流等危险事件。为了进行水毁抢修,将公路上方土方清除,同时砌上围护栏,防止雨水冲刷。
1.2水毁原因
该工程地理位置由于气候季节性有明显差异,冬季天气比较寒冷与干燥,但是夏季多雨、高温,特别6-9月份降雨量集中时,经常会出现暴雨和大雨,这个地区沟壑比较多以及山坡的面积较大,在下雨时水流会迅速的集中在沟壑位置,严重冲刷了局部道路,毁坏了公路设施,引起路面沉陷。同时雨水侵入地下,加大土体的含水量,同时会加大土体的单位重量,将土体的平衡条件打破,引起塌方与山体滑坡等灾害[1]。
2.公路水毁抢修工程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工作
该项目试验主要包含现场压实度的检测、混凝土的配比以及集料集配等。钢筋的加工棚地面所用混凝土为C20硬化,厚度15cm,设置场地为四周低,中心高,坡度大于1.5%,以便排出场地内的积水[2]。
2.2路面修复
由于该公路全线的路面都有不同程度水毁的病害,为了将路面承载力、平整度以及强度提高,需要将水稳定性提高,大面积的重修全线路面。路面的结构型式如下:砂砾底的基层15厘米、中粒式的沥青混凝土4厘米、级配砾石的基层12厘米。对下封层施工时,选择联合集料撒布机与沥青撒布车。为对施工质量进行保证,需要对以下问题引起重视:(1)确保沥青撒布车的喷量均匀且车速稳定,维持撒布宽度的均匀喷洒。通常情况下,同一个地点,洒油管高度可以接受2-3个左右的喷嘴喷洒沥青,不会产生花白条;(2)在进行下封层施工时,其施工工艺需要根据基层清扫、碎石撒布以及沥青撒布流程;(3)通常沥青撒布的温度应在140℃以上;(4)在下封层成型之前,需要对交通进行管制,初期通车时,速度应控制在20km/h以下,不可以有铁轮车与畜力车行驶,确保路面宽度的压实与均匀;(5)初期的养护应引起重视,如果出现泛油情况,应补撒泛油位置嵌缝,同时扫匀。
2.3路基与防护工程修复
此次在公路修复的工程过程中,需要加固或是重建部分水毁截水坝、路基以及挡墙。具体对策如下:(1)对地基进行换填。
因为既有截水坝与挡墙等构造物地基,由于水流冲刷出现强度弱化情况,所以在修复相应的构造物时,需要换填处理地基,选择灰土与碎石,换填原先的软地基,继而将承载力与稳定性提高;(2)部分路段应将基础埋深加大,同时对防护工程的高度调整,确保其与水文特征相符;(3)对挡墙进行合理设置,在挡墙新建时,应重视选址,保证挡墙建成之后可以维持水流的畅通。
2.4公路水毁抢修
(1)通常情况下,汛前应构建防汛抗洪的领导小组,制定有效的防汛抗洪的应急预案,如果出现汛情可以及时将应急预案启动,继而最大程度的控制灾害。
(2)准备充足抢险救灾物质、专门抢险救援的人员以及准备机械设备等,保证发生汛情时可以最快的对事故进行处理,将险情排除,将障碍清除,继而确保公路能够正常使用[4]。
(3)在汛期需要重视巡查管养的路段,重点防护危险路段,各个养护部门需要坚持24小时值班,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如果发现相应的问题需要及时通知主管部门,尽快提出决策,将水毁灾害处理方案落实,使得公路损害降到最小。
(4)在全力抢修已经发生的公路水毁灾害时,不仅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而且需要重点落实,同时设置相应的标志牌,方便车辆能够及时绕行,避免出现交通事故或是交通拥堵。
(5)在抢修公路水毁工程时,需要尽量结合修复和抢险的工作,确保路段恢复之后能够继续的使用,防止出现二次修复的情况,规避一些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6)洪水退去之后,应及时集聚相应的物力与人力,将路面塌方障碍物清除,使得交通可以及时的恢复。
(7)及时修补路基坍塌以及边坡坍塌比较轻的位置,如果断交比较严重的路段,需要及时按照具体情况进行修建,使得交通可以正常进行。
(8)对公路的水毁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按照水毁程度以及线路情况制定公路修复的计划。一些由于不合理的设计引起水毁路段,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改建与改造。
结语
总之,在国内经济发展中交通设施有重要影响,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水毁灾害进行充分了解,分析水毁对于公路具体影响情况。通常情况下,水毁防治工程较为特殊,属于综合性规划的措施,需要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结合防治,全面分析工程案例的实际情况,继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如果公路治理中问题比较多,需要相关人员的重视,对资源进行合理应用,科学设计水毁抢修施工方案,确保道路的畅通,实现社会安定生产的维护作用。在施工过程需要落实先安全后施工原则,严格把控原材料,规范配合比,优化组合机械与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水平与确保配合比使用性能,继而实现道路水毁抢修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磊,马跃,赵旭东.辽宁省普通公路水毁恢复工程路基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要点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5346-5347.
[2]胡嘉平 郑红雷 李海涛.桥梁基础水毁的分析及其加固防治措施[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6(1):46.
[3]王克成,郑雪,夏玉荣.西南地区公路山洪灾害破坏机理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0,(6):88-93.
[4]刘瑞霞,李关涛.浅析公路路基水毁产生的原因及运用的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318-31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