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蔺
(南充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高血压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ACEI在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时经常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究引起高血压患者在使用ACEI药物期间出现刺激性咳嗽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指导高血压患者正确使用降压药物提供一定的帮助。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入院的高血压患者241例,患者均使用ACEI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得到治疗期间发生咳嗽症状的患者共有182例,标记为实验组,未出现咳嗽症状的患者共59例,标记为对照组。统计241例实验对象的身高、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吸烟史、血脂、血糖和肾功能,对比观察两组数据的差异,分析造成患者咳嗽的原因。在患者服用ACEI期间,女性患者咳嗽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高龄患者发生咳嗽的概率大于年龄较低的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治疗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时,患者发生咳嗽的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有一定的联系,与患者服用ACEI的剂量以及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吸烟史以及肾功能情况无较大的联系。
【关键字】ACEI;高血压;不良反应;咳嗽。
ACEI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广泛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特别是伴有糖尿病和靶器官(肾脏、心脏等)受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培哚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此药的降压起效缓慢、药效逐渐增强3-4周后降压作用最大,由于服药时患者多会有刺激性的咳嗽,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恶心或呕吐(胃肠道异常)、低血压、高钾血症等[1]。ACEI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较差,常擅自停药或者减少药量,使血压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一、ACEI 类用药物运用与高血压的现状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29.6%左右,高血压控制率在9.3%,治愈率为34.1%[2]。高血压患者需要经过长期坚持的用药才能将血压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内。ACEI类降压药物已经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中广泛运用,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医学研究证明了ACEI在治疗心脏、血管相关的疾病具有不可忽视的功效,如治疗血压持续升高得不到控制、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等疾病[3],这类药物还可运用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动脉压增高等不同疾病状态,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二、高血压患者在使用ACEI类药物时出现的问题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自觉、规律、适量的服用降压药物,导致血压控制没有效果,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其中,本文研究的ACEI类降压药物所引起的刺激性干咳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患者因为服药时出现剧烈咳嗽,而擅自的减少服药剂量或者停止药物的治疗。由服用ACEI类药物产生的咳嗽多为刺激性的干咳,患者常常在夜间出现咳嗽,咳嗽的严重程度与服用药物的剂量多少没有很大的联系,当患者出现持续不断的咳嗽,或者咳嗽的症状加重、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时,会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等问题出现。
三、研究患者出现咳嗽的影响因素
本次实验选取的241例高血压患者均于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之间收治入院,在没有使用降压物的情况下进行患者血压的测定,血压测定方式符合我国高血压测定的标准[4]。具体血压测定方式为:采用准确的电子血压测定仪器,测量患者在安静休息状态情况下的上臂肱动脉部位的血压。血压的分级标准为一级高血压为收缩压14-159mmHg,舒张压90-99mmHg;二级高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三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统计整理的道实验组(发生咳嗽)患者有182例,一级高血压患者有79例,二级高血压患者有63例,三级高血压患者有30例。对照组(未出现咳嗽)患者共59例,一级高血压患者有16例,二级高血压患者有31例,三级高血压患者有12例。
本次治疗选取的药物是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剂量为2mg至8mg,每日服用一次。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吸烟史、血脂、血糖和肾功能。其中,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血脂包括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肾功能包括肾小球率过滤(GFR)检查。血糖的测定采用的方法是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血糖,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将七十五克无水的葡萄糖溶于三百毫克水中,嘱患者在五到十分钟内喝完,在饮下葡萄糖水的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测定患者的血浆静脉血糖。空腹血糖值正常范围为3.9-6.0mmol/L,高于7.0mmol/L为糖尿病。观察分析得到的数据,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别。
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对可能造成患者咳嗽的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四、结果
实验组患者共182例,男女比为60:122;患者的年龄在(62.86±6.44)岁之间;体重指数BMI在(25.77±2.88)Kg/m2范围内;患者的服药剂量为(6.3±1.24)mg/d;患者的总胆固醇测定值在(5.12±2.03)mmol/L左右;有吸烟习惯的患者为76例;患者的空腹血糖为(5.39±1.3)mmol/L;甘油三酯在(1.64±1.29)mmol/L;肾功能检查肾小球的率过滤在(125.39±33.12)ml/min范围内。对照组共59例患者,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范围区间为(49.62±7.13)岁;体重指数为(26.02±1.21);服药剂量为(6.7±1.76)mg/d;检查的总胆固醇在(5.26±2.16)mmol/L范围内;吸烟的患者有28例;血糖值在(5.92±1.62)mmol/L范围之间;甘油三酯为(1.59±2.11)mmol/L;肾小球率过滤范围在(126.42±31.41)ml/min。数据分析得出。患者服用ACEI后产生刺激性咳嗽的现象与患者自身的性别及年龄有一定的关联,与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肾功能均无较大的联系,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与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无剂量依赖性。见表1。
五、展望
开展研究ACEI类药物产生咳嗽的影响因素,使医护工作人员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了解程度大大增加。在掌握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因素后,可以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易感因素的筛查,有助于更好的针对患者进行预防,医护人员可以针对患者发生咳嗽的可控因素进行相应的解决措施,使患者了解服药时产生咳嗽的原因,可以尽可能避免患者不能正确服药的现象,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对患者咳嗽的因素进行研究,也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和改进药物,减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使患者咳嗽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谢海琴.高血压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合理应用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 2019,16(12):141-142.
[2]Aram V.Chobanian;George L.Balris;Henry R.Balack;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JNC7 Report.[J]JAMA, May21, 2003 Vol289,No.19.
[3] Sophie Mavrogeni, Vasiliki Katsi, Vasiliki Vartela et al. The emerging role of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evaluation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J]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17, 17(1).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