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山东省菏泽市 2746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建筑工程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建筑工程房建施工当中,有效的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不但需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而且需要提高房建施工的整体质量等。但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而言,在建筑工程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当中任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建筑工程房建施工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其问题的所在点,并针对问题做好加强建筑工程房建施工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刺激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合理选用施工技术以及优良的管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建筑整体施工效果,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施工技术应用不当、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无疑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各项问题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包含有多种施工技术,本文主要针对地基处理技术、防水技术电气接地技术、预应力技术进行简单探讨。
1.1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初始部分同时也决定了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开展地基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测量,对当地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才能合理设计地基施工方案。有很多地区存在复杂地质问题,所以地基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受到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差异的影响,地基施工技术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对地基本身支撑性能进行充分考虑。地基是上不建筑结构力量传递到地表的连接点,对其承载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地基处理效果决定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很多地区存在软土、沙土等复杂地质问题,这些软弱地基会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低下,无法承受上不结构重力,甚至出现坍塌等严重问题。为此,应当采取合理的加固处理方式。当前常见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加固法、换填土质法、加筋法、注浆法等。不同的软弱地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当前注浆法和换填法是常用的两种方式。换填法适用于区域较小的地基加固中,主要是将原有软弱土层挖掘出用碎石、沙土等含水量低的土质进行替换。注浆法是将原生土质和人工合成化学泥浆混合达到整体支撑能力增强的目的。
1.2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依据国家有关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技术规程,依据本项目特点,不断修订完善,严格依据技术管理机制进行技术管理工作。同时依据具体建筑工程项目流水作业顺序,可逐步进行各个工序施工资源的安排。首先在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将模板搭设、框架梁筋及柱头箍筋、混凝土振捣作为主要工作。在上层钢筋绑扎作业开始之前,结合土建施工情况,进行施工接线盒位置测定、标注及固定,并进行变形缝的设置跨接。需要注意的是,若在接线盒设置过程中,出现管线与钢筋网交叉冲突情况,应在拨开交叉重叠的钢筋之后,将按照完毕管道或者接线盒进行重新调位,避免钢筋、管线冲突发生。其次,在预制楼板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与机电安装项目合作,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灯具报警装置安装。
同时在预制楼板吊装环节,依据前期施工情况,进行预制楼板安装顺序的细化设置,并依据成排、对称的原则进行接线盒安装。最后,在梁柱架构施工过程中,由于现阶段建筑项目施工大多为预制梁柱结构施工模式。因此在梁柱施工作业时,建筑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可通过与基础施工技术人员沟通,确定预制梁柱尺寸,与预制梁柱制备厂家进行技术交底。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关键模块梁柱,其对预制件要求较严格,为了保证预制梁板质量,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可在预制场进行预埋钢管或线路的设置,必要情况下也可进行钢板、木砖的预先埋设。同时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在滑膜施工作业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依据清水混凝土施工作业情况,事先将混凝土滑膜管道、各种预埋件面积配置完毕,并依据基础施工进行情况进行阶段协同施工。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分析
2.1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考核制度
每个施工现场都要监管到位,不走过程、不留死角。检查前要制定检查计划,在检查过程中要对工程特别重要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逐一进行检查和监督,督促项目部要做好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要求各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质量管理,让工程质量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处于受控状态。质量管理人员要组织好“三检制”工作,“自检”必须认真完成,“专检”要用数据说话,工序的各种检试验要按规定要求完成,精细要求,严格控制,把好质量关。同时要做好考核工作,优奖劣罚,责任到人。实行质量与奖金挂钩等相应的奖罚制度,激励广大员工自觉参与施工质量管理,解决工程中的各个薄弱环节,实现质量目标。
2.2施工阶段质量的质量管控
(1)强化对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关注力度。每个施工单位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都需要对施工的技术,工序、机械设备、原材料等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我们都知道,房建工程的施工有一个特点,就是施工的工期较长,施工工序复杂,可以将房建施工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构架、组装、装修,每个阶段的工作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检查工作。在展开实际的施工之前,施工的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项目交底工作,基础的施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施工人员图纸,工序,安全等内容进行控制。(2)有效进行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单位在采购施工的原材料时,要严格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以及信誉进行考核,在确保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之上控制原材料的购置成本,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采购的施工材料是符合施工要求的,并且好要加大对施工材料存放的控制,杜绝由于存放不当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发生。(3)管理施工机械。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项目施工规模、工期要求及具体施工特征作为依据对所需器械设备的引入形式进行选择。此外还需对可行性、必要性以及经济性的原则进行遵守。
结语
虽然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是通过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研究者的不断努力,相信在未来会逐渐改进其中的不足,促使我国建筑行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政.关于建筑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8):145-146.
[2]雷永泰.房建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及其优化策略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14):153-154.
[3]朱孝军.现阶段房建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的探究[J].居舍,2018(32):3.
[4]黄斯晨.浅谈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