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张岩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6期   作者:张岩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加快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加快。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景观设计风格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目前的一些城市景观设计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城市化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 ;景观设计 ;城市化建设 ;发展策略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好的生活环境,能营造健康舒适的氛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意义重大。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分析
1.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缺乏创新性
         我国园林设计历史比较悠久,但是近代园林设计则大多源自于对西方国家的学习。从设计角度和设计理念来说,我国的园林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给人留下单一、保守、缺少创新的印象。因此,我国存在许多相似的园林布局,缺乏创新艺术元素。而设计人员缺乏经验和创新能力也是当前的一大问题点,这也是我国的园林数量颇多,但是精品设计却凤毛麟角的主要原因。很多景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设计项目自身的特点,而是受国外艺术思想的影响,一味地生搬硬抄国外的园林设计,形成不伦不类的设计风格,很难与项目场景融合。
1.2中国文化底蕴缺失
         园林景观不仅仅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一种复现,还应该是人文情怀的展示。园林设计应该与当地城市的文化相关联,体现各个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的特色。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的风土人情各有不同,园林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来进行。但是现在很多园林景观设计偏重于国外风格的借鉴,经常会出现“小法国”和“小巴黎”这样让人忍俊不禁的现象,缺失了中国文化的园林设计就像没有灵魂的摆设,根本无法彰显项目自身的文化韵味。
1.3园林设计过于僵化
         国内的设计师往往受教条主义影响,仅学得形似,却忽略了对其精髓的学习,无法在自己的设计中灵活应用其理念。导致数量众多的设计呈现雷同现象,不仅没有结合城市地区的特点,而且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模板化印象。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2.1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方便人的使用,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在设计时能够确保园林景观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更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提供方便。同时,更要保障整体环境的舒服度,避免盲目追求景观的“美或奇”。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充分考虑到大众的实际需求。
2.2结合管理、提升效果
         城市园林设计中主要是对园林景观的塑造,其中包括设计阶段、建造阶段和管理与养护阶段。整个过程中,园林设计是基础,建造是重心,管理与养护则是保证。这是因为好的园林需要良好的管理与养护,否则园林景观就无法实现“生长”,再好的设计如果缺少了管理与养护,最后呈现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例如,园林设计者在进行植物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长周期,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等等,这样才能让园林在不同的季节都焕发出不同的生命力。
2.3因地适宜
          深入了解项目当地的景观材质及景观需求设计者以丰富的景观知识及设计要素说服决策者及投资者,打破“以贵为美”的观念,强调主次设计、节点设计,用较为廉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材质设计出有“档次”的景观。另外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乔木间距时,要考虑乔木 10 年、20 年后的状况,对乔木下面植被的生长是否受到影响。要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及生态性,运用生态学原理,达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共进,最大限度节约后期管理养护成本。
三、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必须符合世界发展主题,不断从生态角度改变既有设计思路。生态景观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概念,绿地面积减少、空气与水体质量下降属于负生态景观。反之,则属于正生态景观。为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设计人员应秉承正生态景观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优美的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创建平衡的生态环境,延续稳定的生态系统,设计师应科学协调自然地形与绿化系统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态法则充分体现物种整体特征,配置更为科学的植物类别。国内许多优秀景观中,将具有本地特色的树木作为景观的重要构成,其不仅降低了用水量,还能大幅降低养护费用。但树木的应用需考虑到高低错落,季节搭配等因素,保证美观性的同时,推动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城市居住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功能性、协调性和层次感,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居住景观,使城市特色更加突出,使民生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季义凯.城市园林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24):220.
[2]万丹.寒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9(24):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