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功能锻炼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兰芬
[导读] 探讨个性化功能锻炼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兰芬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功能锻炼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89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把研究对象划分A组(n=44,常规加速康复护理)和B组(n=45,个性化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优良率。结果: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患者踝关节优良率高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加速康复中应用个性化功能锻炼,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踝关节功能。
【关键词】个性化功能锻炼;复杂踝关节骨折;加速康复;并发症;优良率
复杂踝关节骨折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护理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比较多,需进行加速康复护理[1]。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普遍,其在复杂踝关节骨折中尤其适用,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患肢功能,快速康复出院[2]。该背景下,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个性化功能锻炼逐渐替代常规加速康复护理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选取病例简要论述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加速康复中个性化功能锻炼应用效果。特进行如下陈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研究对象89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随机综合平衡方式,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44例和B组45例。A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23-76岁,平均年龄(49.54±3.82)岁;Lange-Hansen分型:Ⅲ型24例;Ⅳ型20例。B组男女比例22:23;年龄最小者21岁,年龄最大者77岁,年龄均值(49.32±3.66)岁;Lange-Hansen分型:Ⅲ型22例;Ⅳ型23例。两组一般信息(性别、年龄、Lange-Hansen分型)差异不显著,P大于0.05,可比。(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复杂踝关节骨折;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配合。(2)排除标准:①开放性骨折;②存在手术禁忌症;③合并精神疾病、语言障碍。
1.2方法
A组采用常规加速康复护理,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态,适时补充能量,指导其进行肌肉规律性收缩,尽快拔除引流管、尿管,鼓励其进行患肢早期功能锻炼。B组实施个性化功能锻炼,如下:制定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锻炼表,记录患者每天活动情况;待麻醉苏醒,依据患者身体状况、疼痛程度,为其提供个性化指导,鼓励其进行胫前肌、足趾肌肉等长收缩,每天100次。倘若疼痛不明显,可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被动踝泵练习,每天30-50次;除了上述练习外,于术后2-3d,进行直腿抬高、膝关节屈曲练习,每天10-20次;逐渐增加踝泵运动强度、频率;指导患者借助可调式支具,加强踝关节活动度;分别于出院1周、1个月、3个月、半年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关节活动功能,鼓励其循序渐进完成踝关节功能训练目标,为其解惑答疑,讲解注意事项,预防关节僵硬;复诊期间,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踝关节屈伸力量、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查看踝关节活动记录,以此为基础,调整踝关节功能锻炼计划。
1.3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移位、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②踝关节优良率:参考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标准[3],内含疼痛(50分)、功能(30分)、活动度(20分)3个部分,共计100分。优:85-100分;良:75-85分;及格:70-74分;差:70分以下。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学软件SPSS23.0中录入实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优良率)通过(n,%)表示,X2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提示实验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B组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A组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在骨科,其骨折脱位较常见,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所致[4]。该病临床表现为踝部疼痛、肿胀、踝关节畸形、内踝或外踝有明显压痛等[5]。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对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便于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维持骨折复位,尽可能早的开始功能活动,使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6]。复杂踝关节骨折临床症状、特点决定了其在加速康复中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往,常规加速康复护理过于单一,仅从身心状况评估、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指导,不能够达到良好的功能锻炼效果[7]。现如今,个性化功能锻炼逐渐被应用到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对其快速康复非常有利,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还有利于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备受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青睐,实施效果好。
依据复杂踝关节患者临床症状、发病情况,在护理工作中,为其提供个性化功能锻炼指导,帮助其制定术后功能锻炼表,对患者每日活动情况进行记录,便于了解其康复情况[8-9]。在康复训练期间,分别指导患者训练胫前肌、足趾肌肉,进行被动踝泵练习,对踝关节功能、强度恢复非常有利。与此同时,在出院之后,将随访工作落实到位,依据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及活动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踝关节训练指导,便于其尽快恢复踝关节功能,灵活屈伸,达到良好的功能锻炼及术后康复效果。研究证实[10-11],实施个性化功能锻炼,对训练流程、动作进行规范,能够避免因锻炼方式、强度不恰当,发生内固定移位、伤口裂开、感染等不良问题,并且,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还对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能够使患肢在短时间内消肿,快速恢复关节功能,规避关节僵硬问题。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4%,显著低于A组的22.73%;B组患者的踝关节优良率高达91.11%,显著高于A组的72.7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小于0.05,提示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加速康复中应用个性化功能锻炼,能够减少并发症,使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李卉,周文娟等研究[12]中,选取57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划分A组28例和B组29例,A组实施常规加速康复护理,B组进行个性化功能锻炼,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A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该实验结果与本次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再次论证了本次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加速康复中实施个性化功能锻炼,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还能够促进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说明该护理模式有效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由于本次样本数量太少,实验时间短,以至于研究结果普遍性有所缺失,未来一段时间,将选取更多病例资料,再次开展实验研究,得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实验结论,为后续同类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石晓云,高金宝,李建英,等.医护一体化模式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0):1205-1208.
[2]蔡宇,周华军,程文俊,等.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标准化康复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8):673-678.
[3]曾泽,杨爱勇,翁永男.中药薰洗联合踝关节功能锻炼在Pilon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价值[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2):117-118.
[4]金占萍,朱迎春,王哲洋,等.基于营养支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59-162.
[5]卢志琴,周郑丽,徐蕾,等.加速康复外科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3):2602.
[6]单君.加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6, 23(24):3701-3704.
[7]王倩,王萌斐,顾羊林.疼痛管理配合放松训练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22):3491-3494.
[8]孙志坚,孙旭,孙伟桐,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踝关节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优化的专家调查[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10):864-868.
[9]朱祥萍,吉辉,雷德会.舒筋活血汤联合功能锻炼用于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7):1704-1706.
[10]张玲玲,于秀娟.素乾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加速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4):547-549.
[11]马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 2016,10(10):228-229.
[12]李卉,周文娟,罗凯燕,等.个性化功能锻炼辅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快速康复[J].护理学杂志,2019,34(2):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