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桥梁工程中的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桥梁施工过程之中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质量的优劣对整个工作环节有着尤为突出的作用,是其基础和根基所在。因此,做好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部分将各个部分的工作都给与高度的重视是桥梁施工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此来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确保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保障整个桥梁工程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
1 引言
在对公路路桥的管理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进行规范的操作,并且在施工前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水平,保证相应的工艺环境能够细致地落地,通过种种措施才能够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高整个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2 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 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裂缝
外界温度的变化也是导致混凝土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浇注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结构的散热温度都是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产生变化的因素,若外界的气温过高,那么浇筑的温度也会升高,从而使得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加快,混凝土出现裂缝; 而若外界气温出现温差过大的现象也会使得气温发生改变,出现温度应力现象,进而引起混凝土的出现裂缝。
2.2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质量不合格
水泥、骨料、掺合剂和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其在配比时一旦出现差错那么就极易完成混凝土出现裂痕等问题。如,不管水泥与水的搅拌过程中加入的水超过或低于相应的量时都会造成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二产生的裂缝,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而如果混凝土中的骨料质量有问题的话则会导致混凝土的荷载力下降,强度降低,进而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另外,在添加混凝土添加剂,掺合剂或者外加剂出现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则会导致混凝土极易与骨料、外加剂等发生反应而产生裂缝。
2.3 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问题
蜂窝现象是指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空隙,局部或者大面积表露出粗骨料,少浆或者无浆。麻面现象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脱落或凹凸不平;孔洞现象是指混凝土结构有较大尺寸的空洞,局部没有混凝土,钢筋部分或全部裸露,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外观,严重的还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混凝土产生蜂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混凝土拌和加工出现问题,造成细骨料少、粗骨料多;②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粗糙不平,涂刷的脱模剂局部不均匀,或者选用的脱模剂品种不合理,浇筑混凝土前未提前用水湿润模板;③下料时高差过大,未使用串筒或者溜槽输送混凝土至施工部位,造成混凝土离析;④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到位,振捣时间过短或者漏振;⑤模板制作安装过程中,相邻模板拼接不严实有缝隙,或者振捣时导致模板变形,最终造成漏浆。
3 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控制
3.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对于整个公路工程而言,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能够工对程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首先,在采购混凝土材料时,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基于施工现场具体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材料采购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建设需求。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还需要进一步检测产品质量,如果发现违规材料,需要立即退回,对材料合格性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同时,还需要进行监督管理部门的合理构建,有效核查采购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专业技能。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其材料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在制备混凝土时,必须严格基于材料配比标准展开具体作业,保障水。水泥和石子等材料配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混凝土能够实现最佳状态,严格基于现场具体情况科学调整材料配比。
3.2 控制配比
为了确保桥梁最终的强度能够达标,施工技术人员还应保证混凝土的配比能够科学、合理,以便使桥梁施工最终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时,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展开动态、实时的监管,同时确保配比人员能够每一种外加剂、材料的具体添加用量;完成配比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其展开质量检验,以便检测该配比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强度要求。在此过程中,水灰比的配比工作十分重要,经过反复试验后,如果最终确定了某一水灰比,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就不可以随意减少或者增加使用材料的具体量,进而确保整体施工的最终质量能够具备稳定性。在实际的桥梁施工过程中,许多项目在拥有符合标准的配比后,桥梁本体依旧会出现许多裂缝,部分桥梁在经受冰冻后甚至会发生路面融化、破损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根据桥梁作业项目的实际状况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因此,施工部门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还需要按照现场实际状况加入适量的外加剂。
3.3 强化成品养护工作
养护人员需要在混凝土表面铺满草带或塑料薄膜,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定期进行湿润程度检测,保证混凝土水分。在日常进行养护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其表面薄膜的完整性,在发现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或薄膜没有实现完全覆盖时需要立即补充水分,需要保证薄膜覆盖时间达到两个月以上。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成型混凝土实施科学有效地保温养护,避免温差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在出现降雨天气时,需要合理遮盖成型混凝土,同时还需要保障排水作业,避免基坑内部进入雨水,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如果外界温度升高,还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办法对其混凝土进行降温作业,避免温差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3.4 提高专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由于混凝土的性能会对公路路桥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进行科学、严格的管理,并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水平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规范要求,确保整个公路路桥的质量安全。并且,混凝土在调配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浪费。为了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水平,就需要提高专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强化日常的实践操作,进行混凝土理论基础知识的培训,再加上定期的技术考核来测试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力,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过硬,保证公路路桥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4 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管理与控制是桥梁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构成了桥梁施工管理的主体。混凝土质量管理与控制效果不仅对桥梁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桥梁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桥梁建设的成本控制同样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从影响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出发,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提高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超.公路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探析[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9(01):53-55.
[2] 严捷.分析公路桥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有效治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7):106-107.
[3] 张长华,吴利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35):90-91.
[4] 郭云雷.公路桥梁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和治理[J].交通世界,2016(34):74-75+83.
[5] 付静.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6(18):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