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与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期   作者:李晓利
[导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化的办公越来越普及,与之配套的机房也迅速发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化的办公越来越普及,与之配套的机房也迅速发展。在机房建设中,涉及的专业比较多,如电子工艺、空气调节等,能够解决综合基础问题,如洁净度、湿度,还可防静电等,为工作人员创造了舒适的工作环境,也为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规划;建设
        
         1数据中心机房的组成
         1.1设备区
         该区是各种业务数据交换处理运行区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心脏部分,其环境要求较高。在设备区与工作区、电源区的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进行控制,设备区内设置摄像机和红外探测器进行安全防范。
         1.2电源空调区
         在这个区域中建设了很多供电设备,安装了很多空调器,负责主机系统的运行。在机房区域中,工作人员要确保电气线路不出现问题,进一步提升机房区域的供配电质量。
         1.3辅助工作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具有操作区和监控区。网络管理人员和相关的操作人员,要全面管理计算机硬件、语音通信系统,做好相应的操作、维修等工作。
        
         2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内容
         2.1机房装修系统
         机房的室内装修工程主要包括吊顶、隔断墙、门、窗、活动地板的装修及其他室内作业。隐蔽工程(如地板下、吊顶上)在封口前必须先除尘,进行清洁处理,暗处表层应能保持长期不起尘、不起皮、不龟裂。工作人员还要对穿墙线进行全面的防尘操作,并根据项目材料的相关要求,选择适合的密封材料,填堵缝隙。而且要按照相关质量标准的规定,粘接贴面,进行涂复施工等。
         2.2机房配电系统
         机房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供配电系统,它包括计算机及相关IT设备配电和辅助设备配电两部分。供电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弱电系统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这种影响主要来自电网的电压、电流、频率的变化及供电质量。计算机和网络主干设备对交流电源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对交流电的电压和频率,对电源波形的正弦性,对三相电源的对称性,对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各项指标都要求保持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在机房中,要规划建设照明系统,主要包括正常照明、应急照明。通常市电供电就可以进行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如果发生送电故障,要保证应急照明,可以由UPS电源供电。在照度时,设备区的照度应该大于300Lx,应急照明度要不能低于30Lx;值班室照明度应大于200Lx;在工作区中,照度要大于0.8Lx,保证均匀照明,不能出现眩光;非工作区域照度均要大于0.2Lx。安全出口的标志灯照度要大于0.5Lx,对于故障照明,其照度为普通照明的1/10。一般来说,往往应用36W的日光灯进行照明,选择荧光灯管当作光管。照明光源宜采用高效高显色性荧光灯,采用光管及反光的抛物线型灯盘。灯具应均匀分布,以保证满足工作人员对照明的要求。计算机中心机房内供电采用两路电源供电,一路为机房辅助用电,主要供应照明、维修插座、空调等非UPS用电;一路为UPS输入回路,供机房内UPS设备用电。两路电源各成系统并能实现切换备份的功能。
         2.3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为防止遭受雷害,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实施机房的整体防雷与接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良好的接地线可以把计算机信号的干扰滤掉。其次,当遇到雷电、机柜附近的强功率源或电弧干扰时,良好的机房防雷接地系统也能对计算机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机房中,在电源防雷的规划设计中,要从实际的情况考虑,一般选取3级防雷模式。对于第1级防雷器,要安装在大厦的配电室中,对于第2级的防雷器,要安装于楼层的配电室中,对于第3级的防雷器,应该设置在机房的进线端。如果一些设备具有特殊的需求,需要格外重视,加强保护力度,例如,可以布设防雷功能的电源插座。就防雷器而言,在整体上,均应该应用满足相关标准的铜芯电缆,并且连接在等电位网中,进而形成接入地网。在机房中,在规划信号防雷时,应该参考电源防雷,在通讯网络中,应充分考虑通讯避雷器,以此实现防雷目标。

另外,要考察周围的环境,明确通讯线路的相关参数要求,如频带、电平等,通过采用适合的技术,对通讯避雷器进行优化,安装时要采用串联方式,保证接地情况良好。一般在安装防雷系统时,要选择具有防雷资质的公司,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满足专业化需求。
         2.4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系统
         比如说,机房应保证良好的湿度、温度,控制好相关的环境参数等,尤其在设备的散热量方面,要保证良好的散热能力,为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在机房内,应该设置两台精密空调,一主一备,互为备份,采用上送风、下回风的送风方式。
         2.5视频监控系统
         在计算机机房中,数据信息属于机房的心脏,由于计算机设备逐渐增多,要从具体的工作需求考虑,高度重视机房环境,加强机房管理,积极建设机房管理平台,在规划建设中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统一管理机房,保证各个设备和系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中,要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集成化。
         2.6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由于机房中的设备在运行中散热量大而且集中,但是散湿量极小,此外,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因此,需要一套环境监控系统,将机房的环境数据实时显示,并能根据预设值实现报警。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包括:配电系统监测、空调监测、UPS监测、漏水监测、温湿度监测、机房门禁系统等。
         2.7综合布线系统
         对于综合布线系统,要想满足网络的实际需求,应选择树状星型结构。在实际设计时,应该重点分析系统的可靠性,模块、线缆要达到长期应用的标准,能够兼容不同的厂商和不同的设备,而且还可以通过相应的传输介质传输语音、图像和视频。在机房中,根据面积大小可以设置12台机柜,门对门摆放,分为4排,在每列的机柜安装网络列头柜(1台)。机房内弱电布线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采用空中桥架线槽的上走线方式。系统为开放式的星型结构,所有服务器机柜的信息点设计汇集到机房网络列头柜,用户在网络列头柜安装交换机,可使用已布置好的链路和服务器进行通讯。只需在设备机柜上进行跳线即可对机房内所有服务器的配线进行管理。
        
         3结语
         当前,随着各办公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完善提高,机房建设已成为现代智能建筑中所必须的基础建设,因此,整体规划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绿色、节能、安全。在机房设备方面,由于不断研发出了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机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使机房规划更科学、机房建设更可靠。
        
         参考文献
         [1]冯国良.地方政府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现状及改进[J].中国高新区,2019,(3).
         [2]左军.关于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和规划思考[J].通讯世界,2017,(22).
         [3]兰为杰.探讨屏蔽机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4).
         [4]彭灿华,杨呈永,张玉斌.基于HTML5与物联网技术的大数据中心机房智能管理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4).
         [5]秦科,黄唯一,毛玮,等.浅谈可控可信安全的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7).
         作者介绍:
          李晓利  ,性别:女;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职务:主任工程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单位: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