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在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石梦雪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石梦雪
[导读] 摘要:近年来,受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影响,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持续加快,促使工程建筑项目数量渐渐增多,很大程度上加剧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21
        摘要:近年来,受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影响,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持续加快,促使工程建筑项目数量渐渐增多,很大程度上加剧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不止为工程建筑档案管理提供全新的途径及思路,更被视为工程建筑档案管理模式的必然革新趋势,极大程度上提高其管理工作效率。本文以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为切入点,分析其应用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筑;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涉及资料复杂及涵盖内容广泛等鲜明特点,对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是一项相对专业繁琐的工作过程。为了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工程建筑档案管理模式势必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方可满足其档案利用的要求及标准。除数字化及网络化发展外,将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不得脱离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的支持,为建筑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1]。同时,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建设理念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能推动建筑行业迈向长远发展的方向。鉴于此,本文针对“信息化建设在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中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1实现资源共享
        受工程建筑行业自身特殊性的影响,所牵涉的项目类型相对多样,并且项目与项目间区域分布较为遥远,不同项目间可能出现大量档案资源借阅或调阅的情况。由此可见,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信息化建设,能实现分类管理海量档案信息的目标,促使档案管理模式由案卷级向文件级转变,极大程度上丰富其管理途径及管理手段[2]。同时,经信息化建设后,能合理整合工程建筑档案,为各个项目或各个部门随机借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甚至可建设档案管理网站,提倡各个项目或各个部门利用网站导航直接查看或检索资料信息,真正意义上做到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1.2满足长期保管
        工程建筑项目具有建设周期漫长、网络格局复杂及环节纵横交错等鲜明特点,大大增加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一旦档案资料存储或采集不及时则可能造成重要数据信息丢失的问题,特别是纸质档案经持续翻阅浏览,极易出现受损丢失的情况,甚至受氧化剂、酶、酸、高温及高湿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氧化反应或水解反应,导致不可预估性损失[3]。同时,与常规纸质档案相比,信息化档案的存储时间长且易于传递,不易遭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远远优于普通纸质档案,而搭建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档案管理室能明显降低纸质档案受损或丢失的风险。
        2.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分析
        2.1管理设备滞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起步晚且发展速度缓慢,尤其是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其发展进程相对滞后。从总体发展角度来看,我国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仅仅停留于工程招投标及工程造价等领域,尚未实现档案管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而上述目标实现无法脱离先进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支持[4]。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重项目建设、轻设备投入”的问题,换而言之对于信息化设备投入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同时,部分企业受自身规模及成本投入局限的影响,往往倾向于使用基础设备设施完成管理任务,尤其是设备维修及日常保养等环节不存在针对性的措施。
        2.2管理水平不足
        部分工程建筑企业自身档案管理水平远远不足,所选择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由人事部门人员或行政部门人员兼任,一旦上述部门人员工作任务过于繁重或不具备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则直接影响其管理工作效率[5]。

同时,部分工程建筑企业对于系统化岗位培训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完全脱离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造成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技术水平的掌握程度有待提升,并且极个别管理人员受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差或工作热情低等问题,直接影响其信息化操作,难以于具体工作期间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快速检索档案信息,直接影响其总体工作效率。
        3.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分析
        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能提高其资源利用率,极大程度上节约总体运维成本投入。总结起来,其信息化建设要点如下:
        3.1引进科学设备
        由于纸质档案保存不当极易造成损坏,甚至出现霉变及虫蛀等不可逆转性问题,客观上要求相关建筑企业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为前提条件,适当扩大总体成本投入,主动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设备,例如:RFID系统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总体成效。同时,引进信息化管理设备后,根据档案类型及档案规格,将技术数据及工程图纸等档案资源予以分类管理,便于各个项目及各个部门快速查阅。此外,信息化建设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以往常规的管理方法,尽量结合基础工具持续优化档案管理流程,确保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2树立建设意识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建筑企业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大力吸纳专业扎实且技术过硬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持续优化档案管理团队的人才组成结构,侧重于提升管理团队的专业技能及素质水平。同时,重视在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不断丰富其岗位培训的形式,例如:脱产进修、继续教育及交流学习等,树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其信息化管理技术水平,促使其于具体实践活动中形成更为健全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此外,突出培训考核的作用,引进相应的奖惩机制,不得脱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方可实现优化重组人才队伍的目标。
        3.3转变服务方式
        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传统档案服务早已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凭借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持续创新档案服务的方法及形式,例如:以微缩技术服务为例,逐渐得到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适用于保存价值高且相对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能有效缩减档案管理空间,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工程建筑档案管理规范,特别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类型多样且数量庞大,说明其管理制度亟待完善。此外,光盘具有处理速度快及存储量庞大等鲜明特点,而应用于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中能服务于编目及信息检索等领域,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
        4.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于各个行业及各个领域的影响相对深远,以工程建筑领域为例,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筑档案管理模式是摆脱传统管理模式局限的集中体现,具有极其深远的积极意义及正面影响。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必须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将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能妥善保存工程建筑档案的价值,大幅度提升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保证整体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艳梅.地质档案精细化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实践——以内蒙古地质档案馆为例[J].西部资源,2020(02):186-188.
        [2]杨雯,张北建.大数据时代高校电子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机电兵船档案,2020(02):77-80.
        [3]王垚迪.探究信息化建设在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01):180.
        [4]李珍.信息化建设在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城建档案,2019(07):20-21.
        [5]赵霞.信息化建设在工程建筑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05):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