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高速公路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在对高速公路进行长期频繁使用中,很容易造成一些路面病害问题。一旦在高速公路路面出现病害问题,对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本文就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养护措施
引言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沥青混凝土结构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一方面简化了整个道路铺设工程的流程,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公路网络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地面病害的原因,会损失经济利益,所以,对高速公路出现的病害,要深入研究每一种病害出现的原因,并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我国整个高速公路网络系统始终都保持在一个稳定高效的状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1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1.1车辙病害的原因
车辙属于高速公路典型病害之一,是车辆在道路上通行留下的永久性压痕,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质量,和行车安全,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还会导致其他病害发生,加快道路坏损,使养护成本大幅增加。车辙可分为磨损性车辙、结构性车辙、失稳性车辙三类,磨损性车辙是路面在车辆轮胎摩擦和环境侵蚀等作用下,路面石子被带出脱落,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形成磨损性车辙;结构性车辙是路面在重型超载货车碾压作用下,导致路面结构层或路基被破坏,或者是路面、路基自身存在强度不够等缺陷,在车辆经过后,形成机构性车辙;失稳性车辙是夏季高温时,沥青黏度降低,易于流动,或者是混合料沥青比例较高,在重型车辆的反复作用下,混合料失稳发生横向蠕动,从而形成失稳性车辙。
1.2裂缝
裂缝分为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1)纵向裂缝成因。路基压实不均匀、路面产生不均匀的沉陷、施工中接缝质量不合格以及承载力量不够。这类问题很多出现在紧急停车带和路肩位置,其外在显示的情况为沿着路肩边缘向内逐渐变大,其形状为月牙形。纵向裂缝的危险性很严重,会使路基发生滑移。另外一种纵向裂缝经常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其外在显示的情况为纵向条带状,裂缝的两端会延伸至高速公路路面的边缘。(2)横向裂缝成因。温度应力会使高速公路路面发生疲劳裂缝。当外界温度变化较大时,会导致高速公路路面某个区域出现裂缝并且快速向下延伸,如果裂缝问题不及时治理,会造成沥青老化,路面的抗裂缝能力下降。(3)在裂缝问题中有一项为网裂问题。网裂就像相互交错的一张网形成了疲劳裂缝,由多边形的小块组成,向周围以网状的形式开裂。网裂的初始形态为一条条沿轮迹带出现的平行的纵缝,此外,在纵缝之间还会出现横向的以及斜向的连接裂缝,最终形成网裂,又称为龟裂。产生龟裂的主要原因是高速公路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①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不合理;②在高速公路路面出现横向或者纵向裂缝后,没有及时地进行封填,导致雨水渗入,路面被泡软,在车辆的碾压下产生网裂。
1.3路面坑槽
坑槽是路面局部骨料脱落形成的坑洞。路面厚度和压实度不足,使路面孔隙率过大,沥青混合料结合力降低、防水性能降低,此时路面容易产生坑槽;沥青下层表面有泥、灰等杂物,两层之间黏结效果不好,在车辆载荷冲击下,会导致坑槽形成;路面积水,水通过沥青层进入路面,会导致各结构层甚至路基强度下降,当骨料发生脱离,就会出现坑槽;高速公路运营期间,车辆的汽油、机油等落到路面,沥青被稀释导致黏结力降低,也会使路面产生坑槽。
1.4 泛油病害的原因
泛油问题通常发生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在沥青混凝土配料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沥青与其他相关原料的配比,如果施工人员缺乏配料经验,导致沥青混凝土原料配比失调,就会造成其质量不佳。
在公路投入使用后,由于车辆的碾压作用造成沥青不断溢出,产生泛油问题。
2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技术
2.1常规养护
(1)日常养护。每年都要对高速公路的各种组成部分连带附属的设施进行日常养护,目的在于保持良好的状态,良好的状态可以保证高速公路的运作和服务顺利进行。日常养护的主要工作项目包括路面的清扫、轻微损坏的修补、高速公路两边绿化的修剪、寒冬季节路面的除雪和铲冰、紧急处理中断交通等。(2)定期养护。定期养护的目的和日常养护工作内容不同,定期的养护工作规模更大,其工作内容包括设施的改进和更换、路面的更新和修复、路面标语的修补、涵洞内设备的修复等。
2.2预防性养护
首先,公路检修。养护单位应该制定并落实定期检修工作计划,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还应该增加巡查路线的频率,及时处理发现的病害。其次,铣刨和重铺。针对路面出现较为严重的沉降或者龟裂,就需要用到铣刨和重铺技术。在实施前,应该进行全面性计划,比如,测量相关的参数、铣刨路面、废料运输等,再进行铺设及碾压、喷画指示标线等。最后,微表面处理技术。针对于运输压力过大造成的车辙问题,这种技术能在短时间内修补病害,不需要过多的资金。重点在于利用机器设备找准病害位置,保持路面干净。如果需要进行路面清洁,就一定要路面干透后再施工。车辙深度小于15毫米,则用单层处理技术,如果超过15毫米,则需要对这项处理技术进行加层。
2.3做好车辙养护工作
针对于高速公路的路面所存在的车辙病害,施工单位应加以重视,做好车辙养护工作。在进行车辙养护工作期间,需考虑到高速公路其路面的不稳定层,适当对该基层予以加固性处理,谨防在此环节出现质量问题诱发车辙病害的出现。同时,在车辙养护期间,需利用刨铣机来去除高速公路其路面的表面层,对其基层予以加固来提高其表面的强度性,之后再重新铺设该高速公路的路面相应表面层,保证该路面的表面层处于平整状态,尽可能地降低车辙病害出现的概率,确保高速公路其路面整体的质量。
2.4排水系统养护技术
高速公路养护单位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和车流量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定期委派专业的养护人员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如管道的通畅性、排水系统周围的杂草生长情况等。如果是由于前期设计问题导致排水系统出现问题,需要设计人员重新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并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排水系统功能的实现。
2.5浅层灌浆养护
这种养护技术的重点应用范围在于积水情况比较严重或者积泥比较严重的路段。从具体的角度来看,应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实施:首先,使用相应的钻孔设备找到高速公路的相应位置实施钻孔处理,钻孔的深度大概在40厘米;其次,运用一些化学试剂处理泥浆,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使路面的坚硬度得到增加。通过这样的实施过程,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积水或者积泥路段的排水能力,保证高速公路能被正常使用,科学处理路面病害。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病害直接影响着通行质量和通行安全,作为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者,应从工作实际出发,总结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全面掌握养护管理的具体内容,发现病害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障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黄杨,吴颂浩.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养护维修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1):29+31.
[2]杜乃顺.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四川建材,2018,44(08):157-158.
[3]程龙龙.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交通世界,2016(2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