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同时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脚步加快。基于此,机械的发展速度也在持续增快,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较多不足,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振动。振动不仅会影响到机械的使用,而且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充分分析其存在的各种故障问题。
关键词:机械故障;故障诊断;检验检测
引言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各类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对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与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实际运行使用过程,故障诊断处理人员不得不面对限位装置失灵及电气故障带来的不足。对其控制,需从问题产生原因、过程及关键点入手,来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运用的针对性与可靠性。如此,道路、桥梁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率才不会受到设备环境因素影响,进而达到运行使用的预期目标。
1机械的常见故障
1.1限位装置失灵
造成限位装置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操作不合理、制动器松动、运行机构制动过紧。其中操作不合理主要指的是歪拉斜吊。在歪拉斜吊过程中,钢丝绳会给导绳器施加一个侧向的压力,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导绳器会发生一定的偏移,进而使吊装轨迹发生偏差,这时撞头无法及时触碰到开关,高危限制器失灵。同时随着歪拉斜吊程度的加深,导绳器存在的偏差也会逐渐加大,当压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导绳器出现变形、动作迟缓或者松动等现象,进而影响导绳器的整体质量,威胁下方人和建筑的安全。制动器松动主要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相应的构建出现磨损、老化、弹簧松动等情况,如果制动器运转中制动力矩出现偏差,很容易影响制动器的运行效率,严重时还会出现冲顶和溜钩事故。而运行机构制动过紧的出现会导致机械发生较为剧烈的振动。钢丝绳摇摆不定进而影响导绳器和限制器的正常运转。同时运行机构制动过紧还会拖慢电机运行效率,增加运行温度,轻则电机烧毁,重则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1.2电气故障
电气故障是机械的故障种类之一。机械对电气的应用体现在对用电设备的保护和对电子元件等设备的控制上。电气在控制体系内的使用十分复杂,因此电气故障出现的位置也不一而同。以下对电气故障中常见的转子电阻破坏、凸轮控制器损坏、接触器故障三个电气故障进行故障诊断:第一,转子电阻损坏诊断。出现转子电阻破坏是指电阻不能在转子运行时正常工作造成的闭合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的是温度过高,过高的运转体系温度造成了起重机转子的受损情况出现,因此应在温度上对其进行控制诊断;第二,凸轮控制器损坏。电气在控制系统中应用范围较大。一般来说,由一台电气控制的凸轮控制系统通过内部元件实现对两个电动机的运转控制,以保证两个电动机触点在同一时间闭合。一旦凸轮控制器出现损坏,将导致两个电动机触点在闭合上出现时间差,长此以往对起重机电机系统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可通过对电动机触点闭合进行检查对其作出诊断;第三,接触故障。接触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触头失效。由于触头的容量有限,在电压过大是通过的电流也很大,因此触头工作环境的温度持续升高,导致了触头的损坏,还有可能是触头的表面沉积大量油污和灰尘,影响了触头之间的接触,可通过触头通过的电流数值对故障进行诊断。
2机械故障诊断及检验检测的重点
2.1机械疲劳程度的检验检测
机械日常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断裂问题,必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而且起重机械的断裂问题一般都位于较为关键的部件和节点,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还会严重威胁现场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大量机械出现断裂问题的情况来看,一般都是设备系统或零部件出现疲劳造成的,机械疲劳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在脆弱区出现断裂问题。也有可能机械设备自身存在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造成断裂缺陷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对机械进行检验检测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其具体发展情况。
2.2磨损情况的全面检测
针对机械的磨损问题,维保及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机械各个部分是否存在异常或过度磨损的情况,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机械的磨损问题可以通过肉眼进行直接判断,但是具体的磨损程度需要使用专业仪器机械进行检测,所以,在机械日常使用过程中,要明确各部件的检测强度,对存在磨损问题的部位重点关注,为后续设备管理、维保、修复工作提供良好依据。
2.3润滑系统的检验检测
润滑系统的故障问题应该是机械故障诊断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点是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声音异常、卡顿异常等,通过对这些异常现象的分析来确定润滑系统中的故障,并判断造成该故障的主要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合理解决措施,提升润滑系统的作业效率。
3提高机械故障检测检验技术水平的相关措施
3.1操作规范化
现实中的机械事故往往是现场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引起的,机械的规范化操作直接影响着机械应用的安全。机械的使用企业要加强对机械操作和检测人员的工作规范化指导,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
3.2构建安全检验管理系统
机械安全检验管理系统中包含前期采购、操作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机制,明确相关人员、机构的管理责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降低运营风险。各级管理机构要对所辖区域内的机械进行登记,定期安排相应人员进行监督检查,避免设备出现故障问题。相关机构要加大对机械租赁工作的管理,确保其规范、合理,租赁单位要安排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对各类机械进行安装、检验,并定期组织人员对机械进行检修,以便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3.3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
(1)强化各项检测操作规范性。对施工人员操作提出严格的规范性要求,以保证机械设备运行使用的正确性与安全性。(2)定期检查机械,即在日常检修工作中加大设备检查力度,即通过定期或是不定期检查,全面掌握机械的运行控制情况。如发现设备运行故障,就可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问题衍生为安全事故,进而对机械设备施工使用人员造成人身威胁。(3)人员方面,相关单位应注重机械设备检验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即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并对市场环境的多元化产品技术进行讲解解读,以满足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人才需求。这样一来,检验检测技术运用就可服务于机械故障诊断与处理工作内容,进而使所处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达到预期使用目标。(4)构建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结合机械设备使用的前期调查情况,对检验检测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以强化监督管理效果。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强化机械租赁市场管理力度,来强化工作开展的合理化与规范化。
结语
为了保证机械运行的安全性,减少危险和损失的形成,就必须完善机械故障诊断和检验检测的综合水平,及时发现机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修复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对机械操作的标准性予以合理的规范,减少违规操作的出现,彻底加强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常中龙,刘静,袁哲.桥、门式起重机的轻量化和智能化需求及发展状况[J].起重运输机械,2017(4):9-13.
[2]周益,郑伟,赵永攀.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振动与故障诊断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7(6):64.
[3]陈敏,黄国健,刘金,彭启凤,王新华.故障树分析法在起重机械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5,28(5):205-207.
[4]马闻.起重机械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8(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