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分析及维修探讨李科燃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期   作者:李科燃
[导读] 随着我国煤矿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摘 要:随着我国煤矿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各个矿井所用到的机械设备较多,但是在较为复杂的地下环境中,这些机电设备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及故障。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们从机电设备运行的原理和适应的环境出发,分析了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并通过实验论证提出了一些可行有效的方法,通过技术维修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方法;故障
          1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1.1 煤矿电力系统设备出现故障
         随着我国对资源的不断开采,表面的煤炭资源日渐枯竭,所以我国煤矿开采的深度也在逐渐的加深,从数据来看,大部分煤矿深度在300至500米之间,还有部分较深的煤矿达到1000米以上,煤矿开采深度的加深也就意味着电力系统难度的加大,供电系统超负荷运转,电网线路错综复杂,为发生故障埋下了隐患。加上多种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大量的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导致煤矿电力系统很容易出现故障,在现在生产力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了任何的问题,都会对煤矿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1.2 煤矿排水系统出现故障
         防水系统是煤矿作业的安全保障,排水是煤矿开采的必须重视的问题,在部分老化的矿井中,排水的设备也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再加上水泵在地下长时间的运作,所以会导致煤矿开采的效率难以得到很好地保障,从而使得排水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行。
         1.3 煤矿通风设备出现故障
         煤矿通风系统是机电设备和矿工的有效保障,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煤矿开采深度较深,通风管线也就较长。所以整个矿井的通风系统的压力也是较大的,从而造成回风端面面积随之减少,矿井的通风量难以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电设备维修的难度,不利于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
         2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维修技术
         安全生产是我国对企业生产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影响是极大的,甚至影响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对生产的进度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矿区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所以我们要探寻解决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
         2.1 预防维修
         要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要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我们将这种维修方式称之为预防维修。预防维修指的是为防止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突发状况而进行的维修,对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修,在煤矿机电设备使用之前,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故障产生,我们都会对其进行预防维修,通过这种维修方式,减少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从而影响煤矿企业的开采进度和经济效益。维修技术人员还要对整个机电设备的零件进行定期的检修、更换,着重关注容易发生故障的零件,密切关注重要的零件部位,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预防维修是一种事前控制行为,将事故原因扼杀在摇篮之中。
         2.2 故障维修
         如果预防维修后依然产生机电设备故障,我们针对所发生的问题进行维修的这种方式叫做故障维修,这是一种在事故发生之后产生的维修手段,简单的说,故障维修就是当机电设备在某一方面或者是某一个零件产生问题,进而导致整个设备不能正常的运作时,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检测与维修,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让机电设备恢复正常,直到可以正常运行的状态。但是故障维修是一种较为被动的维修,这种故障没有明确的发生时间,而且发生的时间也是突然地,我们可以给他定性为具有突发性。但是在预防维修阶段得到较好的控制,发现隐形问题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3改良维修
         改良维修就是对机电设备进行性能的升级,这种维修应该因地因时因事制宜,通过实际情况的调查,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机电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促使其具有较高的性能,从而可以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在设备购买时,尽量选择与煤矿企业发展相吻合的机电设备,如果与实际情况有差错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设备进行某一部位或者是某一项性能的改造,使其符合生产过程,改良维修对于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对于提高机器性能和促进生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维修
         (一)制造期故障维修
         在一个成熟的机电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都需要经历研发、制造和实验的环节,这一段时间也就是研发制造期。制造期出现的故障主要是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比如设计理念、结构设计、外观尺寸、配套电气设备不合理等。因此,在井下机电设备研发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矿井生产需要,以满足生产需求为导向,确定合理的设计思路,设计合理的设备结构和尺寸,调整零部件配合公差,选择适宜的配套电气设备。
         (二)磨合期故障维修
         机电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设备应磨合运行,以保障其运行可靠性。这个阶段也是设备故障率最高的时期。在设备运行调试之后,设备故障基本上已经不存在,此时设备运行状态最为稳定,设备故障率也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在磨合期内,磨合过程也是对设计理念和设备结构、尺寸等内容的检验,设备产品已经接近定型。机电设备管理对于设备故障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寿命型故障,通常可以通过预测来检测,而对于偶发型故障则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维修方法。
         (三)运行期故障维修
         矿井使用的机电设备一般都是定型设备,进入矿井的机电设备不存在前两个阶段的设备故障,因此,其故障维修的重点在于现场机械和电气的维护。井下机电设备维护有两方面的内容:(1)选择预测维修。所谓“选择预测维修”,就是对设备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更换件非常复杂、不需拆卸检查的精密零部件进行维修。由于复杂更换件维修费用相对比较高,为了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最大程度发挥设备零件功用,部分精密仪器同样可采用故障维修方法:(2)定期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设备零件,其主要是针对结构简单、更换简便、耐用的普通零部件或者缆线。
         (四)强化机电设备检修
         机电设备维修检查应贯穿在整个设备使用周期之内,包括日常性检修和定期性维修,通过检查与维修能够有效避免设备故障,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就矿井设备检修而言,一般包括小修、中修和大修。所谓“大修”,主要是对井下大型设备(采煤机、液压支架等)工作状态参数进行检查,安排大修间隔。现阶段,井下机电设备普遍采用选择性漏电保护措施,其能够在线路出现漏电的情况时切断电路供电,同时,还能保证没有发生故障的电路能够正常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及时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是煤矿企业进行稳定生产的主要保障,因此煤矿企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以辅助维修人员高效处理设备故障问题,保障煤矿企业实现理想的生产效率,有效减少机电设备的故障率,提升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及安全功能,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泽荣.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及管理措施探讨[J].煤,2018,27(10):76-77.
         [2]李保玉.当前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中故障诊断技术运用问题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8(09):104-105+108.
          [3]曾光智,姜雲雷,程茂林.煤矿机电的设备故障诊断及其維修对策解析[J].化工管理,2018(30):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