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感悟 在互动中提升——心理健康课《我喜欢做个好女(男)孩》教学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于艳丽
[导读]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开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背景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开始,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许多孩子正处于从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到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阶段。他们表面上将两性的界限明显划分,实际上又期待与异性的交流,渴望获得认同与赞赏;同时,他们的内心又充满忐忑,怕成为老师及家长眼中“不听话”的孩子。
        教材分析:本次活动以《我喜欢做个好女(男)孩》为题,通过活动与故事会、辩论会,让学生了解渴望与异性交流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同时帮助他们认识到其中的“度”,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异性交往观,让其能够坦然相对、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以平和健康的心态集中精力应对小学阶段学业任务的最后冲刺。
辅导目标:
1、认识性别意识的发展过程; 
2、接受和喜爱自己的性别; 
3、做一个好女(男)孩。
案例描述:
        我课前请学生准备一些童年时的玩具,以此提示男女同学对玩具的不同爱好。还让每个同学回去准备一个主人公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故事,准备交流。课中内容是以活动——故事会——辩论会——活动为线索。通过丰富的各色活动,调动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安排得好,是上课的一个重要保证。以下试举上课过程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 
学生按男女生分组坐,展示自己的玩具。六年级的学生带来的玩具:女生多数是芭比娃娃、小玩偶,男生则喜欢汽车、飞机模型,变形金刚,陀螺。展示时,组员手拿自己心爱的玩具滔滔不绝,有的会说玩具的来历,有的向同学介绍玩法,听的同学也很专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之后,大家讨论:男孩和女孩的玩具各有什么特点?男孩和女孩的玩具为什么会有很大的不同?教师总结:男孩、女孩玩具的选择差异,反映了家长按照社会规范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接着完成自助练习:(印发) 
从小到现在,长辈们除了精心为我们挑选合适的玩具之外,还常常: 
(在所选的项目前打“√”号,在下面可写上其他的内容) 
[ ] 给我买花衣裙 [ ] 给我买牛仔装   [ ] 给我扎小辫 [ ] 给我剃个小平头 
[ ] 夸奖我漂亮 [ ] 称赞我力气大、勇敢  [ ] 鼓励我学习舞蹈 [ ] 鼓励我在黑暗中走路         [ ] 批评我“疯疯颠颠” [ ] 批评我爱哭 
我明白了,长辈们希望我成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填写的内容。大家都很积极,时不时还议论几句。 
我马上对自助练习单进行了汇总,结果一目了然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介绍自己的玩具,学生们不仅知道了男女生对玩具的不同爱好,而且知道了家长以及社会对性别的规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片段二:
各组推荐学生上台讲故事,人数依时间而定。我事先对学生所录的故事做好筛选工作。 
故事的要求: 1、故事里主人公的性别应与自己的性别一致。 
        2、要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表现他(她)的优秀品质或伟大贡献。 
        3、故事主人公可以是伟人、名人,也可以是普通的人,如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等。

 
        事先讲明要求,学生收集的故事就比较符合主题。听完学生的故事,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想。教师总结: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许多伟大的事迹,动人的故事,都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接着学生填写“照镜子”。 
照镜子(印发) 
在你认为合适的[ ]内打“√”号,也可写上自己的想法。 
我喜欢做个女孩,因为—— 
①没有女性就没有整个人类 [ ] 
②女孩温柔可爱,从而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 ] 
③特别崇拜居里夫人等伟大女性 [ ] 
④女性用爱和关怀来创造世界 [ ]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做个男孩,因为—— 
①男性比女性更强壮 [ ] 
②绝大多数英雄、伟人是男性 [ ] 
③男性比女性勇敢,更富冒险精神 [ ] 
④钦佩爸爸那样的男子汉 [ ]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填写完,请说一说理由。这个环节,使学生们油然而生一种作为女(男)生的自豪感,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片段三:
进行一个小型辩论会,辩论主题:男性和女性谁对社会的贡献大?在上课前几天将辩题、规则交给男女辩手。正方以男生组队,反方以女生组队,通过辩论,提高学生性别角色意识。 
正方论点:男性勇敢强大,聪明智慧,是社会的中坚,从历史和现状来看,都证明对社会的贡献较大;反方论点:女性温柔细心,没有母亲就没有英雄和伟人,没有整个人类,而且也有无数伟大的女性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双方都辩得很有道理,通过辩论,明白了人类社会就像天地,由男性、女性各组成一半相互依存、相互协作,推动社会的前进。无论当一个男孩还是女孩,都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我们应该愉快地接受自己的性别。 
本环节,我设定了一个辩论会,在学生中开展辩论,有很多好处:
1、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搜索的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
2、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发散思维;
3、可以加强同学间的感情,加强师生间的感情;
4、满足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愿望,也符合了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
教学反思:从以上的三个片段中可以看出,合理、新颖的活动设计,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敢于发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也正是上好一堂心理健康课的关键。
(一)边玩边学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不是一年级的孩子,但平时沉闷的课堂也令他们腻烦。他们也喜欢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样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很高,而且表现欲很强。
(二)活动感悟
心理健康课的核心要素是“体验”,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增强其心理感受,以达到激发个体心理能量从而提高其“自助”能力,活动是最好的载体。本堂课中,我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使学生直接体验、亲身感悟,相信会成为体验者的深刻记忆。
(三)互动提升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解决问题不是依靠个体的力量,活动小组或班集体是促进个体问题解决的重要参与和推动力量。我设计的活动,有的个人完成,有的就需要小组一起完成。学生们在互动中,提升了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