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一线教育行业中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积极的情感因素的要求就更加的高。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情感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激发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情感因素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高中;地理学科;积极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积极情感因素的投入是完全符合当前情感教育的要求的,顺应了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对我国当前理智教育的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补充和改善,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激发积极的情感因素符合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出更加全面和富有创造力的地理人才。
一、高中生地理学习情感的现状浅析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众多的高中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到位,普遍认为地理学科的学习对升学以及未来的发展的影响不大,加上地理学科本身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导致许多的学生对高中地理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中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会更加的容易情绪化,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产生不利的影响。在遇到一些难题时,高中生往往会因为无法解答而受到挫折,从而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充分的表现为学生在上地理课时情绪低下,积极性不高,容易走神。在这一现状背景下,我们就需要通过对实际的课堂学习情况以及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加强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积极情感的投入,以此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促进地理教学积极情感因素激发的措施
(一)使用趣味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地理这一相对枯燥无味的学科来说,高中教师在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在日常的地理教育工作中发现,很多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比较容易犯困和走神,缺乏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采取一些趣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比如学习长江黄河流域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画流域图、利用适当的时间来让学生自主讲述相关的旅游经历以及切实感受到的自然环境等等。针对流域内的西部高、中部低、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地形地势等等知识点,必要时教师可以以顺口溜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记忆。
通过引用一些民间谚语来说明长江黄河的一些特征,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然后集中的在课堂上展示。如“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说明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大量的泥沙,导致黄河泥沙含量比较大。“长江不拒细流”形象的说明了长江流域所含有的支流之多,“大江东去,浪淘尽”叙述出了长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的。
(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增强自主性
我国的物产丰富,土地资源广阔,地形多种多样,这其中存在的地理规律以及现象都是学生地理学习中积极情感的来源。随着地理学科研究的加强,地理知识越来越得多的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来加强自主性学习。
如讲述“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黄河流域想象成一个“几”字型,可以很好的记住黄河不同流域的流向,主要流经的区域和城市,同时有利于理解河流产生凌汛的条件。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时,可以通过视频以及软件的具体操作来展示。通过人们经常用到的手机地图的GPS定位功能、GIS查看路况信息功能来讲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地图软件中,GPS技术可以让我们随时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GIS技术可以为我们确定两点之间最便利的路线并且即时的更新,RS技术随时的监测农作物以及其他一些自然因素的发展变化。通过对手机地图的观察,学生们可以举一反三,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汽车定位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自主性的观察学习。
(三)合理的安排课堂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除了自主性之外,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积极情感因素,一个具备自信心的学生会踊跃的发言,时刻紧跟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时,需要特别的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合理的进行不同学习任务的安排,针对学习速度比较慢的同学所安排的学习任务要比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容易一些,同时要帮助其对之前的学习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对地理学习较好的同学,要适当的安排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这样才能使其知识储备有所增加,而不是做一些无用功,同时又不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
比如在讲授“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时,笔者在具体讲述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的内容时,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先安排其对基础的课本内容比如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经济因素(交通、仓储、市场)进行学习。而对于地理兴趣较浓厚的同学,可以安排其在学习基础的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农业地域类型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域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域所需要的不同条件进行探讨,提出一些书本上没有的问题,比如设定一块区域,确定其土壤、水文、地形以及交通等等条件,让学生来选择适合的农业类型并且说明理由,这样可以通过灵活的变化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情感因素的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个实践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地理知识的教学和学习是一样的,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洪波.浅议高中地理积极情感因素的激发[J].亚太教育.2016,(28):59.
2.闫爽.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情感因素的激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7).
3.路建强.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路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