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期   作者: 王勇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提高中国社会的绿化环境,在我国设置了多所节约型园林,进行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是落实中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城市中进行园林设计可以帮助美化城市的环境,改善城市的空气状况,促进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但是建设节约型园林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实践过程,人们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节约型的园林,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建设节约型园林不能仅仅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企业和相关的政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落实责任,建设绿色城市要从我做起,人人做起,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完善园林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本文首先讲述了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应该遵循的原则,其次讲述了关于节约型园林设计的要点分析,最后讲述了关于节约型园林的植物配置,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  引言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进行节约型园林建设是一个长期并且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始终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原则,节约型园林建设顾名思义便是打造一个节约型的景观园林,用较少的资本投资建设更好的园林景观,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欣赏到更好的景观,促进人们对于日常美好生活的向往,节约型园林建设所包含的方面非常的丰富,在节约型园林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美妙景观,节约型园林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节约型园林中的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促进空气的有效交换,保证空气的清新,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环境,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2.1  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我们传统园林的设计和建造手段,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也同样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先分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社会需求和环境等条件,从而积极的应用当地的资源从根源上贴合实际,营造出符合当地特色和社会发展的园林景观。
         2.2 要遵循适度性的原则
         适度原则主要体现在对资源和环境的适度开发上。以适度原则为主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也能完成园林景观的目标。若无法遵循湿度原则会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失去平衡[1]。
         2.3 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
         经济性原则表示在创造舒适美观的园林景观的同时,要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力度。比如,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择环保的材料降低成本,通过合理的设计以后能够降低对后期管理的维护费用。
         3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手段
         3.1 合理配置物种的多样性
         在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配置园林中植物的种类,不仅如此,也要重视区域生态的特点,从而保证城市建设的符合多样性特点。在进行园林建设设计的初期阶段,设计人员要提高自身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对生态园林物种多样性的高度重视和控制,就能保证区域景观的美观度。同时,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就要引进优质的物种,在引进优质物种前要了解需引进物种的特点,比如分析物种适合的气候和种植方式,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保证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物种引进后出现灾祸,引进物种也要重视对物种的改良[2]。
         3.2 景观设计本地材料的运用
         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景观营造离不开地域的环境关系,取材本地材料是降低景观项目最直接的成本因素。本地材料加工成熟,运输成本低,选择方便。同时,是反映本地文化,本地社会发展最佳的质感媒质。最能在体验景观时让人们产生对本地文化的共鸣。
         3.3 协调物种之间的关系
         景观设计要掌握不同植物的关系,进行植物的协调。要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园林设计人员要实施群落和种群的协调,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因此各地区之间的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

种群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植物群落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没有通过整修的群落的修复维持能力较高,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群落类型应用到建设中,特别场地中有原有植物群落应该得到较好的保护,在新选入品种中更应选择对原有植物群落具有相互支撑的物种。最终达到原有生态圈多样化,健康化的目的。
         3.4  借景的场地景观
         景观设计项目在良的大环境背景下,可以让景观项目变的出奇的节约。比如本身就是在大的生态公园附近,有良好成熟的植物森林作为背景,设计重点就可以放在细节处,近景处。让优良的森林自然展现就已经给景观做了最优质的支撑。或者是天然湖泊,山麓观景,海边这都具备这样天然优势。及降低项目成本又保护展示天然环境,最终双赢的理想局面。
         4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手段
         4.1 应时应景的植物搭配
         在实施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重视植物种类的搭配,花期色彩因素等内容。要对当地植物的生长习惯和特点实施全面的控制,根据当地的土壤特点不断植物生长机制的完善,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根据植物正常的需求调节土质的结构,施肥、浇水等手段都能有效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
         4.2 根据植物的特点来实现植物的配置
         要提高植物的观赏性,并且提高植物的应用价值,在实施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特点来实现。不同类型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要分析实际情况保证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加强实施植物配置的效果[5]。
         第一,关于观花植物的配置。观花植物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能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效果。观花植物主要类型包括天堂鸟、美人蕉等,还有一些观花植物富有浓郁的香气,例如月季花、樱花等。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根据花色不同来组成不同的图案,香气和图案的结合能够给人带来好心情,营造美观舒适的环境。
         第二,关于观叶植物的配置。比如棕树,棕树的叶片较大,且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棕树在我国很多地区都能健康的成长。部分的观叶植物的片叶比较特殊,比如含羞草的叶片形状像羽毛,一些观叶植物的叶片色彩也比较艳丽,比如枫叶,枫叶的叶子受到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出现颜色的变化,这种植物的应用园林设计中能够提高园林的美观程度[6]。
         第三,香花以及香叶的配置。一些植物的花朵和花叶都有浓郁的想起,比如茉莉和兰花,这些植物在园林中合理配置能够提高人的视觉和嗅觉感官。
         4.3  合理进行植物高度和色彩的控制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重视植物高度和色彩之间的搭配,从而提高生态园林景观的美观度。高大的落叶树中,选择四季长青的植物能夠很好的在春季和秋季形成极大的反差,从而保证一年四季都能起到美化园林的效果。
         5   结束语
         在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合理配搭园林中植物的种类,不仅如此,也要重视区域生态的特点,从而保证城市建设的符合多样性特点。在进行园林建设设计的初期阶段,设计人员要提高自身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认识[7]。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节约型园林景观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是重大工程,为城市发展创造较大的条件。设计人员要了解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美观度的效果。同时,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景观营造能够不断对居民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完善,固持续提高总结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有长远意义和实际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丽.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考与植物配置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6(18):186.
         [2] 黄海东.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5).
         [3] 龚志华.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初探[J].中国绿色画报,2018(9):121.
         [4] 崔丽.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8):153~157.
         [5] 林桂霞.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