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使教师的语文教学更全面,教师应当重视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愿意学习语文,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智力开发,并且使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引言:在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课外读物出现在书店、图书馆、网络当中,这些课外读物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为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教师应当加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的个人素养得到提升,同时提高其语文成绩,使其拥有良好的文化底蕴。
一、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课本里面的内容拥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内容全都是积极向上,但是却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部分小学课文较为枯燥,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就不愿意学习语文。课外读物的出现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课外读物的种类繁多,科学类、知识类、生物类、小说类、传记类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其中,小学生总有一些感兴趣的书籍,所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喜欢语文,从而更好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外读物加以规划,将学生的课外读物与教师的教材加以整合,让课外读物的内容可以与课文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也愿意学习课本知识。例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有一节课为《盘古开天地》,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这节课和学生的课外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课前,教师先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如《女娲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逐鹿之战》等等,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神话故事,在阅读了这些神话故事之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会想要知道更多的神话传说,此时,教师再进行上课,绝对会让学生更加认真听讲,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苏轼《和董传留别》曾经说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的人,经常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这种儒雅表现为:知书达理、学问深湛、睿智大气、温文尔雅。这是感觉是无法装出来的,如果腹中空空胸无点墨,在和人交流的过程中只需要三言两语就会被人看破,气质虽是一个很虚的词,但表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到的东西,它可以从人们的语言表达上看出。学生通过不断的多读书、读好书,在潜移默化之下自然就会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古代的文人墨客与人交流可以做到“侃侃而谈”,这就是因为其在良好道德文化修养的支持下,其语文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师逐渐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来达到目的。
例如,《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这本书看出人外之沟通信息,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学生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很好的锻炼其表达能力,从而在阐述观点、阅读课文时都可以拥有优秀的表现。同时,语文教学的一大作用就是通过优秀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情操,而课外阅读使学生经过大量的优秀文化熏陶,其思想品质也会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在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下,学生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与价值观,从而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可以阐述正确的观点,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
三、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的年龄不同,他们适合阅读的书籍也就有所不同。小学生正处于思想的萌芽期,教师应当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或者科普类的书籍,这些课外读物里面蕴含的知识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开发学生的智力,扩大学生的知识层次,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教师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使,应当教育学生不要只看重文章的表面信息,还要将重点放在文章的更深层,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掌握文中的重点内容。例如,教师在讲到二年级下册《找春天》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教师让学生阅读《春》、《感悟春天》等优秀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并在学生阅读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自行讲述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说明他们从文章中找到了什么人生道理,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学生是否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限制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小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较低,所以写文章时经常会出现自己想要表达内容却不知道如何下笔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没有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没有掌握足够的写作素材与写作方法,因此无法写出优秀的文章。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写作时,应当让学生多看一些课外读物,并且让学生在看的同时摘抄一些重点句子、词语、名人故事,通过这些素材的积累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教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将这些素材合理应用到写作当中。例如,在教师讲解景物描写时,教师应当先让学生学习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巴金的《静寂的园子》、《鸟的天堂》,冰心的《樱花赞》、《我把春天吵醒了》这样的优秀景物描写的文章,通过让学生欣赏这些文章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了解名家的写作手法,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课外阅读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从上述内容可知,教师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并且优秀的课外读物还可以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与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臧贝贝.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35):121.
[2]姜木仙.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0.
[3]于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53.
[4]肖巧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