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 张昕昕
[导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充斥着一些不良的文化舶来品。披着文化多样性的外衣实则严重扭曲了人们的行为价值观。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充斥着一些不良的文化舶来品。披着文化多样性的外衣实则严重扭曲了人们的行为价值观。进入初中学习的时间段正值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渐渐形成体系的过程。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在这些潮流风气的影响下容易迷失。对学生的心理及性格的成长极为不利。而传统国学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优秀品格和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国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国学; 初中低年级; 教育方向
       
        引言:国学文化是我国古代先贤智慧之大成。其中包含了不少人生至理。对初中低年级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国学教育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虽然国内曾经有过短暂的学习国学的风潮,但并有真正领略到国学的精华,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可喜的是,我国传统国学文化在台湾和少数发达国家已经生根开花。他们将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教育理念之本,将孔子文化理念中的孝道、德行等作为国学教育的目标。台湾地区曾举办过“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这对更好的研究和发扬将国学诵读与新时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 端正心态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国学经典的精华。
        部分师生和家长对国学的认知及学习的重要意义认知出现偏差。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而作为老师本身国学素养不高,更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国学文化本身比较枯燥,而且教育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因而在热度上远远不如能在考试中多抓分的理工科。学习国学,通过诵读经典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素质教育和美德教育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耕耘的工作。
        2 不利于弘扬国学经典的因素
        由于受西方外来意识形态的影响,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和浮夸风气大行其道。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家庭的风气和低年级生的成长环境。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不少家长信奉分数决定命运,只重视成绩不注重德育教育。现代社会生活的快餐文化和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影响下,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感到了迷茫,焦虑。价值观扭曲从而导致产生矛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试想,一对有着深厚国学文化修养的父母,一个具有儒雅优良家风的家庭,怎么会孕育出焦燥暴戾的孩子?
        3 国学经典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和教育模式呆板陈旧。
        由于起步晚不重视等原因,目前能够完全担负起国学经典文化教育的老师很少。即使有部分老师是中文系正统出身,但他们自身的大学学习过程中也并未受到专业系统的国学教育。也很少接受规范全面的相关业务在职学习。由于国学本身知识面宽,这就对老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严的要求。但目前的国学教育也仅限于课本,这种被动式的接受无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更领会不到国学经典文化的意义。


        4 初中低年级生诵读国学经典实施美德教育和提升审美趣味的意义。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能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鉴赏力和提高继承和创新中华传统国学文化的能力。使之逐渐形成高雅的审美能力和优良的道德素养。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深奥智慧和不少优秀睿智的处世和做人的至理。语文教育就是要将文化的 工具职能与人文精神传承实行有效的结合。我们不单要培养下一代诵读经典,使其口口相传,更要在心灵上对其进行“雕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不但从精神上认同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自觉担负起传承弘扬的责任。杜绝国学文化出现“断层”的危险。
        5 提升初中低年级生提高文化修养树立正确三观的策略与方法。
        初中低年纪生正值记忆力的最佳时期,诵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也极为推崇诵读学习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在感官上形成呼应与投射。刺激学生不断进行思考理解。从而无形中将书本上的东西化为自身的理解并记忆贮存。要达到时时刻刻听读,加深学生的印象和韵律感。更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首先应在学校与家庭环境中营造国学经典文化的浓厚学习氛围。在班级和学校中可以经常举行经典诵读活动,或者定期举办弘扬国学经典的舞台剧活动。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习国学的兴趣。学生在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播放轻柔的国学文化学习诵读,回到家里。家长可以将国学经典播放(可以购买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经常播放。通过有意无意的熏陶和记忆(无须强求学生必须背诵),通过“听读、思考、领悟、学习、践行”的一系列思维模式。既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培养了学生在一遍遍听诵的记忆中对语言韵律感的把握。经常参加此类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对国学经典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有助于培育团队协作、勤奋耐劳、学会感恩的可贵品质。
        6 结束语:
        如何更好地促进国学教育在初中低年级生中的教育应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全面实施和推广还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还在进一步摸索与研究当中。令人可喜的是国学教育已经渐渐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提倡和全社会的重视。通过诵读等教学手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相信国学教育会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小存. 语文建设[J]. 如何提升家长素质 2017(19):312-314.
        [2] 沈青. 小议国学教育[J]. 让传统教育之花在语文教育中绽放(下旬刊),2016,(10):404.
        [3] 徐海龙. 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8):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