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榆县供电公司 吉林白城 137200
摘要: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原因比较多,但基本上包括上述的一些原因,有些误操作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有些误操作可能是几个原因共同引起的,这些原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甚至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在运行工作中,如果切实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工作,那么要杜绝电气误操作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关键词:电力系统事故;人为事故;防范措施
1电气误操作发生原因
1.1运行管理方面原因
缺乏健全、严谨的规章制度,引发误操作事故。电力运行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程、规章制度进行。若这些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必然会增大实际操作人员的操作随意性,给电气误操作埋下隐患。如缺乏健全、严谨的操作监护制度、巡视检查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造成操作人员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极易引发电力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因此,应重视建立健全电力运行各项操作规章制度。
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引发误操作事故。在制定了完善的操作规章制度后,若相关操作人员不能严格执行,也起不到有效防范各类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目的。如漏项操作、跳项操作、并项操作、随意无票操作、监护人监护的不认真、操作人失去监护,操作人走错间隔,为省事操作中强行解锁等。
缺乏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当前,防误闭锁装置已在很多电气设备上装设。各电气设备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且型式各异,部分防误闭锁装置仅有三防功能或四防功能。加上没有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来维护管理防误闭锁装置,很多解锁操作使用的是万能钥匙,这样极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其中带电合接地刀闸操作、带地线合刀闸操作以及带负荷拉合刀闸操作发生最多。
1.2防误装置不合格造成隐患
现在仍然有一些电力发电厂和变电所使用着机械式程序锁和机械闭锁装置等防误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一道重要防线,如果该装置的质量不合格、安装调试不合格或者维护措施不合格,则会对防误装置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无法发挥作用。若操作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的性能、结构、原理不掌握,遇到紧急操作任务时,不按规定履行相关手续而直接使用解锁钥匙,擅自解除闭锁装置,程序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就可能造成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3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差
值班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熟悉设备。主要内容:对设备的相关性能不熟悉,是造成误操作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督促值班人员及时熟悉设备,特别是新引进的设备,对一些不常用的设备也要进行相关的了解,减少实际操作中误操作事故的出现;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也是常见的导致误操作事故原因;工作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引发误操作事故。尤其是新员工,因实际操作经验的缺乏无法合理地进行操作,引发误操作事故。当然也有一些不思进取的老员工,不注重学习新知识,不注重总结实际操作经验,往往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
2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防范对策
2.1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是电气工作人员的保命规,“两票”是电气工作人员的生命票,不严格执行《安规》、“两票”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电气运行人员是设备的主人,是电气倒闸操作的直接执行者,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基础。部门领导也要下现场班组,要引导职工结合本班组实际情况,对照存在的问题,制订措施加以改进,做到坚持不懈、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2.2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
工序管理、全过程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在电力企业已广泛推行,电气运行岗位也可将倒闸操作从接受操作任务到操作终了汇报的全过程实行工序管理。即可分为:(1)接受调度操作任务;(2)指定合格的操作人、监护人,并交待操作任务;(3)填写操作票;(4)审核操作票;(5)进行模拟预演;(6)准备操作工具;(7)接受操作执行命令;(8)实际操作;(9)操作后全面复查;(10)操作终了汇报;(11)盖章;(12)做好各种记录;(13)操作评价等13道工序,这就是操作票规定的工序标准和程序。
2.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随着电力系统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使用,对运行人员除进行新设备、新技术的原理、性能等理论知识的培训外,在倒闸操作方面进行一、二次设备操作配合的强化训练,能避免因运行人员业务不熟悉造成的误操作事故。
2.4完善防误闭锁装置,加强管理。
(1)要提高各级领导对防误闭锁装置的认识,要舍得在防误闭锁装置上投资;
(2)要选用可靠性高、设计合理、功能完备的防误闭锁装置,同时要加强运行人员、安装检修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的安装、使用、检修的培训,提高运行检修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性能、构造的了解,掌握正确的使用和检修方法;
(3)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误闭锁装置运行维护规程和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五防”。
2.5实施监护到位,严把现场质量关
对于比较重要的操作都必须有专业人员在现场把关和实行第二监护制度,就是一般的操作也应做到监护到位,谨慎操作。实践证明,实施操作监护到位,严把现场质量关,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不仅能有效地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而且对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水平,缩短操作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6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解除职工后顾之忧
在安全生产中及时有效地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关心职工疾苦,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成为职工的贴心人。加强职工的心理训练,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消除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树立稳定而乐观的工作态度,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2.7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首先制订严格的、全面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奖优罚劣,对习惯性违章屡教不改的要重罚,罚得心痛,甚至下岗,进入安全教育室进行学习反省,直至接受教训再次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对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在反习惯性违章中以身作则的人员要奖励。只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就可以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结语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需加强对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管控力度。电气误操作事故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人与物两方面,因此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着重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管理制度,实行合理的倒班制度,采用功能更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以有效降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关婷婷,陈国华.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J].通讯世界,2014,21:95-96.
[2]赵健.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31:76.
[3]陈国华,关婷婷.电力电气误操作的防范策略探究[J].广东科技,2014, 24:29-30.
[4]吴丽娜.变电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应对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 2014,0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