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白雪 林瑞安
[导读] 摘要:配电自动化作为一种信息化、现代化集成计算机管理技术手段,集中了计算机技术、数据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技术等诸多内容。
        身份证号:37098219860506XXXX;福建亿力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配电自动化作为一种信息化、现代化集成计算机管理技术手段,集中了计算机技术、数据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技术等诸多内容。客观来说,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投入运营管理工作时,具备可靠、高效等诸多优势。本文将针对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工作运行内容以及配电自动化实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强化配电管理自动化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配电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
        前言
        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的改进电能质量,最大程度向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且能够有效降低配电运行管理费用,降低配电管理人员的劳动力投入。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较为普遍,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已逐渐成形包括变电站自动化、馈线分段开关的检测控制、电容器组的控制与调节以及用户负荷管理为综合的配电网管理系统,提升了配电自动化的管理程度。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当前配电管理工作发展的最新趋势,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时间相对较晚,配电应用综合管理体系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但是在我国的发展成效十分出色,在国家电网公司倡导下,部分地域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满足目前国际水平。基于此,文章针对配电管理以及配电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及其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1.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内容概述
        1.1配电管理内容
        配电管理是电力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广阔。配电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配电管理、电力设备的管理、电力的活动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等,包含了配电各个系统和环节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展配电管理,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等各个系统顺利运行,通过电力配电数据实时捕捉和分析,可以最大程度上掌握电力实施数据,并分析出当前配电工作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上调动起人力物力资源,确保区域配电工作科学合理的开展,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力资源。
        1.2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内容
        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是通过对配电系统相关系数不断设计和调节,在保障配电质量的基础上,针对配电系统的各项内容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配,确保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增强配电工作实际效率。在配电自动化管理技术的支撑之下,供电网络的运行效率更快,配电运行的时间更短,若配电系统和配电环节出现问题,那么便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确保配电自动化管理效率。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当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手段便是互联网+技术,其主要的内容便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支撑下,实现大量的数据处理,确保配电系统的实时性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展数据信息分析,全方位的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相比传统的配电技术来说,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省时省力,有效优化了传统配电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供电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
        2.配电自动化实用的关键技术
        2.1FTU技术
        FTU技术是馈线终端装置,是配网自动化终端产品。FTU技术可以及时有效的捕捉到配电管理系统当中存在的故障,并且及时的针对故障内容进行隔离、处理,并确保故障恢复以及配电管理系统正常运行。FTU技术在实际开展设计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全工业设计手段,即使在恶劣的天气和气候条件之下,同样能够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常规工作。系统中,FTU技术水平达到D2标准,那么将柱上开关与FTU槽电气结构进行匹配,那么便可以切实有效的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检测和维修。FTU技术另一大优点便是蓄电池在线智能维护功能,在此基础上能够延长蓄电池的寿命,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各项内容的正常运行。
        2.2开放式DMS技术
        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所采用的技术平台为开放式支撑平台技术,在开放式支撑平台的技术保障之下,具备分布式运行环境的特点。以大型商业数据中心为参考数据,在软件技术配合下,通过总线交换数据的形式,保障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以DMS技术为基础保障开放式DMS支撑平台,能够在IT、Internet技术的支撑下,构建出Database平台,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各项设备编码、数据信息、数据建模的内容保持一致,做到信息源头一致,确保系统拓扑信息统一。
        2.3SCADA与GIS技术
        SCADA系统,被称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运用的也相对较为普遍。一边情况下,SCADA与GIS(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会有效的进行数据信息互联网。这样,就能够确保图元在各个软件、不一样的硬件平台中,保持相同性。并且SCADA与GIS技术的运用,还能够及时发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故障问题位置,有利于确定故障点,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科学化运行打下良好基础保障。
        3强化配电管理自动化效率的途径
        3.1提升自动化程式处理性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开展配电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的调整与判断,秉承"人机结合"的工作原则,实现的配电装置管理和供电装置管理。在此种基础上能展现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几大优势,可以借助自动化计算机检测与定位的形式来判断故障,并且还可以借助人脑、人的经验来灵活的判断故障,灵活选择故障处理方案。但是客观来说,供电管理体系的信息量较为庞大,若自动化程式自动化管理效率较低,将会直接的影响其传输的效率,乃至出现误差等问题。所以,想要有效增强配电自动化效率,就应该不断强化自动化程式的处理性能,以便于强化配电系统管理的实际效率。
        3.2实现配电运输无缝隙接线
        客观来说,当下我国的电缆电线设计和构建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潜在问题影响,经常会出现电缆电线接触不良等工程问题。如果发生电缆电线接触不良,那么排查工作也会相对困难,直接造成了诸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所以,配电企业需要秉承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的原则,在开展电力作业的过程中,使用灵活化、自由化电流分压技术,科学合理的开展线路施工之后的电缆电线检测,确保配电系统自身运行的精准程度,避免出现过多的成本耗费,最大程度增强配电系统的传输效率,保障我国供电系统的平稳发展与运行。
        3.3远程符合转移功能的自动化
        对全部线路负荷整顿,以及对线路中的开关容量等问题进行分析,是确保配电网络稳定性的根基,而在进行合环计算的过程中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在传统的电路负荷调节工作中,需要将该段线路断开进行调节,但是该方式在高用电量的地区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电力供应的不稳定等。但是,远程遥控自动化,其控制的线路,是变电站直接对外输出的,其中有许多分段开关,这些分段开关可以在电力系统不断电的情况下对各个线路负荷进行远程遥控,保证各个地区都能够有不间断的电力供应。自动化的应用能够有效代替人工劳动作业,相关工作人员改变传统现场施工的工作模式,对故障线路进行远程遥控调整,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免投入电力企业大量的物资人力,高效地增加电力企业的作业率。自动化远程遥控可以达到转移功能的优点,能够迅速地计算出要装配的电线网络的,应用此技术,能够遥控、转移部分危险的配电主线,可以动态性的分配配电方案,还可以对线路当下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配电负荷的平衡就在这样快速有效的配电中得以实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配电自动化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配电工作的科学化与实效性。在实际开展配电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当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挖掘出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当中的优势。在提升自动化程式处理性能的基础上,实现配电传输无缝隙接线,展现出配电自动化管理的优势,为我国供电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晖.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7 (24):212.
        [2]莫滨玮.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处理措施[J].山西青年,2017(16):6
        [3]蔺强,王和平.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No.164(3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