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陈鹏宇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陈鹏宇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身份证号:37048119841028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具有价格较低、施工便利等优势。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混凝土建筑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但混凝土同样也会受到环境、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基于此,以下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我国人民需求的逐渐增长,生产生活中对于土木建设工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会对社会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质量因素除了人为原因外,材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而混凝土的运用则是建筑材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另外,施工技术问题也需要增强重视。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运用进行技术分析,并在施工中发现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有效依据,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行业自身价值。
        1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工程材料,其本身具有非均质性、收缩性等特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水与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制备形成。在施工过程中,温度、配比等都会对混凝土的稳定性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与施工完成后,混凝土结构受到变形、约束力等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气孔、空隙、轻微裂缝等质量问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裂缝还会逐步扩大。轻微裂缝的出现基本不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如果裂缝较为严重,甚至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不足。裂缝的扩大是混凝土受力条件的改变过程,最终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足,诱发工程严重的质量问题。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过程来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轻微裂缝等处于安全范围内的裂缝是允许存在的。而严重的裂缝会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这时有关的工程人员必须严格对裂缝成因等加以分析,保证裂缝处理方式的科学性。
        2导致土木项目建设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原因
        2.1施工过程不当引起混凝土裂缝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比例搭配不合理、工艺落后、施工设计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操作、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施工中模板垫层如果过于干燥会导致吸水量很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过分抹干或者压光会使细骨料浮在表面上过多形成水泥砂浆,含水量很大的水泥砂浆有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表面体积的收缩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振捣不均匀或是漏振等情况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密实度差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混凝土内部过多气泡不能排除或钢筋受到过多振动时,钢筋表面的气泡则会降低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配筋率小配筋间距大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多。无筋混凝土的裂缝比有筋混凝土多,钢筋的位置也影响裂缝数量,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
        2.2养护不当引发的裂缝
        建筑工程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刚刚完成的混凝土始终处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若是受到天气影响在混凝土没有达到相应强度情况下水份已经流失,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硬化,从而造成较严重的收缩,影响到混凝土质量。此种情况下需要对混凝土实施必要的养护,可以利用浇水的方式来减少混凝土水分的流失,确保混凝土达到相应强度时保持相应湿度。另外,在养护不当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很多位置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从而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2.3温度因素的影响
        影响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水化反应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在水泥水化反应中会大量散热,这种散热会让混凝土的温度大幅度上升,瞬时的内外温差会导致温度内力的增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裂缝宽度。还有一种有代表性的温度裂缝就是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热量导致的混凝土裂缝,由于内外的散热程度不均匀内外会产生大量的温差直接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最终的结果就是温度应力超过抗拉强度让混凝土产生裂缝。
        3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对策分析
        3.1科学采取混凝土温控措施
        在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混凝土自身发热情况的产生,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首先要考虑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与火山灰水泥同时增加缓凝减水剂,帮助混凝土提高凝结程度,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采用短距离输送混凝土,通过冷水搅拌控制混凝土温度,在搅拌过程中减小混凝土摊铺厚度,设置冷却管,安装温度检测系统,采用冷水循环方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方案的制定对其温度监控有有效的处理,在冬季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混凝土凝结速度增加,可避免温度低于5℃时进行浇筑或加料。最后在养护阶段可以进行覆膜等方式进行保温,减少混凝土收缩能力产生的裂缝。
        3.2加强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搅拌的控制
        第一,要根据建筑工程具体情况以及相应标准规定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之后配置相应量混凝土进行工程试验,明确混凝土配合比准确与否。最后要按照混凝土试验情况确定混凝土最终的配合比。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混凝土的搅拌情况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在搅拌时一定要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长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对于坍落度进行有效控制;第二,完成混凝土制作后需要及时将其运输到施工区域,确保浇筑工艺的顺利实施。需要确保运输装置的连续性,防止出现浇筑现场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程序相对复杂,所以在混凝土运输设备管理方面容易出现某些问题,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实时关注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突发情况而造成各方损失。
        3.3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
        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检查注入混凝土的高度,并在初始设置下部混凝土之前完成上部混凝土的注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冷缝的形成并改善浇注质量。此外,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均匀旋转,以防止旋转过程中因不均匀运动而导致固体分离。如果中断需要一个中间点,那么有必要在注入混凝土之前继续预防,以达到完成的效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施工,可以减少温度造成的影响。当天气较为炎热时,可以适当洒水,做好降温和防晒的工作,控制散热材料的温度并减少混凝土的裂纹。
        结束语
        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方案要不断地完善,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人员的管理和施工操作程序,同时要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更好的处理方法,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为我国土木建筑建设节省更多的成本,促进行业发展和我国的经济利益,方便人民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是土木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伟,刘豪杰,陈海峰.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18.
        [2]孔国光.解析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J].中华建设,2019(10):152-153.
        [3]索永军.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30-31.
        [4]梅辉,何云.基于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2):196-197.
        [5]赵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5):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