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基础设施的文化配套交互体验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刘洋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针对文化基础设施配套进行交互式体验设计,有利于提升城市魅力,同时,还能丰富公共空间功能,最终优化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3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针对文化基础设施配套进行交互式体验设计,有利于提升城市魅力,同时,还能丰富公共空间功能,最终优化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首先进行意义介绍,然后总结片区基础设施的文化配套现状,最后重点探究交互体验设计路径,旨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思路,从整体上提高配套设施设计水平。
        关键词:基础设施;文化配套;交互体验;设计分析
        前言:近年来,文化片区设施的配套设计要求逐渐提高,要想取得良好设计效果,势必要站在受众角度来分析,具体落实交互体验设计工作,尽可能发挥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服务功能。这既符合现代城市建设要求,又能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可见,该论题具有探究必要性和重要性。
        1.片区基础设施的文化配套意义
        1.1有利于彰显城市魅力
        片区配套设施建设效果反映城市文化水平,在城市魅力彰显方面有现实性意义。与时俱进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并对文化配套精心设计,能够面向居民提供文化休憩场所,让居民以热忱情绪爱护城市、发展城市。文化设施项目作为城市基础项目的组成部分,合理规划配套设施,能够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并为城市建设注入活力[1]。
        1.2有利于拓展公共空间
        文化片区空间拓展活动如火如荼得推进,运用配套设施理论指导设计行为,意味着片区配套设施合理规划,进而提高空间利用率[2]。对于受众来说,能在广阔空间内尽情体验配套设施,真正实现身心放松、压力缓解目的,最终能够提高公共空间服务效能。公共空间打造与配套设施规划相辅相成,客观分析片区空间与文化配套间关系,能为交互体验设计人员提供灵感,最终设计可行性方案。
        2.片区基础设施的文化配套现状
        2.1配套质量偏低
        时代进步的同时,片区基础设施的文化配套设计方法应随之调整,否则,配套设施交互性无从体现。长此以往,会降低城市文化服务能力,并且受众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现今,大多数设计者毕业于专业学校,加之,文化配套设施经验较少,所以设计成果实用价值大幅降低[3]。换言之,配套设施整体定位、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进而会降低配套质量,导致文化配套设施设计水平居低不高。
        2.2传播效果较差
        片区配套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多,如果文化片区宣传工作不到位,那么文化设施仅被少部分受众熟知,这对配套设施利用率提高、服务效果提升将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定量定性结合法调查分析,片区宣传方式以线下宣传为主,如宣传单发放、座谈会组织等形式,即便进行线上宣传,限于宣传内容单一、宣传次数较少,所以文化配套设施出现供大于求现象。长此以往,会挫败设计人员积极性,最终片区设施与配套产品相脱节,不利于满足受众需要。
        2.3体验效果不佳
        文化片区配套设施设计、规划效果关乎受众体验质量,如果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或者开放时间不当,都会影响文化体验。例如,遗留建筑——船厂改造时,配套文化馆讲解,一旦开馆时间小众公开,意味着大部分受众会错过开馆时间,进而船厂建筑体验效果不尽如人意。又如,经历史沉淀遗留的建筑物,会因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合理而失去观赏价值,最终降低片区服务质量。究其原因,片区配套建筑设计工作片面满足受众需求,这与资讯片面传递、信息不畅、品质较差等因素有直接联系。
        3.片区基础设施的文化配套交互体验设计
        文化片区配套设施设计期间,要想达到交互体验效果,应事先分析受众体验需求,据此调整设计方案。具体来说,片区管理者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形式了解游客、员工、城市居民真实想法,与此同时,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获取需求信息,经反馈分析制定合理化、科学化设计方案。这意味着设计工作有的放矢,且配套设施实践活动能够规范化进行,确保文化配套设施设计任务高效完成。


        3.1坚持综合开发原则
        用户需求存在差异性,要想提高基础设施配套产品设计有效性,定要遵循综合开发原则,确保个性化用户需求被全面满足。具体来说,充分尊重文化片区生态性,在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前提下进行设施改造,使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对于长时间处于快节奏的城市居民来说,会对自然气息浓厚、生态意蕴丰富的片区空间产生向往之情。基于此,设计者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适当引入绿植,起到太阳遮挡作用,最终构建绿色化、生态化片区。与此同时,坚持合理分布原则,妥善处理各类配套设施间位置关系,根据服务对象、设施功能,合理确定配套设施位置,确保设施服务功能全面发挥。例如,公厕、垃圾箱位置规划时,格局服务半径具体而定。此外,坚持艺术性原则。文化片区个别配套设施起到受众吸引、气氛调动等作用,所以设计者要运用艺术思想指导设计实践,在景观作品、休憩空间、材料选择等方面大做文章,直到创设最佳艺术效果。
        3.2优化产业结构
        文化设施配套属于文化产业一部分,它主要为受众提供精神享受空间,实际设计时,既要考虑功能性,又要兼顾景观性。通过丰富文化设施配套功能来彰显文化魅力,如展示中心、书吧、博物馆,书吧创意设计思路为:打造综合性文化场所,让读书者尽情体验读书时光。书吧装修效果、设计风格均体现人性理念,且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让读者对书吧之旅流连忘返。景观文化设施配套设计期间,基于创意精神理念精心设计景观小品,基于夸张、拼贴、仿生等方式调动受众参与互动的热情。如涂鸦墙体的安装,起到艺术气氛烘托作用,并且受众在墙体上自由书写,这对受众艺术灵感激发有重要意义。
        3.3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社会发展步伐大大加快,这对人际关系营造、社区文化发展有关键性影响,在这一情况下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尽可能减少雷同设计现象,基于文化配套设施彰显城市魅力。人文精神在城市形象塑造、城市人文魅力彰显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改变建筑风格、丰富文化生活来提升城市气质。当前,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逐步开展,如无性别卫生间、环卫工人温馨港湾、流动献血站点、24小时城市书屋等,公共空间像这样建设,能为城市增添活力,同时,还能深入挖掘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大多时间,城市居民渴望在品质空间中寻找自我或良性沟通,借此方式舒缓紧张情绪、排解工作压力,所以文化配套设施设计者应创新设计思想、改变设计方法,集中精力设计公共空间,这对城市文化传播、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有促进意义,最终会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让居民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
        3.4完善基础设施
        文化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包括多方面,如休憩空间配套、体育设施配套、交通配套等。休憩空间配套设施设计时,围绕小广场、绿化等内容精心设计,让居民、游客全身心置于片区空间,并与绿植近距离接触,这无形当中会提升受众文化品味,且受众能够获得良好精神体验。绿植配置时,适当控制栽植尺度,根据绿植生长规律,适当调整绿植间距,并合理搭配周边设施,避免产生压迫感,尽可能营造亲切感觉。与此同时,灵活设计广场边界,确保广场与片区有机融合,水体元素、绿化元素作为最佳融景对象,并会循序式提升片区亲和力,让置身于片区的受众产生舒适感。除此之外,适当丰富片区广场服务设施,结合受众需求适当放置座椅、树池,并考虑朝向、视野等方面,全面提高文化配套设施实用性,真正丰富交互体验,实现交互式设计目的。
        体育设施配套设计时,考虑受众体育需求差异性,所以提供多种户外运动项目,如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桌,此类设施具有成本低、养护方便等特定。片区运营时,遵循人性化服务理念,尽可能满足不同受众服务需要。交通配套设计时,考虑外部交通类型,根据人流量适当改变片区交通出入口,以便片区内外人员进出。内部交通道路设置时,根据周边设施占地面积及可利用空间大小,适当增减停车位数量,并提供双层机械停车位。
        总结:综上所述,片区基础设施的文化配套设计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通过坚持综合开发原则、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实现交互体验设计效果。这对文化片区可持续建设有积极影响,同时,还能优化配套设施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左晓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制定配套政策立项重要标准[J].网络传播,2018(6):34-34.
        [2]罗萌.郑州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5):34-41.
        [3]李国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4):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