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丹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植树造林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科学化的植树造林活动是更新森林资源的重要生产活动。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河北保定市  072450
        摘要:近些年我国植树造林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科学化的植树造林活动是更新森林资源的重要生产活动。从现阶段我国植树造林开展现状来看,整体造林水平有待提升。当前要结合各个地区植树造林现状,选取对应的控制技术措施,全面提升植树造林质量。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措施;种植质量
        目前植树造林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做好科学化系统规划工作,依照各个地区植物基本生长现状以及植树造林工作要求,选取科学规范化措施开展造林与造林设计工作。要确定植树造林树种,在遵循适种性基础上选取本土化树种进行种植,确定综合性植树项目。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要分析环境特征,建立完善生态系统,促使土地资源、林业资源能得到综合应用,突出植树造林成效,扩大造林效益。
        1植树造林的必要性
        1.1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只有对植树造林的必要性进行明确,才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落实。在现实情况下进行植树造林,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这也是我国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能不说,我国还存在着生态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情况,这些因素导致了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都变得越来越差,想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依靠森林资源。森林可以减少污染的范围与力度,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对于荒漠化的治理来说,森林资源具备和极强的重要性。因此,我国需要加强植树造林的范围与力度,不仅仅要在城市郊区、乡村周围植树造林,更需要在荒漠化地区植树造林,全面的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2植树造林能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
        植树造林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具备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存在着生态价值,也存在着经济价值。实事求是的说,环境与经济的联系较为密切,由于植树造林能够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其也就可以间接的带动经济的发展,当城市的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空气的环境质量就可以得到改善,这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植树造林还可以对人们的生存条件进行改善,对水资源进行净化,长此以往,势必可以提升整体社会的经济水平。最后,对于植树造林的行为来说,其能够对森林的覆盖面积进行提升,丰富国家的森林资源储备,当国家的森林资源储备得到丰富,自然就可以改善国内的经济条件与环境。
        1.3植树造林能维持森林资源数量
        植树造林可以对森林资源的数量进行维持,具体的说,目前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正在缩小,森林资源的数量也越来越少,相关人士认为,森林资源的减少会影响到物种的生存问题,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重视。如果森林不复存在,那么人类的各类资源都会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合理开展植树造林能够维持森林资源数量,不断的扩大森林覆盖面积,虽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明显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植树造林势必可以解决森林资源数量减少的问题,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援。
        总而言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是对现有环境进行珍惜的表现,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都必须要合理的对其进行贯彻落实,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类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2现阶段我国植树造林技术手段
        2.1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又称为直接造林,即把树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上的一种造林方法。与植苗造林相比,播种造林的优点有很多,即把种子直接播入土里,出苗后不用移栽,苗木根系也因此避免受到损伤,而且发育也会较完整;幼苗从种子发芽起就生长在造林地上,对造林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也会较适应;播种造林每穴播种多粒种子,经过人工与自然选择,可以留下生长健壮的苗木,为构成优良林分创造条件;节约投资,节省劳力。造林的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和撒播等。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浸种、消毒等处理措施,以保证早出芽及增强抗旱能力。


        2.2育苗植苗法
        育苗植苗法,又可以称之为植树造林或者是栽植造林,主要是指利用根系生长完整的幼苗作为植树造林的主要材料。育苗植苗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对植树造林的地立条件要求较少,对不良的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栽植幼苗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必须先培养幼苗,不但能够节省种子,还能够提高苗木根系的成活率,例如,云杉和落叶树都采用这种造林方法。
        2.3分殖造林法
        直接用树枝或树木干叫分生造林。减少育苗的时间及成本,方式简单容易操作,造林成活率非常高,造林以后的幼树生长比较好,让母本良好遗产性也得以保持。分殖造林种植树的方法主要是针对柳树、松树,和一些营养树种。分殖造林地选择条件一定是;土壤必须,疏松、湿润,插穗才能生根成活。
        2.4插条法
        插条法植树造林技术在春秋季节都可以使用,春季使用此法应该在土地解冻之后,树木发芽之前。秋季使用此法应该在土地结冻之前,落叶之后。主要办法就是先选择1~2年生长,粗2~2.5cm的枝条,剪去其旁枝,剪成大约为35~45cm的插穗,然后按照事先测量好的株行距进行扦插。
        3强化造林苗木质量管理
        3.1苗木肥水管理
        造林苗木生长过程中充足水分与肥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全面提升造林成效的基础。在苗木栽植过程中做好浇灌处理,为提升苗木成活率奠定基础。在造林旱季要结合树种以及树龄差异性进行抗旱灌溉操作。在造林入冬之前,要采取合理的除草与修剪措施,对造林苗木生长区域周边环境进行有效调控,促使苗木水分平衡。肥料对促进造林苗木快速生长,提升其生长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从造林设计、苗木种类选取、肥料施加、施肥量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好基肥控制与追肥操作,这样能使得各类肥料规范搭配,适应造林生长过程中对肥料提出的各项要求。
        3.2松土除草管理
        在造林中采取科学化松土措施至关重要,通过人工操作或是机械施工方式将种植区域地表土块进行粉碎,这样能全面提升种植区域土壤透气性。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针对幼林抚育管理要对季节变化进行分析,做好松土操作,提升种植区域地表透气性。强化除草操作能及时清除种植区域杂草,避免各类杂草对水分与养料争夺。在除草中要分析各类杂草生长现状,结合天气条件进行处理,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3幼林间伐控制与幼林保护
        植株造林中做好间伐操作至关重要,能适度拓宽林木生长空间,优化林木种植通风条件,提升林间透光性。在幼林间伐过程中要对间伐时间进行控制,除去长势较弱的苗木。这样能避免各类病苗与弱苗对养分进行争夺,为林木生长补充更多养分。在幼林保护中要对林区自然灾害进行控制,针对高温种植环境,要采取防火降温措施。还要对幼林生长过程中各类生物灾害进行控制,例如各类病虫害等。依照造林现状建立稳定的林业生态体系。还要对社会人为灾害进行控制,避免人为破坏,促使幼林稳定生长。在造林过程中要对种植混交模式进行控制,促使造林模式能朝着自然化方向发展。
        4结语:
        综合上述,全面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能优化种植区域空气现状,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控制,调整生态发展环境。对造林当地自然现状进行分析,对造林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类问题进行控制,合理应用各项造林技术,全面提升造林种植质量,扩大造林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谭福强,左静.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6,7(14):62-63.
        [2]谢贵民.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4):36-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