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各个领域和行业而言,其促进意义都是巨大的,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的高度发展,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不仅对环境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各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基于此,以下对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病害;技术分析
引言
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时,其整体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出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行车速度。如果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后期的养护和维护力度不足,很有可能会导致人们的出行安全受到威胁。在对公路进行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意识到养护管理在其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公路出现严重的病害问题。
1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交通物流运输,其中运输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就是公路运输,但是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自然人为因素造成损坏,这些问题动辄会影响公路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同时如果在这些问题发生后进行维修维护,往往所产生的成本甚至可能比重新修建一段公路更为耗费成本,而且也会影响公民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因此,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普及日渐重要,通过进行技术上的改革创新,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保障公路完工后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趁早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源头,和传统的建成后养护对比,预防性养护施工更加科学与节省各种成本,更加能突出预防性、科学性的作用。
2公路损坏的原因分析
2.1地基沉降的裂缝原因
在对公路项目进行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实现对地基的有效控制。地基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稳定性。但是在对地基进行施工时,发现地基很容易就会引起严重的沉降现象,这也是导致公路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地基出现沉降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是比价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施工地的地质条件影响,地质分布无法保证一定的均匀性,同时冬季温度比较低,导致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冻土。而在春季回暖之后,地质就会受到这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地质被严重的压缩,无法保证均匀的状态,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断裂现象。
2.2松散问题
松散问题也是沥青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骨料中的含泥量过高,拌和过程中,沥青与过多的泥粉接触,使得沥青难以和骨料充分接触。进而导致沥青与骨料之间结合程度不够,难以有效融合在一起。一旦公路工程通车运行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面沥青混合料容易出现骨料脱落现象,进而导致路面松散问题发生。此外,混合料密实度较差,不能达到施工技术规范要求,黏聚力不强,再加上车辆荷载、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也会导致骨料脱落,使路面出现松散现象。
2.3设计原因
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混凝土的核心。由于混凝土在施工时,必须要通过多种原材料的配比调制之后才可以进行使用,所以在整个调配过程中,必须要对材料以及比例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否则将会导致公路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同时还会加重裂缝等病害的损害影响。
3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
3.1桥墩钢筋混凝土护墩加固
(1)施工放线。根据现场结合桥墩具体情况及其他因素绘制基坑平面图,现场测量放线,保证基坑不致超挖。
(2)基坑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开挖基坑,开挖放坡1:1~1:1.5。基础开挖平整后,铺设20cm砂砾垫层,垫层铺筑均匀,整平拍实。(3)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钢筋加工前对钢筋表面打磨除锈,保证钢筋表面干净无锈蚀。模板校正表面涂油,安装结束后,对模板安装尺寸进行量测,并保证整体稳定。(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一次成型。按照现场情况及施工机械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骨料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拆模及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洒水养护,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模,继续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6)基坑回填。结构物拆模结束后,按照土体侧压力情况进行土方回填,回填材料应符合相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回填时应分层填筑夯实,不得一次回填到位。
3.2控制温度
温度控制方面一定要严加注意,公路施工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部分施工人员在搅拌混凝土时会不注意室内外的温度控制,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为赚取利益而偷工减料、做手脚。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温度不出现急剧变化,可以选择一些温度监测仪,随时关注温度状况,尤其在浇筑过程中,要仔细关注周围环境的温度状况。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内部降温,温度过低时进行保温。保温主要借助保温的材料,对公路桥梁内部混凝土进行降温环节,而内部降温可以用填埋水管的方法,用水的温度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最后再取出水管。昼夜温差过大时也可采用保温法,对夜晚混凝土进行保温,从而缩小昼夜温差值。
3.3更换伸缩缝
(1)拆除旧伸缩缝。旧混凝土破碎采用空压机风镐破碎,混凝土破碎凿除时注意深度控制,只凿除破损部分的混凝土,不得破坏梁体端部混凝土和钢筋,清理旧混凝土后,利用乙炔焰切割旧伸缩缝构件,以备新伸缩缝安装时能继续得到锚固支撑。(2)伸缩缝安装。新伸缩缝安装前,要对凿除位置进行清理,将凿除底面、侧面清理干净,槽内不得留有杂物;如果钢筋缺失,必须进行纵向拉筋和竖向支撑筋的补植。植筋钻孔时注意不要损坏梁端钢筋或造成梁端混凝土掉块。伸缩缝的中间轴线与梁端缝中线一致;安装就位后,反复校调伸缩缝型钢顶面与两侧路面的标高,表面与原桥面铺装沥青路面相平,然后点焊固定伸缩缝,确定符合要求后,再由中间向两端补焊,焊接完成后即可及时解开缝宽锁定钢片。
3.4纤维碎石封层
该技术是指采用纤维封层设备在洒布沥青的同时撒上一层玻璃纤维,再洒布碎石,之后通过碾压形成新磨耗层。因玻璃纤维在破碎后会变成网状结构,能大幅提高结构层强度,避免裂缝反射,并吸收大量的应力,起到防止开裂和防水等多种作用。目前,碎石封层已在国外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我国也开始有所应用,但虽然有很多方法能提高该技术的效果和性能,但用于交通量相对较大的路段时,其表面的颗粒很容易发生脱落,对使用效果造成影响。根据相关工程经验,该技术可解决的病害包括:横纵向裂缝;轻微损坏与沥青老化;摩擦性能降低;泛油和贫油;渗水。该技术无法提高路面结构的承载力,不可在已经有严重病害的路段上使用。在施工中应做好路表面的清洁工作,使石屑的洒布机紧跟前方沥青洒布车,完成施工后尽快恢复正常交通。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公路养护向预防性养护的倾斜,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现在可用于工程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越来越多,而不同预防性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施工有所不同,工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选择合理可行的技术类型。
参考文献
[1]王志翔.浅谈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J].科技视界,2019(02):250-251.
[2]陈小磊.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23):223-225.
[3]韩军富.预防性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养护技术的应用与养护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211.
[4]刘明星.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17.
[5]李艳琴.高速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初探[J].科技促进发展,2017(S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