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陈述辉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1月3期   作者:陈述辉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种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增多,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建筑工程功能的完善性,还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使其能够满足工程安全使用的实际需求。质量监督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的内容多、流程繁杂,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保证质量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1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建筑企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少数为民营企业。然而,许多小型建筑企业通过多次转包获得了建设项目的施工任务。这些小型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有限,质量监督管理意识十分薄弱。有时,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建设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最终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2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为他们负责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保证建设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如果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一些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
        1.3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工程单位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管体系,在该体系下,工程的各个部门、人员各司其职,一旦出现工程质量等问题,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一些工程单位,由于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出现工程问题时,各个单位存在互相推诿等现象。还有些工程单位滥用职权,在设计变更上没有与监理单位等实现沟通,比如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在楼层的加盖上没有充分考虑工程的承载力要求,没有根据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等,这些问题都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较大的问题,无法保证工程施工的规范性。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往往采用的是委托监管的方式,作为应用最为普遍的监督模式,其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监督管理机构有限,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监督管理机构承担着更重的监督任务,但是监督人员的精力有限,大量的监督任务会使得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力。(2)行政监督的形式化特征明显,滋生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腐败现象,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4政府监督管理缺乏力度
        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尚且还存有部分问题,诸如监管力度较弱,执法形式不严谨等等。在建筑工程深度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工程监理单位常常会直接忽视既定的检验程序,在未办理有关手续的情况下便盲目开工;部分工程建设的单位甚至没有受到严格审查便执行工程转包工作;部分工程图纸尚未经受严格的核实便已经投入使用之中。
        建筑单位盲目追求工程进度,期望能够将工程成本降到最低,这为后续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情况带来了诸多影响。此类问题的出现均是由于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仍旧处于初始阶段,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健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工程单位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完善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制度的完善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实施。
        (1)有关部门要加强立法与执法监督,使得工程管理的实现具有法律约束力,能够使得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保证质量管理的整体效果。


        (2)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责任制度。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有关的工程部门要对工程项目的实施活动加以必要的抽查,使得工程的各个部门在日常的施工活动中能够重视与落实责任制度与质量管理制度,如果在抽查中发现施工不规范的现象或者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等,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敦促其整改,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果抽查中出现严重的工程问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而保证施工管理中责任制度的全面落实。
        2.2健全监督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监督工作展开中,通常管理工作者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施工过程和法律规范以及规定的施工标准展开监督管理,但是,目前部分施工标准内容并不完善,对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直接影响,所以在未来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施工管理具体的需求,完善健全管理法律体系,从而有效提高监督管理工作质量。
        2.3 建设质量管理监督应该严格规范各部门的行为
        闽中经贸大厦项目组建项目部过程中需要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其中含有配备技术、材料、质量、安全、财务、办公等人员23人,项目部建设临时设施活动房500m2;场地硬化约3000m2;标准化洗车台、沉淀池;施工现场围挡400m;安全文明设施,指示牌,警示牌;公共厕所2座,门卫1座,配电房1座,现场施工用电及施工用水。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工程中所需要负责的部门非常繁多,但是并没有发生任何监督管理问题,根据对行业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工程监督部门的主管是国家机构的基础建设职能单位,所以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各部门若违法进行监督管理或以消极的态度进行执法,那么将会对国家工程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建设过程中,由政府领导的各级部门必须严格地建立评审制度,保证严格地进行审查,按照相关规定和方案,及时对施工质量和每一项施工数据进行层层审核,保障每一项责任都能够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若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则责任人在发生问题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部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不良行为,例如不作为或乱作为等行为的产生,则应严厉查办,杜绝一切犯罪行为。
        2.4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共同进行
        实物监督应该和行为监督共同进行,实现对工程结构质量的全面检查。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单位在执行监督活动的时候普遍将行为监督作为核心,将实物监督作为辅助工具。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实物监督被忽略的状况,因此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工程材料问题难以获得有效处理,在投入使用后方能发现其存有的质量问题,如此必然会导致整体施工流程受到影响。工程质量监管部门需要将参与建筑工程的主体全部囊括到检查范围之中,监督其各种行为质量问题。通过巡查、季度大检查、随机检查相互融合的全新检查机制,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覆盖,及时调整优化各种工作方法,针对于现下建筑工程中存有的质量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处理。
        2.5全面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监管人员素养
        为了行之有效地推进建筑工程团队的建设,应该从业务技能水准以及政治素养两方面着手。所谓思想政治素养就是需要正确处理质量监督单位和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利用良好的职业操守来管理相应的质量问题,实现公正廉洁这一重要目标,不能以权谋私,不能导致政府的监督形象受到污损;而业务技能水准则是指工程监督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巧,而且还需要在法律方面有所了解,将此应用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之中。随着建筑工程行政化步伐的不断推进,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有必要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资本,处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各种违规质量问题,并按照法律程序来处理相应的工程承包主体,实现有法可依。
        结论
        工程质量作为建筑建设的核心,关系到人们的经济财产,甚至是生命安全。因此,建筑工程各参建方应高度重视,政府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管控,并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郭秀江.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555(46):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