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周林灯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期   作者:周林灯
[导读] 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建设方施工方具有整体观、全面观、风险观,制订完善的工程规划及安全监管制度,建立每个环节的规范、重视人员及技术的建设。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一些安全管理问题,建立和发展建设施工方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主体间安全管理体系;行政部门、行业部门、建设部门、施工部门等多方安全管理体系可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保障道路桥梁施工安全。
        关键词:安全管理体系;道路桥梁施工;施工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道路交通运输需求不断提高,道路桥梁项目上马增多、施工周期也较长,为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及时排查施工中的风险,杜绝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新形势下需要建立发展更完善的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一、道路桥梁施工存在的问题
        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1、安全管理意识缺乏全局观
        我国道路桥梁施工项目多采用的是施工单位中标后承建的方式。施工单位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单位管理模式较粗放,缺乏全面安全管理的意识。工程建设启动之前所需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没能制订完备,或虽有工作制度却只是简单搬用,不能与施工实践全局相结合。对施工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安全制度没能在各个环节上得到有效的执行,或没能将各个环节的问题汇总分析,及时发现隐患。部分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缺乏,基本安全防护措施不能实施到位。工人没能严格按施工流程操作。管理流于形式,信息被漠视隔离,不能及时反馈给安全管理人员。
        2、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安全管理存在困难
        道路桥梁施工工人多为农村外出劳务人员。绝大多数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对施工中存在的风险认识也不够,容易以自我的感觉认定代替专业严苛的指导。贪图工作时的便捷对安全防护措施缺乏配合,存在侥幸的心理。无视或敷衍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和规定。工人专业操作技能较差,要保障路桥工程的质量,安全 管理工作也因此受限。
        3、安全管理各阶段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施工单位在初期进行工程设计时,没深入施工现场实地勘探,导致图纸在施工中出现执行困难或产生错误,产生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在引进新材料新设备时,没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测验证,也没有根据新材料新设备的要求配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并请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施工单位为经济利益所驱使,缩减安全投入,使用质量不合格安全防护用品,无视保障安全生产与质量的基本原则。上述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生产进度拖延,施工成本也增加,民众对路桥质量丧失信心,施工单位声誉受到质疑。施工单位营运陷入恶性循环,得不偿失。
        4、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素质欠缺
        很多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差,有的还身兼数职,在发生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某些难点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施工管理中,对细节问题不能兼顾。某些安全管理人员缺乏职业精神,未能深入一线,施工现场空有标语。却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管理流于表面形式,无法准确掌握信息,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判断。
        5、其它问题
        施工进度设计规划不科学,实际操作中无法如期推行。


为完成任务盲目抢进度,导致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形同虚设,管理制度也无法实施,路桥质量也无法保障,问题工程无法避免,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二、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要解决上述各项问题。需要建设施工单位有整体观、全面观、风险观,制订完善的工程规划及安全监管制度,建立每个环节的规范,加强技术力量的培养,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和发展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对项目实现全程化管控,对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前瞻或及时预警,进行科学的检测分析,采取系统有效的管理防范措施,减少或避免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
        1、建设道路桥梁建设项目各主体间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的各个参与主体组成了一个系统。项目的图纸设计规划、进度推进方案、工程成本的核算、人力资源分配、技术支持等各方面的运作,都与项目的总安全管理目标实现有着重大关联。所以内部各要素要先建立健全本部门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处理好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的各部门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的协调合作,理清各主体部门的安全职责,才能保证现场工程的安全进行。
        2、道路桥梁建设项目建设及施工方内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设方选择路桥项目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审查资质,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必备的管理水平。监督施工单位按规定建立安全领导负责制、建立生产前中后期、细致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较高水平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专职专班,深入一线,建立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配备齐全国家符合路桥施工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设备及工具。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并完善各级人员安全约束机制、考核制度。施工单位要切实做好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环境的改善,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对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实现各环节监层层管,及时反馈,去除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单位安全监督体系的有效科学运行。建设方还选取高水平的监理单位对施工方进行监督管理,从另外的视角及时发现安全的问题,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建设方应及时履行合同,不拖延经费,给施工方带来安全隐患。
        3、加强外部合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工程建设的各参与主体不仅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力驱使下,某些时候彼此间不可避免发生利益上的竞争,产生矛盾。如果各方放任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牺牲施工安全管理投入,导致不安全的施工生产发生,必定会损害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导致国家民众的损失。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安全有效进行,避免不安全施工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也为了建设行业的长久发展,建立发展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的调节体系。在工程建设各主体单位之间矛盾不能自行有效解决时,这个调节系统能为各方进行协调沟通,寻找彼此利益的均衡点,解决纠纷。并遵照国家的建筑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对监督主体的工程安全行为、安全管理制度的运行进行监督监管,在建设主体的安全监管体系基础上,国家行政部门、行业部门介入,增加了外部多方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保障路桥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保证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
        三、结束语
        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建设方施工方具有整体观、全面观、风险观,制订完善的工程规划及安全监管制度,建立每个环节的规范、重视人员及技术的建设,还需建立发展道路桥梁建设项目各主体间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外部合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