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满达拉图
[导读]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社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摘要: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社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教育、对生活,以及对自身发展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体育是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从教学角度来讲,体育教师应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发展他们的智力、体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锻炼能力并促进其心理、生理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它的根本目的同样是培养人、塑造人。
关键词:
        体育教师    队伍建设  研究
        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的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一.体育教师的作用
        体育是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从教学角度来讲,体育教师应根据社会的要求,并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锻炼能力并促进其心理、生理的发展。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大纲中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传播给学生。但如果机械地来完成,效果会很差,学生只会在死板的气氛中学到一些肤浅的知识。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来扮演导演的角色,把那些枯燥的知识、技能经过消化吸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给学生,从而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体育教师能力现状调查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时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前提条件的,并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和体现的。能力结构,则是把各种能力的集合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时,所呈现的系统结构属性。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能力与体育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性,同时也是有效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目的的重要因素。
        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影响着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所以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首先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科学运用教法的能力、正确示范操作的能力、精练的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组织竞赛、裁判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有关调查显示:有42.3%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或比较强;30.9%的认为一般。这说明资阳地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比较强,但还有部分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体育教师的工作心态
        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者,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学校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精神状态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教师良好的心态就能显现出良好的师德行为。
        四、体育教师的良好形态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

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4、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对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应把师德教育贯彻全过程,把新课程教师培训作为核心内容,强化外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改进和完善学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聘用机制
        1.转变思想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聘人用人思想。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改进和完善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聘用机制,促进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2.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通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体育教师入口关,拓宽体育教师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从教,进一步优化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结构。
        (三)建立竞争使用机制,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
        1.全面实行小学体育教师聘任制度。体育教师的聘任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规范操作,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体育教师用人新机制。
        2.改进和完善分配制度,建立与聘任制度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将体育教师的工资与其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工作绩效挂钩,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工资、岗位津贴的导向作用。实行向骨干教师倾斜的政策,对在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体育教师给予相对优厚的待遇或相应奖励。
        当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除改善体育方面的设施条件外,关键是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支体育师资队伍,他们勤勤恳恳,艰苦奋斗,为培养合格人才、增强民族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作出了贡献。但是,也应看到,体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仍是当前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魏纯镭、毛军平《体育教育与文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2】    王志强《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宝鸡文理学院报(社会科学版)
【3】    井晓蒙《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