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也就是对创作作品进行再加工和创新。学生的美术作品具有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美术属于中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责任,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个性发展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出具体的创新教学指导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美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
一、引言
创新能力表明人们在特定区域展示出来的特别以及特色,具有意义的才能。美术属于艺术性学科,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情感以及乐趣和喜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提高学生美术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的知识获取过程,采用多元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实现教书育人目标。
二、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整体的教育水平得以提高,人们对于美术教育观念的认知能力也在逐步上升,由于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影响,中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当前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情况下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于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改革逐步推进与发展,在此过程中重新规定了基础教育发展方针,进一步确保了基础教育的可持续进展。基于此形势下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展,但是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当前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美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保护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要通过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师也要在美术作业当中进行游戏化的渗透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具备美术学习的创新意识。教师也要给学生一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在美术创作当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认知来进行创新和思考。教师也要让学生通过学会利用不同的色彩以及造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出符合学生学习观念和良好性格特点的作品。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具备创新的经验和创新的思维,提升学生在创新当中的主动性和勇气,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美术教学作品当中,通过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和引导,由于每一個学生所创作的作品各不相同,既体现了学生的思维状态以及个性,所以教师也要通过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树立创新的思维。教师通过给学生一定的创新机会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力,使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和探索,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
教师也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器具,从而引导学生对于美术作业以及美术学习方法进行及时的学习和探究。教师也可以将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学会创新和拓展,提升学生思维观念的灵敏度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激发学生主动创作的动机
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当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科学引导,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作品当中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更换另一种角度进行欣赏和探索,从而逐步地培养学生完美的学习思路。教师需要在教育界宣传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当中的乐趣,从而以主动学习、主动创作的思维进行探究,帮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和多样,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素养,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创造能力,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强对学生思维上的引导和锻炼,并且在美术实践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良好学习能力。教师也要在美术教育教学当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训练提高自身的科目探究能力。教师也要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美术教学当中,让学生心怀创造性的思维完成美术作业,从而帮助学生在美术探索和思考当中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三)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教师在美术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要想使学生本身的创新能力得到真正的增强,在教学中的第一步就应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一定要树立起创新的思想和观念,对传统一些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思想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摒弃,在课堂的开展中找准自身定位,展现学生主体效用,将领导者的角色变成学习当中的帮助者和引导者,使得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能借助多种感官,来创作作品、欣赏作品,使其的听觉和视觉得到调动,保障美术教学得到持续、有序的开展。
例如,在讲解“墨与彩”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现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这其中进行体会、感受、赏析,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预留充足的创作时间,让学生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实践,使其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作品,使其在创造中展现联想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等,使得學生对作品更好地进行创作、感知、体验。此外,在这其中,教师也应将中华的传统文化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在这其中更好地意识到历史性、继承性、文化性,将彩与墨等多种组合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中国画所具有的韵味,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使得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真正的实现。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对于美术教学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实现教学改革,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加强课堂内外的有效融合,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美术课程的重要意义,切实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引导,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创新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舒.简述中学美术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10.
[2]高英.中学美术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师,2019(01):41-46.
[3]陈诚.中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