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付雪娥
[导读] 生活化教学可以降低生物知识和现实的隔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都是基础性质的知识,具有普及的功能。生物教材当中的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生物教学的时候要将生物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具备解决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降低生物知识和现实的隔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对知识的检验,因而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同时要联系学生当前的生活和认知,将知识纳入生活当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二十世纪提出了一种教育理念,生活与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在生活当中让学生明白知识,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结合其他学科营造生活化的情景
        知识是部分界限的,之所以将知识分为各个学科,仅仅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当前教育的新理念强调,要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隔阂,加强各个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教学不仅是教师的工作,同样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要思考良好的教学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度。传统的生物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教师讲完了学生记完了,根本没有听教师讲的是什么,而是寄希望于课下看笔记,这是不正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打破知识之间的界限,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例如,在组织学习生物园中的绿色植物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化的情景纳入教学当中。“小明是北方人,小明的爸爸看到路边有买橘子的,并且价格便宜就买了几斤,回去之后一吃发现十分的苦涩,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个摊贩的进货地址偏北,地区较为寒冷,因而橘子是苦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地区寒冷橘子会苦?同时结合语文教材当中的《晏子使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习性。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生物教师的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学案例也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更要贴近现实,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深入探索。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只讲教材当中的出现的知识点,教学案例也是沿用了以前的案例。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必须要善于发现现实当中的问题,不断搜索现实生活当中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利用生物知识分析生活常识。

还以上面的生物园中的绿色植物为例,夏天较为炎热的时候,会多人会选择在大树下乘凉,既是在农村居住的人也会从屋子里面走出来,做到大树下面,为什么大树下面比较凉快,甚至比屋子里面凉快呢?教师可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阴凉处太阳晒不到所以凉快,有的学生会说相比较房屋内,大树下比较通风,因此比房屋内凉快。其实学生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面,除了上面的因素之外,从生物的角度来看大树在进行蒸腾作用的时候,水会变成水蒸气吸收周围的热量,因而大树下面会比较凉快。
        三、通过生活实践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生物知识在生活当中处处可见,教师的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也应该将眼光放宽,只要能够促进学生生物学习就可以将与之相关的生活内容纳入到课堂当中。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波阶段,相比较坐在教室学习很多学生喜欢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验证教材的知识理论,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体验现实生活,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例如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知识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蒸馒头时面粉发酵、做饮料酒水包括酱油醋时的发酵、加酶洗衣粉洗撒了牛奶的衣服洗得很干净等都是利用了某些真菌和细菌的特性。另外,很多学生比较喜欢花花草草,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家的观察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记录生长过程,从而增加学生对绿色植物的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生物实验室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培育喜欢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发展的规律,增强学生的爱心,提高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生物是一门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在生物的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联系现实生活,打破教材知识的局限性,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储备。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营造生活化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提升生物知识的现实价值,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信心;最后教师要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结合现实案例来讲解部分生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现实,同时又服务于现实。
        参考文献:
        [1]王仕珍.试论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89.
       
        [2]何贵莲.新课程理念下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86.
       
        [3]金鹏飞.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J].成才之路,2019(30):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