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林家杰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建筑企业要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建设质量与建筑的安全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建筑企业要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建设质量与建筑的安全性。文章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策略;稳定发展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概述
        安全性指的是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对突发状况的或对外部作用力承载负荷的能力[1]。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问题,关系到项目今后的使用年限与居住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工作至关重要。设计人员除了具备较为扎实、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建筑结构受力、建筑材料与设计工艺、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同时全面考虑气候环境、考虑区域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进而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确保建筑形体与构件设置的科学与合理性,才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材料不符和质量或标准要求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少数工程负责人为了缩小成本开支,进而减少钢材的使用或者选用便宜的建筑材料,有些建筑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如果被使用在建筑设计或建造过程中,就会导致“豆腐渣”工程,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其次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效益,就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忽略了建筑的质量安全,未考虑到建筑居住者或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不利于建筑的安全性。
        2.2建筑物的抗震强度不足
        当前很多的建筑物抗震要求与国家有关的抗震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有的部分地区的建筑物抗震级别没有达到规定的设计级别标准,因此承受抗震能力较弱,例如建筑物如果建造场地选在液化土、软土或者选在土壤分布的场地时,那么在地震发生时可能影响建筑物出现崩塌或下陷现象,从而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1]。
        2.3建筑物结构设计方面欠合理
        对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少数设计人员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或者出于对建筑安全性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原因,导致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还有的少数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过程中,将关注点放在了建筑外观设计方面,从而忽略了建筑物的安全性,不利于后期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为今后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4建筑结构的安全意识较薄弱
        影响建筑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中,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当前国内建筑行业虽然制定、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方面的规章条例,但实际建造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次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重视度不足,各部门人员缺少相互的配合与沟通,加上各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其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结构的隐患事故。
        2.5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而言,要想提高建筑安全性,就需要对建筑设计各环节进行有限的安全监督管理,而现实中很多安监机构和质量监督机构分离设置,导致监管人员未能得到及时的培训,因此疏于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监管。其次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建筑企业没有财力购置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通常还是采用 “敲、打、看、摸”等滞后的检查方法。此外施工方、建设方与监理、勘察或者设计方等各方主体责任履行不足,缺少相互配合与沟通协调,不利于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


        3、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之对策
        3.1选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于设计施工中
        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建筑安全性与稳定性,就需要确保选用的建筑材料合格,同时控制好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与材料进场工作,确保建筑材料满足国家标准,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其次严厉打击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等现象,提高施工、设计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对施工或设计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工程材料进场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需要,拒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与稳定。
        3.2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满足相应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设计中应使用合理的抗震性能,确保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这就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建筑剪力墙结构,以便增强建筑结构实际的抗震性能,从而全面提升建筑的自身承载力、与提升墙体的刚性。其次设计人员应根据勘察的结果进一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例如:遇到高耸孤立的山丘、突出的山嘴或者是河岸、非岩石强风化岩石的陡坡以及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时候,应适当提升抗震的指标。此外还可通过设置多道设防的抗震结构体系,全面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而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3严格履行国家标准规范开展设计工作
        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按照法律规定的规范条文开展设计工作,有利于减少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有利于提高建筑安全性问题。其次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进而全面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和数量经济效益,对于发现的设计问题,应及时提出并积极和设计、施工或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以便及时进行改正。此外进行建筑体系选型时,设计人员应全面掌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全面了解建筑的外形设计与平面布置等情况内容,不断优化或对比分析建筑设计图纸,采取合理的计算方式全面构建立体建筑模型,不断为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真正确保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3]。
        3.4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建筑结构安全意识
        要想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安全性,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与责任意识,设计人员应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应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或规定开展设计工作。其次积极配合其他专业的人员参与到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中,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设计人员与监理方或与施工方需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同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性。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者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施工技能水平,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加强对建筑安全性的认识,用已掌握的先进施工理念、施工工艺或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切实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
        3.5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监督力度
        建筑设计或施工单位应加强日常的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事件或苗头;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或使用规格、建筑设计或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责。其次认真对建筑工程的主体框架结构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监督,有效提高建筑结构中有关安全性的设计效果,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满足设计方案的规定。此外相关部门人加强沟通交流,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面对突发情况时,有足够的应对能力,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确保建筑顺利的进行设计与施工[4]。
        4、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就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设计人员要认真做好设计工作,全面勘察项目实际情况,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其次严格选择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结构满足抗震需要,设计与施工人员、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建筑结构安全意识,施工方 、监理方、建设、勘察方等加强沟通交流,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监督力度,有利于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全面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促进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周伟.中国住宅设施.2019(11):64-65.
        [2]试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吴生慧.门窗.2019(09):147-147.
        [3]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任强.建材与装饰.2019(11):89-90.
        [4]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相关思考[J].黄章平.建材与装饰.2019(07):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