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正常生活。但现阶段,我国建筑业中时有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是一些重大伤亡事故,也呈现出了持续上升趋势。为了使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安全管理进行提升,可以采取有效举措,从管理和技术上进行控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引言
市政公用工程具有以下特性:建造在人流集中地、管线多、施工周期短,环境复杂等,这些问题导致市政公用工程安全不易得到保障。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要加强管理和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预防,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特性
1.1多样性
市政工程由于施工环境庞杂,需要在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应不同的环境,所以受施工环境的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方法较多。另外,由于市政工程的工程量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工程,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在不同的施工过程中也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
1.2环境复杂性
市政工程项目是具有地下作业、高处作业、穿山等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看出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非常复杂、多变,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其中城市的高架和立体交叉路等都是在高处作业,由于施工过程中危险系数很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大部分市政工程都是户外作业,受到自然因素与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对工程施工产生阻碍。总的来说,市政工程施工具有施工复杂、施工环境不好的特点。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2.1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市政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最为主要的。确保施工安全,可以使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等得到保障,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管理现场安全,就要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认真负责,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但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就雇佣了的临时人员来管理安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他们中大部分没有专业技术知识,只依靠经验进行安全管理。这样,在市政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不能做好安全调查工作,同时给市政工程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2.2工程施工的作业条件较落后
由于市政工程本身的特点,项目地点环境复杂,时常遇到其他市政设施。同时,市政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和范围有限施工条件不好,如果施工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很难立刻开始救援。另外,市政工程属于野外项目,气候因素对其的影响很大,下雨或高温天气容易造成许多不稳定因素,从而引起安全事故。
2.3施工队综合素质不达标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长期以道路建设为主,事故发生概率较低,导致建设单位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很多建筑公司的各级员工和管理人员不熟悉和了解安全标注和规范,缺乏检查工作,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消除,使安全事故更易发生。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常识。此外,没有有效的监测措施,也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2.4安全投入不足
许多工程在安全与生产当中存在着矛盾。生产能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增长,而安全短时间内看不到任何收益,很多企业为了达到工期和进度,实现最大的效益,会不断降低安全水平。在安全设施、救援设备、安全活动等方面投入的费用不足,导致现场存在安全防护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诸多不稳定因素。
2.5奖惩制度不完善
要真正做好一项工作,就必须保障规章制度的确立。现阶段,中国市政公用工程的生产缺乏安全管理制度的制约,安全管理相对杂乱。很多项目经理虽然对项目进行管理,但不是总负责人。除此之外,还缺乏严厉的处罚制度,在安全问题出现后,只扣评分或扣工资,这对很多人而言都无关痛痒,没有切实可行的严格处罚。
这些处罚措施虽然起到了处罚的作用,但是很难起到警告的作用。
3解决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可行策略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中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具有指导意义,能使施工安全得到保证。在工程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结合项目特点,根据以往的项目管理经验,制定合理、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该制度有以下要求:首先务必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其次要贯彻以人为本。另外,施工现场有动态特征,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的动态,适当调整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整体的安全。
3.2建立招聘制度,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建立员工招聘制度,对进入施工过程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对员工的资质、学历等进行严格检查,符合条件者再进行录用。其次,尽量实现人员稳定,减少员工流动。刚刚进行了安全教育,人员就有了大幅度的变动,导致企业的安全教育持续性就不够,所以,为了使员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保证,必须降低人员的流动性。最后,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是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在全市公用工程建设中,应始终贯彻安全教育。在员工到任之前与施工中定期进行训练。根据施工阶段不同,对于安全管理的教育内容也不同,需确保安全教育的对应和规范化。在施工现场,要悬挂警告标语、安全操作规程和处罚制度的条文,并设置警告标识,提醒员工随时进行安全操作和作业,提高其安全意识。
3.3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管
根据各类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对安全环节和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突然全面的审查,其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环境、机械设备运行情况、工艺流程,防护措施、安全警示等。对施工及不确定的环节和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危害,保证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
3.4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难以落实,应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彻底落实事故责任[1]。首先制定具体的详细安全责任制度,要注意制度的操作性,安全制度各等级要规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检查安全生产。哪个阶段出现问题要追究责任人,制定安全制度后,实践更为重要,可通过各个安全程序的责任人签字制度来实践。其次,要建立强有力的处罚制度,对事故负责人要进行经济上的惩罚,经济上的惩罚不能太轻,要加强处罚,除经济处罚外,还要进行批判与限制通报等其他处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条款对违反安全管理条例的人员进行处罚,可以提高安全监察的力度,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3.5经常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简化和普及安全教育的时间地点特征。安全教育不限于团体和个人、会议室、操作和休息等,可随时随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技术或工种发生变化时,应进行岗前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大部分施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进行简单、明确的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安全管理中,由安全管理人员办理安全公告牌,在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横幅和安全标志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结合施工现场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安全教育。
结束语
通过上文得知,市政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工期长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较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认真排查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处理安全事故,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控制在零,从而提高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桥. 试论新时期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J]. 建材与装饰, 2019(26).
[2]周君磊.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浅议[J]. 居业, 2019(8).
[3]陈康.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12).
[4]江厚亮.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13):65-65.
作者简介
周波,男,广西南宁,市政公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