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监理安全责任规避探讨 钟贵英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钟贵英
[导读] 摘要:随着新时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城市中人口数量不断提升。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新时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城市中人口数量不断提升。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更重视改善居住、工作环境,在多重利好的支撑下,建筑行业发展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不仅使建筑行业发展呈现新特点,人们对建筑安全、质量问题也愈发关注。为此,需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监理安全责任,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立足于对工程监理安全责任风险的分析,探究安全责任规避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监理;规避;安全责任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监理受委托对项目施工建设质量、造价控制、施工进度等进行综合把控,并促进各方协同配合,让其更加明晰自身的工作职责与项目建设任务、质量要求等。在工作过程中,工程监理既需遵循各项行业法律法规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施工指导,还应确保施工行为的规范性,保障施工进度能够符合建设预期,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排除隐患因素,避免出现施工事故。只有建筑工程监理方做到履职尽责、有序管控,才能保证施工项目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如期交付。尤其应重视对安全责任的规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工期,更会使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遭受财产损失[1]。
        1、浅议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安全责任风险
        1.1法律责任风险
        新时期城镇化进程的提速,让很多城市开始推进对新区的建设,建筑工程也逐渐呈现出投资额度巨大、施工任务繁重、工期排期紧张等特点。在这样的工作背景下,监理工作的责任便更加重大。一方面国家法律法规体系愈发完善,不仅有宪法、建筑法、技术法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作为工作基础;另一方面也形成《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等行业管理细则[2]。对监理失职行为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甚至也将更多的管理责任放在监理的肩上。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监理单位与相关工作人员将受到法律的严肃追责。
        1.2行为责任风险
        对建筑工程监理人员来说,在施工管控中的行为责任风险包括:一方面,应认真研读合同标准、审批资质等一系列施工相关资料,依据监理委托合同履责,若存在管理疏忽、工作失误,便可能造成施工误差,严重的会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监理人员主观意识对工作开展影响较大。应客观公正、规范严谨的推进工作,若因主观臆断未能履职尽责,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也属于监理人员的行为责任。
        1.3工作管理风险
        工程监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既需了解国家的建筑法律法规、行业管理规范,又需掌握技术、施工、造价及管理等专业知识。在施工协同中,在进行施工监管的同时,能够依照工期排期、重要节点控制、质量管理等多维度实施工程监管,并还能够给施工方提供一定的工作指导,对于施工不规范、隐蔽工程质量问题的,需及时的指出。通过对细节管理、工序衔接等全面把控,避免施工建设与合同要求有偏差。而有的监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高、管理能力欠缺,会加大管理风险。
        1.4技术应用风险
        一如上述,监理人员应对施工中的物料、技术应用等进以严格审查,以免有的施工方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违背合同规定采用较为陈旧的施工方式,使项目建设质量难达预期要求,给后续的建设、运营埋下安全隐患。同时,很多技术应用是在短期内无法察觉出问题的。而部分监理人员侧重对造价、施工进度的管控,未能关注技术监管,便可能引发技术应用的管理风险。
        2、关于建筑工程监理安全责任规避有效策略
        为保障工程监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守好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线与质量线,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自身口碑。作为监理方与监理工作人员,应深切的认识到肩头责任重大,能够恪尽职守、科学推进各项工作。

为此,可尝试应用以下策略,规避安全责任:
        2.1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监理行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作为监理人员,应对国家法律、行业法规及管理办法加以关注,并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为工作开展的指南[3],全面促进管理政策落实,提升法律意识。同时,监理方应由此完善自身的工作管理制度,促进监理人员工作开展更加标准化、科学化与规范化。做好事前的防控、规避法律风险,使安全管理能够常态化推进,督促监理人员更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
        2.2贯彻落实监管责任
        为提升监理工作水平与质量,规避管理行为责任与工作管理风险,还应加强内部管,以期贯彻落实监管责任。首先,应重视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学习能力。使其具有独立编写管理规划、方案的能力,并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特点,做以疑难重点的调整,使监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的有的放矢。其次,优化组织架构、保障施工工作的有序推荐,并能够发现安全隐患。为此,工作重点不能只局限对管控方案、安全风险源的辨识中,还应加强平行督查,记录不同工作站点监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监理可依据施工不同的阶段,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安全检查、专项抽查[4],存在的问题的,依据问题情况通知其进行整改、返工,并依照绩效考核体系对监理人员进行适度奖惩。
        2.3促进日常精细管理
        为规避安全责任的技术风险,应推进日常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使监理人员更好履职尽责、留存工作痕迹。为此,可应用信息化智能系统,使其记录工作日志、提交安全巡查及进度报告,使每次的工作开展都能留下真实依据。如存在因技术应用导致安全隐患的,对已通知施工方的,但其改进工作百般推阻、较为拖沓的,便可对其下发通知单。在促进规范监理的同时,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此外,为保障施工进度,很多企业对安全防护装置的搭建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或盲目于抢工期,施工安全防护装置采买不到位等等。对此,监理人员都应逐一记录,清晰地罗列并通知施工方加以改进,并给其设定一定的整改期限。使其进行技术改进、防护装置的加固。
        2.4关注重点工作推进
        在施工建设中,监理方可着眼整体施工,划分重点关注任务、加强安全管控,以便规避安全责任,保障施工。首先,应梳理工作流程,使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例如:需做好监理安全通知、及时报告责任,并保证对方能够及时看到。对有必要上报甲方的,还应进行抄送和登记。其次,可依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标注、划分出需要重点加强关注的环节。例如:施工准备阶段,对不同施工项目可能会用到的施工技术,存在危险性的(需要爆破、搭建手脚架工程等)必须加以着重监管[5],以免酿成事故;在物料采购阶段,要保证建材的型号、质量及数量等符合使用规范、施工要求,并加强物料管理、降低损耗,避免产生生产浪费或因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在施工中,对于重大机械设备的调配,也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事故防范。
        3、结语
        总之,为保障施工项目的稳健推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监理方既应重视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依据施工特点、加强安全防护与安全管理教育,促进施工作业人员的规范操作;另一方面也需同步推日常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发现施工作业中潜藏着的隐患性问题,并及时出具化解对策,以免酿成事故,进而保障施工进度、质量不受影响,实现高质量施工。
        参考文献
        [1]魏德泉.监理安全责任与风险规避工作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5.
        [2]汤学功.分析监理工程师的责任风险及其规避[J].建材与装饰,2019(5):15.
        [3]宁海龙.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效益及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10):30.
        [4]沈雅红.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7):11.
        [5]薛秋玲.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6):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