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工程现场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陈光省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陈光省
[导读] 摘要:在我国各项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公路施工过程之中,现场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现场环境需要不同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不同人员的特性,确保工程质量,有效延长公路寿命。
        成武县交通运输局  山东成武  274200
        摘要:在我国各项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公路施工过程之中,现场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现场环境需要不同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不同人员的特性,确保工程质量,有效延长公路寿命。
        关键词:公路工程;现场管理;方法;路径
        引言
        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过程中,公路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现场施工管理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有效的现场管理不仅能够强化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因此,针对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公路工程现场管理的现状
        当前很多公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其他施工工程项目不同,公路工程项目自身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通常位于郊外,现场环境十分复杂且公路工程的施工距离较远。在这种情况下,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现场管理有着一定的难度。由于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十分特殊,更需要在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一些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安全意识薄弱,公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不重视,这种情况为现场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2公路工程管理中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1强化工程质量管控工作
        为确保公路工程达到质量合格及以上标准,按分部工程落实到部门及人员,从项目的各部门到班组,层层落实,明确责任。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现场召开,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参加公路施工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会议,让所有参建人员都领会设计意图和质量技术要求,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技术交底要求去工作。确保工程用材料的质量:(1)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现场施工、监理人员共同取样做材料试验,合格后在有效期内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再使用;(2)建立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施工单位的专业技工、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保持稳定,必须选用性能优良稳定先进的机械,并配备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控制质量。正确处理好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坚决不允许因赶工期而忽视质量管控情况发生。
        2.2安全管理
        在公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具体内容方面,首先,施工企业要制定出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在这一基础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就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其次,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科学的检修和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说,只有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才能保障施工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2.3实现信息化理念与精细化管理工作相融合
        在推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中,要打造创新性工作体系,要充分融入信息化管理理念。在管理实践中,精细化工作人员认为该项工作是一项传统工作,缺乏精细化管理的能动性,导致整个工作体系滞后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其中,包括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多项技术,要想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首先要充分融入信息化管理理念,通过整合信息化管理资源,实现精细化工作的信息化处理目标,通过整合数字信息体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推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入并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夯实管理创新基础。


        2.4资源整合配置
        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施工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施工资源是施工工程进行的物质保障。资源合理配置主要是施工人员的合理安排,人员队伍凝聚力强,工程才可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道路施工工程具有以下特征:工艺复杂、工期长、要求高等。因此,材料的供应与人力资源、机械调配等都是随时可变更的。施工中资源调配与需求量变化是否稳定需要随时动态跟进,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制定计划,充分考虑材料、机械与人力等;材料库存、采购方案也是需要考虑的。对于材料的采购,要结合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动态调整采购计划,严格审批材料采购计划。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装备,制定合理的计划。机械装置的技术水平高低与使用情况变化、工作效率下降都是由于工作时间的长短、周围环境的好坏等因素的影响。然而,避免这些情况最根本还是归根于如何正确无误地运用机械设备。为了使工作周期更短,效率更高,必须及时了解各种影响因素,例如天气状况的变化,影响施工工程的顺利运行、质量的好坏、利润的上涨等原因很多,比如科学合理管理、完备的机械装置、超高的技术水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等。
        2.5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这就应当在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是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路工程项目的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单纯通过人力进行管理是无法保证管理质量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机制在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监管制度、施工质量检测制度让现场的施工人员能够重视自身的岗位职责和施工安全。因此,施工企业的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的优化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对现场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现场管理人员在上岗前需要针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培训和学习,对接下来的管理工作以及管理的项目有全面的了解,保证在现场能够予以科学合理的管理,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公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工作需要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更多问题。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就需要以管理机制作为核心,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都通过相应的机制进行解决,实现公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自主化、机制化改革,逐渐将机制中的内容进行细化处理,让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相应的流程和条例操作,管理人员需要针对现场出现的特殊情况以及机制处理的结果予以管理,提高现场管理的效率,将机制化的现场管理模式和思维贯彻落实到公路工程项目当中。
        2.6做好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在公路项目实施前,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编制快捷、有效的现场应急预案,并报监理单位,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为了在出现险情时迅速有效的处理,施工项目部组织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使所有人员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将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演练方案、处理程序等进行记录。若施工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积极联系事发地区主管部门协助做好应急交通保障。按照预先演练的方法先期实施简单救护,保障救援和医疗救护队伍能够快速进入事故发生地,协助抢救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明确应急状态下维持现场秩序的责任人和各项预案措施,防止现场混乱导致二次事故。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对公路工程现场实施管理,不但可以高效保障施工成本达到最低,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对于企业竞争力提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应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公路工程各个管理环节,提升精细化管理重视程度,最大程度地降低管理漏洞。
        参考文献
        [1]王娟.公路工程现场管理的方法与路径探索[J].中国公路,2019,11 (18):110-111.
        [2]李利永.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9,12(25):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