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72319860827XXXX
摘要:土地利用和规划是重要的民生项目之一。做好土地利用和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制订合理的规划方案。但是,现阶段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些弊端,做好土地利用和规划工作,需要从土地管理角度寻求有效的方法,以促进经济稳步发展。本文首先对土地利用与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阐述土地管理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管理;利用;规划;用地面积
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规划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开展土地规划和利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在人类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人口在不断的增长,面对的问题也非常的多,土地资源显得越来越不足。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对于土地的管理也要摆脱传统的思想,更多地采用先进的思维方式,管理的方式要更加的科学,只有这样才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当前的管理当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未来的发展增加了很多的信心。但是,问题也比较多,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更多地启示。
1、土地利用与规划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与规划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乏落实;二是动态性和严谨性不足[1-2]。
1.1、当前规划难以衔接其他规划
从目前看来,现有的规划与其他规划存在衔接不当的问题,在建设用地标准上也难以统一,例如在对生态保护、土地管理、地质灾害等专项规划中还比较落后,从理论上来说这些规划必须要与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但是,由于在对各项规划中,所规划的侧重点不一样,对于修编的期限也有一定区别,实际操作中存在协调性问题。如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宗旨是严格控制各类用地指标,加强对土地的节约,尽量少的占用耕地,并根据供给需求来建设用地,而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来进行就应根据经济发展来进行用地规划预测,才能达到供给需求。
1.2、规划缺乏动态性与严肃性
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以市场经济发展导向所作出的动态反应,但是现有的规划无法实际操作,上一轮规划采取了土地利用分区管理制度,而对于城乡土地利用条件从主观上看所划分的区域可操作性差,对于土地利用管理规定只有一些概括性规定,动态性和可操作性明显不足,必须要制定详细细则及规范性规划来确保实施。此外,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在法律范围之内,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在实施中,土地利用计划没有与规划配套,因而造成二者指标不匹配,导致规划架空,无法得到落实。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系统规范的细则来保证土地规划的实施。除此之外,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实际情况却是,土地利用计划没有配合土地规划,导致二者的指标不相符,这就会导致土地规划方案不能完全付诸于实际。
2、土地利用与规划的意义
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虽然属于低层规划的范畴,但是它起的是基础性作用,关系着上层规划能否贯彻落实,对城乡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与规划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中,必须要明确具体的区域、利用方式和建设时间,然后依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土地规划方案,相关部门应该实时关注规划区的经济社会状况,以便能及时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现在我国经济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传统的土地利用与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不符合当前耕地法律的规定。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建设更应该重视土地利用与规划,这样才能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土地利用与规划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不仅可以科学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能使我国城乡的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土地管理更加科学,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3、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
3.1、科学指导节约集约用地
为了防止土地被浪费,土地利用和规划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采取集成化用地方式。相关部门在进行土地规划工作时要把目光放长远,明确土地规划的方向,调整好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布局,明确产业土地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要预留农业用地,保障农民利益。在对土地进行利用和规划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节约用地、集约用地,避免出现浪费土地资源的局面。而且,相关部门在土地规划过程中,不要只看到眼下,还应该制定出土地未来的利用与规划方向,并根据规划方向不断调整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布局,深入分析应给予各行业的土地指标,并留出一定比例的农业用地。土地利用的节约和集约指标应该从经济角度和生态角度两方面来考虑,这样可以有效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过程。
3.2、增强土地利用与规划的使用性和操作性
只有做好土地利用与规划工作,其他设施的规划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因此相部门一定要重视土地利用与规划与其他设施规划的衔接程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部门要完全支持和配合土地的利用与规划,并且规划过程一定要立足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分析周边区域的地理情况和城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只有这样,土地利用与规划方案才具有科学性,其使用价值才会大大提高。土地利用与规划要根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留出可供修改的空间,规划方案不能是完全固定的而要具有一定弹性,可以设置土地利用与规划的上限和下限,以便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及时调整。在制定土地利用与规划方案时,要严格按照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将方案分为高级、中级、低级三等,可以再次深入调查以选择最合适的规划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其操作性。
土地规划和利用都具有一定的刚性指标,针对其刚性指标要进行合理的空间预留,针对土地利用和规划所制定的方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弹性,可以对土地利用和规划进行上限以及下限的有效设置,在对土地利用和规划的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所制定的方案设置为高、中、低这三个等级,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选择最为适宜的等级的方案,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3.3、做好规划中的各项细节
要想完善土地利用和规划,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说,先要制定出总体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根据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来对土地规划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保障土地规划和利用方案可以进一步的实施和开展,应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土地各项数据的检测,然后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清楚的了解土地的分布状况,最后就是要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变更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调查,在经济学理论上,实现土地规划和利用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这样可以使得土地规划和利用的科学性进一步的得到凸显,从而达到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最终目的。
4、结语
总而言之,土地利用与规划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想使得土地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对土地利用与规划进行完善处理,将土地管理工作作为向导,针对城乡以及城镇之间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的科学利用和规划,将科学发展观以及严谨的规划理论作为土地利用和规划的指导思想,全面的收集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变更指标,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完善土地利用和规划,从而更好的推动城乡城镇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探析从土地管理角度完善土地利用与规划的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4):293.
[2]单美,王静,王训,等.新农村建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6-79.
[3]汪志宏.土地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7(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