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音乐作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并且可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分析了当前音乐教育的缺失,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生音乐教育的对策,希望对改善当今大学生的音乐教育现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等教育;音乐教育
引 言:
由于受学校办学条件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制约,学校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排名轻内涵的现象,学校整体文化积淀不深,文化底蕴不厚,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不尽完善。基础教学部并没有设立音乐教研室,音乐学科的教学设备配备情况欠缺:没有音乐功能室,例如舞蹈间或者合唱间,没有电子琴或风琴,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个别专业开设音乐选修课也多由学音乐的团委管理人员担任,造成音乐教学缺乏教学研究。音乐欣赏课只是在极少数学生中开设,学校虽然也有艺术社团,也只是极少数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参与,音乐教育并没有覆盖所有学生。
1.影响高职大学生音乐素养现状的因素
1.1家庭影响。有的家庭比较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就加入特长班学习音乐,更有些孩子来自音乐世家,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这类孩子从小感受音乐熏陶,音乐素养就比较好,能够读谱弹奏乐器,能够读谱唱歌。而有的家庭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即使孩子比较有音乐天赋、对音乐感兴趣,但是没有条件学习音乐,或者有的家庭对音乐教育根本不重视,从小没有培养孩子学习音乐,只依靠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有限的音乐知识,由于接触音乐比较少,这类孩子的音乐素养就比较差。
1.2学校影响。现在烟台地区在校的高职院校学生70%以上来自农村,由于城乡教育条件差异,除了个别的艺术生,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和初中阶段根本没有上过音乐课,连最基本的简谱和五线谱都不会识唱,更别提读谱演奏乐器和欣赏复杂的交响乐了。
1.3个人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分和对所从事事业的热爱。社会上不乏自学成才者。无论是在“我是大明星”成名的大衣哥朱之文,还是从“星光大道”一举成名的阿宝,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自学成才的。因此,个人的兴趣和天分也是影响高职大学生音乐素养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学生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不会弹奏乐器,但是听过的国内外经典歌曲上百首,能演唱的民歌或者经典歌曲几十首,这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比较高的。
1.4社会影响。人天生具有社会属性,没有哪个人可以绝对独立于世。因此,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都逐渐融入了自己的群体———与群体成员一起学习、工作、生活,久而久之,群体成员之间便互相影响。由于每个群体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因此这种影响具有广泛性。由于我国整个社会对音乐教育普遍不够重视,造成了我国高职大学生音乐素养普遍偏低的现象,这是由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我国所处的社会阶段决定的。当整个社会、学校都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音乐素养就会提高。科学和艺术并不矛盾,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手。对音乐的爱好,反而可以帮助这位科学家驱散了忧郁和喧嚣,驱走了混乱和邪恶,为科学家增添了美丽和和谐。
2.高职大学生音乐教育的对策
2.1把《音乐欣赏与素养》课列为必修课,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示范引领作用。迷人的中国古曲、中国民歌、优秀的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以及外国音乐作品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宝藏。
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欣赏一些音乐作品来完成,认识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音乐欣赏与素养》课是提高学生音乐欣赏与素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将《音乐欣赏与素养》课列为必修课,配齐相应的音乐教师,才能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从本质上得到提高。
2.2充分发挥学校音乐社团、广播站等学生社团和学校团委的作用,积极开展学校音乐教育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是促进知识深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后,只有通过实践和练习,才能进一步掌握和理解。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各普通高职和职业中专,大多数学生不认识乐谱,不熟悉乐器,音乐基础普遍较薄弱。如果一味给学生灌输深奥的音乐知识和理论,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恐怕还会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降低。针对这一情况,教学组织者要增强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实现音乐知识的深化和吸收。大学生是个活跃的群体,学校的各种社团都有其爱好者的身影。学校的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团爱好者的参与。可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音乐艺术节、教师带领大学生音乐爱好者参与音乐演唱或演奏比赛、学校广播站推出每月一歌并定时播放的形式,作为学校开展音乐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学校团委作为学生共青团工作的教育部门,更要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每月负责筛选一到两首具有正能量、贴近人民百姓、反映时代心声的爱国主义歌曲或者艺术歌曲,通过微信平台或者广播站播放的形式向校园传播。
2.3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网络课程,将选修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网络选修课程并通过考核获得证书的学生获得学习学分。建议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平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中外音乐欣赏》慕课视频学习资源。目前比较好的音乐欣赏课程推荐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外音乐欣赏》课程,该课程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第一次开课。比较好的网络媒体平台如现在正在使用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平台上的“视听学习”中“听音乐”中的资源就是极好的学习材料,它分为“特别专题”、“影视留声”、“民歌中国”、“经典歌曲”、“经典乐曲”、“中国音乐文化遗产典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由选择性学习。
2.4改善教学环境,在校园营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良好氛围。音乐教育主要通过逐渐影响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仅需要教师对音乐知识的口头传授,还需要借助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来完成。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为了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效果,高职院校需要在现有条件下改善教学条件,为音乐教学配备丰富的音乐书籍资料,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练习、表演配备合适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
结 语
高职音乐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音乐教育的核心点,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确保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借助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发挥它的情感、教育功能,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此一来,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从一定程度使学生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有利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小玲.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探究[J].艺术评鉴,2018,02:124-125+145.
[2]邹祎程.高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J].北方音乐,2018,12:153+155.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4]雍敦全.音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