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李莉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4期   作者:李莉
[导读] 道路桥梁工程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的快速发展使得道路桥梁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迅速增加,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要。混凝土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相当大。因此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的技术要点。
        李莉
        自贡市富顺公路段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的快速发展使得道路桥梁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迅速增加,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要。混凝土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相当大。因此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混凝土;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也是构成工程主体的原材料。但混凝土在制备、浇筑和养护过程中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在施工中应用混凝土也经常出现各种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制备到养护过程都应当格外重视,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1.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
        1.1耐久性问题
        混凝土之所以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工程中,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耐久性决定,但在实际的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似乎并不总是完全得以体现。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抗渗性、抗冻性和抗侵蚀性。
        1.1.1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在较高的水压作用下依旧不会渗水的特性,但实际的工程中混凝土渗水是困扰工程维护人员的一个难题。
        1.1.2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的低温下也能保持优良的性质,但在实际的工程中,当混凝土长期处于0℃以下时,其内部的应力会逐渐增大,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或部分脱落。
        1.1.3抗侵蚀性
        抗侵蚀性是指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稳定性的能力,如在酸碱环境中。而目前很多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被腐蚀的现象,其原因既可能在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也可能是因为混凝土制备时配合比不当导致的性能受影响。
        1.2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混凝土工程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大多数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由混凝土内部的荷载引发的裂缝,二是由温度变化引发的裂缝。
        1.2.1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承受的荷载超过其最大负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如果施工时混凝土实际的强度不够或是钢筋布置的位置有问题,混凝土的荷载性能就会受到影响,由于应力变化导致裂缝出现。
        1.2.2温度裂缝
        混凝土的一个最主要的特性就是热胀冷缩,因此外界温度的剧烈变化是导致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以桥梁工程为例,桥梁中的面板是经常遭受太阳暴晒的部位,而桥墩相对来说受太阳的影响较小,因此桥梁中的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并不是线性变化,这会增加桥梁混凝土结构中的拉伸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1.3蜂窝麻面问题
        蜂窝麻面问题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虽然较小,但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造成混凝土蜂窝麻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引气剂的质量问题,二是混凝土的配比问题。引气剂是制备混凝土中的重要添加剂,引气剂可以通过引发气泡的方式增强混凝土内部的流动性从而降低拌合混凝土难度,也可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但如果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了质量较差的引气剂,产生的气泡无法及时排出滞留在混凝土中,当后期混凝土逐渐固化时,这些气泡堆积在混凝土内形成空腔导致出现蜂窝麻面问题。而制备混凝土时的配合比调节不当,使得混凝土非常粘稠,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气泡也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形成蜂窝麻面问题。


        2.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混凝土的技术要点
        2.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性能和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其配合比,同时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水灰比的测试,并对这两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这两项指标对于混凝土的渗水性有很大的影响,控制这两项指标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水能力;其次是控制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道路和桥梁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通常在7-8小时,这一项指标对混凝土的耐高温和低温的特性有很大影响;第三是合理的选择混凝土的材料,一般来说应当选择强度较大的硅酸盐水泥,骨料应当选择粒径相似且杂质含量较少的碎石和砂石,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负载能力。掺合料应当尽量选择矿质成分较多的类型,为了进一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在掺合料中加入少量的粉煤,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增强其强度。
        2.2混凝土的制备和搅拌过程
        在选择制备混凝土的材料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国家的标准规定,而不是依靠施工人员自身的经验;在搅拌混凝土时,应当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现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和工具,同时应当尽量保证搅拌均匀。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一次性搅拌完成,保证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的最佳状态,防止后期出现质量问题。
        2.3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
        道路和桥梁施工中的高度落差较大,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工作时要考虑高度差的问题。在浇筑中间层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上下层能够更好的凝固在一起,应当在上下层即将凝固之时浇筑中间层。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的颜色,当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停止浇筑并开始下一分层的浇筑。
        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气泡必须完全在振捣过程中排出。在振捣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冒出情况,只有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产生气泡时才能停止振捣。同时,在道路桥梁工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完整性,可以采取分层振捣的方式。
        2.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在初凝完成后,应当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完全凝固时具备预期的性能且不出现问题。后期的养护过程可以排出混凝土中未完全排出的气泡或水分等,也是提升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步骤。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如果发现混凝土表面有裂缝,则应当在裂缝处填充纤维布料,使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自行修复裂缝;在拆模后,及时在混凝土表面涂抹养护剂或进行遮盖,并根据混凝土当前的含水量以及气候湿度等外界因素,采用洒水或用覆盖湿草席等方式保证混凝土的水分含量。当环境温度过高或非常干燥时,应当采取直接在路面上洒水的方式。
        3.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预防钢筋腐蚀
        由环境因素造成的混凝土腐蚀也会导致内部的钢筋被腐蚀,这将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选择钢筋时应当以表面带有涂层的钢筋为主,这种涂层可以有效保护钢筋不被酸碱盐环境或潮湿环境腐蚀。如果选用普通钢筋进行施工,也可以采取对钢筋进行电镀的方式,用电镀层阻隔钢筋和外界的接触。
        3.2防治裂缝
        裂缝的防治工作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和时间,以及浇筑完成后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灌浆之前应当再次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并对存在裂缝的部位进行修复。
        3.3蜂窝麻面防治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下料的方式,对于浇筑落差大于2m的工程增加溜槽确保混凝土平缓下降,避免因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离析导致内部产生气泡。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进行多次振捣以彻底清除混凝土中残留的气泡,每次振捣的时间控制在30s左右。
        4.结论
        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道路和桥梁施工中应用混凝土的常见问题主要是耐久性问题、裂缝问题和蜂窝麻面问题。在应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注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制备和搅拌过程、浇筑和振捣以及后期的养护阶段,为道桥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植恒.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1):117-118.
        作者简介:李莉(1986、04-),女,本科,自贡市富顺公路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