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陈伟强
[导读] 摘要:园林工程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加强园林工程养护能够推动园林工程的持续发展,保证园林工程生态效益的实现。
        上海广豪建筑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园林工程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加强园林工程养护能够推动园林工程的持续发展,保证园林工程生态效益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园林工程的价值,然后分析了施工和养护的结合现状,最后提出了结合施工和养护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环节;养护作业;结合作业
        引言
        园林工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要不断增加园林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重视养护作业,实现及时养护,养护到位,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因此研究施工和养护的结合有实践意义。
        一、园林工程的重要价值
        园林工程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通过园林工程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园林绿化工程作为系统性工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施工环节决定着园林工程质量基础,养护作业决定着工程的生态效益,两者都具备重要价值[1]。在园林工程建设期间,应当结合养护作业和施工,加强宏观调控,满足养护和施工需要,提高园林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二、园林施工和养护工作现状
        园林施工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和养护工作结合作业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园林施工的规范性差,园林施工人员多为缺少专业素养的农民工,多在施工同时对施工技术进行学习,并不具备园林知识。施工期间未注意园林作业的特殊要求,造成大量幼苗死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施工受到阻碍。甚至在施工环节中,造成植株伤害,降低其成活率,增加了后期养护难度。园林工程中引进的绿色植物种类较多,对于土壤条件、气候有着特殊的要求,不同植物之间可能存在排斥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在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中应当妥善安排,提高整体布局设计的科学性,才能顺利完成园林工程施工。
        其次养护施工不受到重视,养护工作是一项人力、物力耗费量大的专业施工环节,通过科学的养护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很多城市都十分重视园林工程,政府提高了投资标准,但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周期长,养护周期也长,面临着后期缺少投资,养护工作懈怠的问题,导致植株死亡,需要二次移栽,增加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也浪费了植株资源[2]。就植物养护质量而言,养护工作质量不高也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养护人员大多为普通工人,大部分未经过专业的学习,造成养护人员虽然具备大量实践经验和经验尝试,但对于植物习性的了解、先进养护知识、技术并不了解,影响到养护质量。
        最后园林施工和养护的整体性较差,很多园林工程作业时将养护作业和施工分开进行,加上质量监理、竣工审核等环节,造成养护作业时间被一再延长,影响到植物养护效果,造成植株死亡,影响园林工程的整体效益。养护工作期间缺少整体协调,造成植物的灌溉不及时,部分植株未得到及时养护,养护效率低,也提高了植株死亡风险。因此园林养护和施工要注意整体一致性,进行宏观调配,保证施工养护同步展开,及时养护,提高植株成活率。
        三、园林施工和养护的结合管理对策
        (一)建立规范的管理条例
        在园林施工前,要提前结合施工环节和养护作业制定规范的管理条例,具备规范的制度保障,才能有序推动施工和养护作业,避免相互影响,不利于园林工程。在园林绿化项目中,针对施工技术和养护作业特点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进一步明确施工养护的操作规范,从中找到切合点,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约束施工人员行为。首先设定培训教育活动,要求施工人员和养护人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园林工程施工要点和各个植物的习性,在科学的认知基础上才能展开施工作业。此外作业人员要了解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根据自然条件对施工方法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施工问题,延误工期。在前期培训阶段,深入学习管理条例,要求各个条例了然于心,能够在施工作业期间严格遵守,约束自己的工作质量。其次安排质量监理人员跟随施工环节一同展开监理,以管理条例为基准对施工质量展开检查,避免出现不合规范的行为,能够全面保障园林工程质量。最后要根据管理条例对工程质量以及施工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和绩效奖励机制结合,提高奖励制度的科学性,提高施工人员的重视。


        (二)执行施工同期园林养护
        在大部分园林工程中,养护工作在施工结束后展开,造成最早种植的植物枯死,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应当在施工同期展开园林养护,完成植物种植的同时展开养护作业。调查植株生长周期和对土壤养分的需求,给予对应的施肥养护,去除杂草,避免植株根系腐烂。由于施工期较长,养护工作十分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植株存活性,养护工作应当贯穿于施工全程。运输到现场后,养护人员要根据植株的品种对植株进行修剪,将非必要的树冠修剪掉,使用浸湿草绳对树干缠绕,并遮挡树根。为支持养护工作的同期展开,需要对资金合理编制,将预算目标落实到各个环节,合理安排资金,避免造成养护作业资金不足,影响养护质量。养护作业是一项长期的作业环节,在资金安排上,要做好调整,做好充足的预留,根据养护经验和周期,安排足够的资金,支持养护工作的开展。
        (三)使用合适的移栽栽种技术
        园林工程多需要栽种大量植物制植被,提高园林工程美观性,装饰园林工程,达到绿化的目的。园林工程要使用合适的栽种移栽技术保证苗木栽种后能够正常成长发育,从养护角度出发,使用合理技术可提高苗木成活率,降低养护工作量。栽种移栽前,要求施工人员全面调查园林工程场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要使用检测设备现场测量,详细掌握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再进行移栽栽种。着眼于移栽栽种细节,要重视对植物根茎部位处理,保证植物能够适应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如苗木类植物,脱离原本的土壤环境后,极容易由于缺水造成枯萎死亡。因此运输期间,需要使用湿润土壤包裹植物根茎,可在运输期间适量洒水,保证良好的通风。要严格控制运输时间,尽量选择当地采购,避免在运输途中造成苗木死亡。此外要根据施工季节选择移栽植物,冬季施工要尽量选择耐寒、耐旱的植物,提高移栽成活率。
        (四)提高养护作业技术水平
        园林工程养护质量取决于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园林工程中,养护工作始终是薄弱环节,由于养护工作量大,对作业人员耐心和细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园林知识,满足养护作业需要。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生长环境和野生植物存在很大差距,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更加特殊,为保证植物成活率,要定期施肥、浇水、整理,但肥料用量和浇水均需要根据植物实际条件展开,对养护人员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因此首先园林工程要组建一支结构完整的养护团队,招聘具备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养护团队的领导者,负责进行整体规划,能够带领养护人员完成艳骨工作。招聘具有园林养护专业学习背景的大学生、高职毕业生,对植物养护展开调查研究,提出专业意见。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园林养护工人,落实养护工作。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形成一支结构完整,分工明确的养护团队,共同完成养护工作。其次需要针对养护质量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对员工展开全面考核,以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能够提高员工积极性,转变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对待养护工作。最后要定期组织养护团队进行深入学习,由专业园林技术人员展开培训,传播园林行业内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提高养护团队的技术水平。
        (五)根据园林植物种类合理灌溉防治病虫害
        由于园林植物生长要得到水源支持,需要定期给予绿化植物灌溉养护。园林绿化植物多生长在花盆中,生长空间较小,无法从土壤中吸取养分,要通过人工方式给予。养护人员要观察土壤状态,结合天气预报对园林绿化进行定期灌溉,根据植物种类调整灌溉水平,避免灌溉水量过多,造成植物死亡。采购树苗期间,要合理检查苗木,在后期养护阶段,由于树苗自身原因和环境条件问题,造成病虫害的出现,在绿化工程中十分常见。后期养护时,技术人员要注意观察种植树苗,若发生病虫害,要第一时间对病因展开分析,给予对应的治疗。园林工程经常有游客出入,要严格控制化学试剂的应用,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消除病虫害,保护植物,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
        结论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要结合园林施工和养护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园林施工和养护的结合要求施工方建立规范的管理条例,执行施工同期园林养护,使用合适的移栽栽种技术,提高养护作业技术水平,从而满足养护施工需要,让园林工程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项悦.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探讨[J].现代园艺,2019(22):191-192.
        [2]顾从英.关于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有机结合的深入思考[J].中华建设,2019(06):54-55.
        [3]施海燕.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探讨[J].四川水泥,2018(10):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