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措施研讨 曾云磊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曾云磊
[导读] 摘要:社会进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同时,更要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因此,反季节种植技术被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昆明天域康美置业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社会进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同时,更要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因此,反季节种植技术被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反季节;施工技术;
        园林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社会群体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需求,实施反季节种植是园林绿化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从相关实践调研数据分析可知,由于各项不可控因素的存在,苗木实际成活率与预期种植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此问题,全面分析苗木反季节种植的影响因素,并不断改进其关键技术,是现阶段保障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一、园林绿化反季节施工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为满足现阶段对休闲娱乐场所的基本需求,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将园林绿化建设纳入工程施工作业中,而与此同时,为切实保障园林绿化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出于特殊时限的考量,苗木的反季节种植也愈发普遍。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政整体绿化的建设需求,而且对促进国家生态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打破原有苗木种植时间上的限制,各种具备优良品性的绿化植物品种以及营养物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除了社会发展需求,反季节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也是促进苗木反季节种植的重要成因。
        二、园林绿化反季节绿化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1.强调适栽性,做到因地制宜
        栽植土壤环境,是确保苗木成活的基础。为此,在强调适栽的基础上,应做好栽植土壤的成分测定,根据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栽种方式,最大程度营造好的栽种成活环境,满足反季节生长的营养需求。
        2.跟着树种走,重视后期养护
        选栽树种不同,生存条件、适栽环境略用差异。为提升树种成活率,尤其不能忽视早期的改土和后期的养护管理。比如:杨树、泡桐等成活率高,反季节栽培选择这样的树种,成活比较简单,后期投入成本不会太大。而银杏、苏铁等树种,对土壤、气候等要求较高,在反季节栽培后,务必早期做好土壤检测,必要时进行成分修改和替代,以满足其成活养分需要。后期,更需要加大养护措施。
        三、园林绿化反季节绿化关键技术措施
        由于受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反季节苗木种植质量与预期种植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产生的原因除了苗木种植期的固定外,外界气候、根系再生能力、温度条件、树体储存物质含量以及栽植技术及植后管理措施等对其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采取相关种植技术以保证移植植物的水分及树势平衡极为必要。
        1.苗木品种选择
        在反季节苗木种植过程中,树种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对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为了避免后期产生各种问题,在进行反季节苗木种植时,谨慎地挑选苗木品种十分必要。与传统苗木种植相比,反季节种植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极易受温度、气候、外界土壤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品种选择时,应尽量选择乡土树种亦或是选择原植地和移植地生长环境相类似的树种,避免远距离运输,并尽量选择生长健壮、树形良好的苗木,最好选用容器苗或带土苗进行移栽,以确保其在短时间内恢复树势。
        2.种植地处理
        在进行反季节种植过程中,苗木种植土壤对其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较于传统的苗木种植,反季节种植的苗木对土壤厚度和通透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实际种植前,应选择适当的土质改良技术,做好土壤的施肥、疏松和消毒工作,以满足苗木对土壤种植的要求,确保其成活率;对于树穴土壤条件差的、土壤营养物质成分含量较低的区域,可进行换土作业。
        3.起苗、假植与运输
        为提高移栽后苗木的成活率,在起苗作业时,宜适当加大土球;土球越大,苗木的根系越完整,在后期的移栽过程中,苗木的移栽成活率也就越高。起苗时,为避免土球松散和水分流失,还要利用湿草片或湿草绳将土球裹紧,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根系的完整度。运输前,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苗木进行修剪,处理修剪伤口。运苗时,为最大程度地降低水分和养分的流失,还要将树冠适当捆紧,用湿草帘覆盖树苗,并定期喷水,为反季节苗木种植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4.挖种植穴和采取合适的时间种植
        在挖穴过程中,尽量采取人工挖穴,防止机械挖穴造成种植穴空洞,不利于土壤回填,而对植物的生长不利。此外,进行反季节苗木种植时,裸根苗木必须在当天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种植,并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作业;而在冬季种植时,不能在土壤上冻时进行种植作业。
        5.修剪与抹芽
        在反季节种植过程中,为提高苗木种植后的成活率,种植前后要对苗木进行修剪和抹芽处理,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树形和防止水分过分蒸发,尤其是在夏季,水分蒸腾量较大,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对其进行修剪,则会降低苗木的成活率。通常而言,在对其进行修剪过程中,对没有严格要求的苗木,可进行重剪,并对修剪伤口进行消毒和涂保护剂处理。此外,由于新种植的苗木本身储存养分较少,当新芽萌发后,营养成分也在不断减少,对苗木的生长极为不利,故应将主干上萌发的新芽抹掉,保留树冠上萌发的新芽。
        6.做好苗木的防风固体工作
        在苗木种植初期,由于苗木与种植土壤未形成良好的锲合度,两者之间的结合还不紧密,当遇到风力较大亦或是其它问题时,通常会产生歪斜、倾倒或晃动,影响其成活率。为此,苗木种植后,应设立支架支撑树木,为其新根生长、新生根与新土的结合创造良好条件。搭架支撑时,需在支架与树干交接处垫上隔垫,防止磨损苗木;对于那些较为名贵和不耐寒苗木,为降低外界气温对其的影响,除了设立支架,还可采取在树侧设立风障或者在树冠覆盖薄膜等方法,为其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7.做好栽植后植物的养护管理,确保栽植后植株高成活率
        植物栽植完成后,接下来应加强养护,以确保栽植后的高成活率。在此,注意保湿处理很重要,栽植植物的主干、侧枝,用草绳进行缠绕捆缚,而后用杀菌剂喷湿,最后用薄膜扎严。同时,留意气候变化。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在枝干喷湿的基础上,更应做好根部灌水。必要时,配用杀菌剂,增强其灭菌效力。此外,在植物未成活前,遮阴是很关键的。一些名贵树种,可同时打吊针,补充水分,抑制病虫害的内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计划经济产业时代背景下,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给人们生命财产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群体也逐渐加大了对城市绿化的关注度,对园林绿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合理安排好反季节种植工作,有利于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莲.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9(03):175-177.
        [2]王妍.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8):135-136.
        [3]吴延新.市政园林反季节种植的成因及关键技术分析[J].花卉,2018(24):186-187.
        [4]谭洁媚,李薇薇,徐金国.浅论现代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8,15(11):15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