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孕育了许多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显著提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充分凸显中国特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具有较大的价值。
关键词:园林景观;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1.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特色,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扬。近些年,随着祖国强大,普通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强烈,面对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大众对生活环境也有了更多的人文诉求。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机结合,是当代园林设计师应尽的责任。优秀的庭院景观应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利用文化元素升华其艺术氛围,赋予景观文化属性,形成独特性。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学的有机结合,能提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布局合理性和文化展示能力,使园林景观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之间关系密切。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原则
2.1 自然性
充分考虑自然元素,切实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有效提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质量。设计应给予自然景观足够的尊重,充分利用现存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特点,给人以自然的美感;与植物元素、生态特色融合,促使园林景观丰富与协调。
2.2 地域性
不同城市的地域特性主要通过以下元素表现:历史、民俗、植物与气候。园林除了要展现出城市的面貌,还应充分体现人文要素。这些既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同时也能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3 经济性
园林景观设计还要遵循经济性这一基本原则,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个效益能够保持平衡。在园林中,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设计,对园林中所有景观设施进行合理设置,以传统元素传达文化意境,能起到降低园林工程造价的重要作用。
3.国子监艺术酒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3.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东城区国子监街内,周边传统文化景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万㎡,中心庭院的景观绿化面积约2100㎡。本项目因坐落于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格、色彩均以中式北方传统建筑制式为主,但为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及使用需求,局部建筑设计采用了较为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例如清水混凝土墙面、落地玻璃长窗以及不锈钢装饰格栅,因此景观设计也选用较为现代的设计风格。
3.2设计理念与方案布局
艺术酒店精致典雅,步步成景,但偌大景致若无名无题也顿然失色。评价一座庭园,常常以它的意境高低论短长,文化点缀在提升园林意境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境有写实、写意、象征等手法。我们把意境作为一种审美的理想来追求,特别在微型园林中,物有尽而意无穷。根据建筑庭院布局及游览序列,结合传统文化意境,将园林景观设计为六个景点,六层意境,从入口到内庭,分别为“国子承贤、七星伴月、乐乐停云、雅集修竹、谐趣翘梅、桃园霜菊”。
3.3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策略
3.3.1地域性文化的传承
项目所处的城市风貌和环境条件决定了其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理应考虑环境的衔接,确保城市文化充分融入到园林各部分,包括主题、植物、景观建筑等,以此彰显出当地传统文化;园林实施营造过程中,也应优先考虑当地材料,以此表现地域性特征。意境一:“国子承贤”,在入口处设置水幕墙,与国子监相呼应,以水为脉传承国学文化,以代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接待高雅之士,精英人群;灰砖灰瓦的幕墙材料也与街区整体一致。
3.3.2历史传说与文化典故
中国古代传说众多,不乏积极向上、寄托古人美好寓意的传统文化典故。这些故事涉及了古人观察自然的经验总结、感情的寄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境二:“七星伴月”,在入口位置西侧散置石品若干,好似“北斗七星之石”,并在东部以“伴月”景石与其对仗,以紫藤一株与月形石品相伴,点名“萝月”。七星石的意向来源于天坛中按照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的七块巨石。从上古时期开始,先民观察天文星象,探索物候变化,夜空高照的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成为被观察、研究的首选对象,也逐渐成为吉相的象征,“七星伴月”立意即取自此传统文化传说。
3.3.3名人志士与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丰富,众多文人志士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作品和故事。中国文人阶层有着“以文会友”的优良传统,雅集现象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独特景观。雅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历史上的著名雅集有:“邺下雅集”、“兰亭雅集”、“香山雅集”、“西园雅集”。其中最著名和被历代效仿的是“兰亭雅集”。永和九年三月三,王羲之等人于兰亭雅集,修禊、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制序、挥毫作书。意境三“雅集修竹”就是借鉴文征明画作《兰亭修禊图》 中古时场景,曲水(兰溪花境)、茂林修竹(竹林),群贤(石品)毕至,少长咸集,列作其次。在艺术酒店博物展览区再现兰亭雅集的意境。除此之外,意境四“乐乐停云”取意于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的核心——“与民同乐”,《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庄暴见孟子:“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礼乐儒家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根基。
3.3.4植物文化、植物寓意与植物品格
将植物赋予人的品格,托物言志,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园林景观中的社会美学理念。选用优秀品格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松竹梅等,结合古诗词描述。“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著名诗人陶渊明追求的田园意境,在酒店客房前庭院再现。意境五“桃源霜菊”设置了缘溪小径,两岸桃花、几丛竹篱,片植映日菊花,来此暂住的高雅之士,暂时忘却世间浮华,隐居于此回归自然。除此之外,“雅集修竹”、“谐趣俏梅”分别以竹、梅寓人,“乐乐停云”,以玉兰象征云朵,都是中国传统植物文化的园林景观再现。
3.3.5古典名园设计借鉴
古代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富商士大夫,造园时都对传统名园有所借鉴。颐和园谐趣园即为乾隆皇帝仿无锡寄畅园所建,乾隆在《惠山园八景诗》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是日后“谐趣园”的由来。东庭园是酒店最开阔的庭院,借以皇家园林意境点明谐趣,同时栽植梅花,至此,梅兰竹菊四君子已尽显其中。同时中心镜面水池再现“一池三山”的传统造园手法,以三块大小不同的景石点缀,简洁现代的装饰风格,意境点到为止。
3.3.6传统文化符号再现
传统图案沉淀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又生动体现了历史文化之美。通过将传统图案巧妙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促使图案设计的文化内涵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融合现代设计与传统图案,又可以营造出一种新的氛围,加深了园林景观的设计内涵。本次景观设计将古建筑装饰文化符号以现代化的材料重现,例如古建筑花窗常用的万字纹、步步锦等装饰纹样,以不锈钢材料再设计,应用为格栅屏风等。
4.结束语
传统文化元素是园林景观设计重要的创作灵感源泉,而园林景观又是地域传统文化赖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割。因此,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上不断追求创新性、现代化的同时,也应注重地域传统文化的保留、借鉴、传承、创新与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强调时代特征的同时,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运用引借、解构、共融等多种手法将代表地域元素的符号加入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 陈蔷薇.地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9(09):106+109.
[2] 倪利丽.传统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