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钢城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
摘要:铁矿资源是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主要分为露天矿山资源和地下铁矿资源,但经过几十年露天矿山资源开采,大部分露天矿山进入中晚期,部分矿山面临闭坑风险,延长矿山的寿命,满足人们生产需求,采用地下开采矿体方式。本文阐述了地下采矿应用方法,分析地下开采对铁路、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地下开采;铁路路基;稳定性
前言
地下采矿是指从地下矿床的矿块里采出矿石的过程,而地下开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地表变形,引起公路、铁路发生沉降情况,影响公路上居民正常生活,影响铁路安全稳定运行[1]。为减少地下开采对公路地表、铁路路基的影响,需根据地下开采情况采用合理的开采方式以及开采深度,提高地下开采安全性。
1地下开采应用方法
1.1崩落采矿法
崩落采矿法是指随回采工作面推进,以强制或自然崩落的围岩充填采空区,以实现采场地压管理的采矿法,适用于地表允许崩落或倾斜的矿体,其矿石或围岩不稳固,采矿强度较大。按照垂直方向崩落单元划分为(1)单层崩落法,适用于开采顶板岩石不稳固,厚度较小,倾斜度较低的层状矿体,能够有效提高劳动效率,但生产率较低[2]。(2)分层崩落法,是指将矿块在垂直方向划分为小于3m的分层,由上而下逐层回采,工作期间采用假顶保护,能够有效提高矿石回收率,但劳动消耗量大,成本较高,应用范围较窄。(3)阶段崩落法,是指在阶段全高上,借助凿岩爆破或重力崩落矿石,具有采矿安全性高、劳动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对作业技术要求较高,矿石损失较大[3]。
1.2填充采矿法
填充采矿法是指在采矿同时,采用填充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能够有效支护采空区两边岩石,保护岩层,防止地表沉陷,提高采矿安全性,应用范围较广。按照填充方式不同分为(1)上向分层填充法,适用于矿石稳固,围岩不稳固的矿体,采矿由下自上分层采矿,并依次填充,维持上下盘围岩,待采到最后一层,进行接顶填充[3]。(2)下向分层填充法,适用于矿石价值特高、但矿岩均不稳固的金属矿床,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在下村回菜是由上层人工作假顶,或用水力、胶结填充如图1。(3)嗣后填充法,是指将采矿造成的废石和尾矿填充到采空区,能够有效提高采矿回收率,降低填充成本,改善地表堆放尾沙情况,降低地表塌陷发生率,改善地下采矿环境。因此,嗣后填充采矿方法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 1下向分层填充法
1.3空场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适用于矿石围岩稳固性高,采矿区允许一定时间内有较大暴露面积的矿体。根据采矿方法不同分为(1)全面采矿法。适用于倾斜度缓慢,矿岩稳固矿体,作业沿矿体走上倾面或全面推进,回采过程中留下的不规则矿体用于维护采空区。(2)留矿采矿法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性较高,破碎后不易再次结块的矿体[4]。自下而上的分层回采,每层回采1/3,全部回采后放矿。(3)分段矿房法。适用于稳固性较低、围岩暴露时间短的矿体,在矿体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段,并在每段设立出矿巷道,有效提高采矿效率。
2地下开采对公路地表、铁路路基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2.1公路地表、铁路路基的开采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铁路建设需求,部分公路和铁路建设于山路上,直接导致公路、铁路的地下开采方法受阻,影响公路、铁路路基稳定性,不利于行人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公路、铁路地下开采方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公路、铁路地下开采特点主要包括2个方面,(1)公路,铁路属于延伸性建筑物,若某一区段出现地表问题就会影响全线正常运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地下开采前需要做好全盘考虑。(2)由于公路铁路不能长时间中断运输,需要在采矿过程中,保证行车安全,缩短开采时间。为防止开采期间出现局部塌陷情况,需加以防止,提高施工安全。
2.2路基移动变形
地下开采工作会直接影响到路基安全,引起路基移动变形,当深厚比大于20时,路基的移动会发生连续性、渐变性的下陷情况,而不是突然下陷,通常情况下,地下采矿影响下铁路路基的移动变形是连续分布的,在时间上是连续渐变的,可以通过定期铁路维修,消除地下开采风险,提高铁路行车安全。同时,在地下开采权对地表倾斜度、地表沉降情况、地表变形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合理的开采措施和填充方法,提高地下开采安全性。
2.3地表线路移动变形
地下开采对地表线路会造成一定的变化,(1)线路坡度变化,由于地下开采导致路基下沉不均匀,出现倾斜情况导致原有线路坡度发生变化,当地表倾斜和线路方向一致时,线路坡度会增大,方向不一致时线路坡度减少或形成反坡情况,会直接影响行车运行的阻力,而我国铁路技术管理规定对线路的坡度有相应规定,在地下采矿时必须要满足线路开采后坡度满足国家相关规定需要求[5]。(2)钢轨下沉不均匀,由于地基下沉,不均匀导致两条钢轨下沉不均匀,若钢轨差值超出铁路运行标准,会直接影响列车运行情况,甚至导致列车翻车。针对地表线路移动变形情况,可采用下向分层填充法和嗣后填充法,均采用胶结填充方式,能够保证公路地表、铁路地基开采的安全性,减小地表、线路移动变形情况,同时定期对铁路运行情况进行检测维修,提高公路、铁路运行安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铁路进行地下开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地表、线路移动变形情况,威胁开采安全和行车安全。因此,针对不同路段地下开采工作,需做好地表环境分析计算,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在开采期间降低地表移动和下沉速度,检查公路、铁路的运行情况,提高开采安全性,降低对公路、铁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夏英志.某一级公路半填半挖段路基稳定性仿真研究[J].公路工程,2019,11(3):371-372.
[2]叶懿尉,王汉勋,耿招等.公路隧道穿越铁矿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8,26(s1):196-201.
[3]郭超.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对铁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07(09):95-96+104.
[4]石志仁,陈世江.石宝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现代矿业,2019(5):123-126.
[5]曹文龙,王雪彦,曹茗棋.地下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及井筒的安全影响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39(0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