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搞好土建工程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张先进
[导读] 摘要: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发生于因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土建工程施工过程既定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的变动中,与工程造价管理之间关系密切。
        身份证:32032119871124XXXX
        摘要: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发生于因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土建工程施工过程既定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的变动中,与工程造价管理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分析如何搞好土建工程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结合工程经验,给出强化设计变更各现场签证管理的具体工作方法,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造价
        引言:土建项目中引发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因素包括建设方要求、设计方案合理性不足、提高工程质量、处理施工矛盾等。土建项目建设受复杂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不确定性较大,因此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无法从根源上避免,只可通过科学管理,尽量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避免出现工程造价激增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管理水平,有必要对相关工作经验做总结性分析。
        1土建工程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产生原因
        1.1概念辨析
        设计变更即为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对方案设计做不断优化和完善,结合现场条件解决设计矛盾,其核心文件为由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设计变更分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告知施工单位;第二,出于处理施工矛盾的目的,由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交变更申请,经允许后进行的设计变更。
        现场签证独立于设计变更和原有施工方案,对应的工程项目不在原有工程造价范围之内,为使其顺利落实需要办理签证。现场签证可视为施工合同的补充说明,因施工现场条件、资源配置等无法满足既定建设目标而出现的变更需求,需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协商并得到统一的处理结果后才能落实相应变更项目[1]。
        1.2原因分析
        引发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原因总结如下:第一,方案设计缺陷。例如,勘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条件了解不到位,导致具体工艺的选择及施工方案确定无法与实际施工条件相适应,施工过程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及正常的施工进度,不得不结合实际需求对方案设计做出一定调整。第二,因建设方对方案设计效果不满,或提出其他临时性要求,引发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第三,自然条件限制、气象灾害、周边环境协调等非人为因素。
        2土建工程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管理对策
        2.1设计变更管理对策
        2.1.1落实联合会审制度
        土建工程施工中,若发现现场实际情况与方案设计不相协调的问题,需及时向相关领导反映,开展相应的审查工作,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无法有效解决的施工矛盾。工程各主要管理部门进行图纸联合会审,详细分析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间的偏差,经分析确认,确实无法按照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的,需在各参与方允许的情况下,签订设计变更协议并开展后续变更工作。
        2.1.2完善图纸审核规范
        设计图纸审核是施工管理的重点项目,为充分落实图纸审核制度、并通过该手段有效避免设计变更的发生,建议结合土建工程特点,制定科学的图纸审核规范和流程。图纸审核工作一般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选择合作方之前,需对其资质、市场信誉、人员配备、工作能力等做全方位考察,择优录取以此来保证图纸审核质量。负责图纸审核的人员需对施工现场情况做充足的了解,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衔接方式,以尽可能多的找出方案设计与实际施工间的偏差,给出更多可行优化建议,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降低设计变更风险。
        2.1.3加强部门沟通协作
        施工现场管理中发现设计变更问题后,首先需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追究相关责任控制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产生的不利影响。设计单位虽对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负主要责任,但影响方案设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现场勘查、组织协调等。因此在部门协作及管理过程中,有必要落实全面管理理念。例如,要求勘查部门全面、深入开展施工现场调查工作,获取准确、详细的现场数据,确保方案设计有稳定的理论依据。从施工技术员的角度上讲,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和具体施工流程,在管理过程中与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为设计优化提出专业、可行的建议[2]。注意沟通过程中语言技巧的使用,与设计人员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更多合理化意见的提出和采纳提供便利。
        2.2现场签证管理对策
        2.2.1明确签证原则
        现场签证的申请条件为:依照现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无法保证土建工程建设质量、进度目标的有效达成,若不经修改,之后的施工环节均无法顺利进行。

引发现场签证的原因相对复杂,其又与工程造价控制直接相关,因此现场签证管理应依照必须、必要、适度的原则进行,详细统计施工现场签证,明确签证引发的工程造价变动规律。施工现场技术员要及时与造价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共享,及时向造价管理人员告知工程变更情况,对比工程预算与实际费用是否出现较大偏差,将费用变动信息上报核对。重点关注细微工程、隐蔽工程的签证管理,避免在后期竣工结算阶段出现无法清晰进行责任划分的误差。
        2.2.2划定签证范围
        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现场签证管理时,需清晰划定签证范围,制定相应的管理文件,促使签证管理工作规范化进行。签证管理人员需详细阅读施工合同内容,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准确预估成本费用,对于超出签证范围的项目,可不做过多关注,明确管理侧重点以提高签证管理工作效率。
        以土建工程土方开挖施工为例。挖掘作业中若遭遇既有基建设施,如市政管道、电线电缆等,因施工协调需求必然会导致额外施工成本。此时需由合同双方进行共同协商,详细说明施工矛盾及设计图纸上存在的问题,确定签证内容。管理过程若发现设计图纸确有问题,并因设计变更导致施工成本上升,现场签证管理需准确计算费用变动,并由现场监理进行审核。签证内容中需明确体现变更事宜责任划分结果。例如,因甲方原因而引发的停工、返工问题,其产生的额外人工、设备开支及其他损失需签证清楚,经双方协商确认后,可依照合同要求进行责任分摊。
        2.2.3加强细节管理
        (1)规范签证内容。现场签证内容应准确详细,若有图片等信息佐证,尽量避免单一的文字描述;施工变动较大的现场签证,还需采集有关的图像和视频信息,统一保存原始资料;及时添加事实签证,以免出现直接签结果的现象;尽可能避免越过直接单价签总价的现象;质量签证与单一签单价不可同时出现。
        (2)防范恶意行为。现场签证需规范进行,杜绝违规签证或恶意签证的现象。签证在获得建立部门和施工部门同时签字盖章后方可生效,缺少任何一方的签字盖章,对应签证都不可被用作工程结算的凭证。
        (3)加强合同管理。土建工程实际建设中,常出现竣工阶段阶段大量补签签证的问题,该问题可在合同条款中加以规范,避免竣工后补签的发生。例如,在工程合同中,明确现场签证的范围、时间、主体等,对合规签证的形式做详细说明,要求签证内容完整、真实、清晰、具体,包括项目名称、编号具体内容等,且有相应部门的签字盖章,标明处理意见[3]。施工现场出现签证问题后,需及时作出处理,减少口头承诺,避免引发签证纠纷。
        3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管理案例分析
        3.1案例背景
        浙江中成河北曲周稽山南苑三期项目总建筑面积8万m2,为高层住宅工程,包括18层建筑4栋、8层建筑1栋,地下结构为2层,其中负2层为人防工程。本项目招标清单及方案设计中规定的现场土方开挖工艺为沟槽+部分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项目所在位置的土壤条件较差,若采用原方案中规定的土方开挖工艺,易出现滑坡问题,且涉及到大量的重叠施工部分。结合现场情况,向建设单位提交变更申请,采用大开挖工艺进行施工。
        3.2管理方案
        以上项目签证事宜为“土方开挖方案变更引发的费用增加”,签证内容设置为:原方案选用沟槽+部分基坑的施工方式,且施工单位按此方案进行报价,现场施工中发现施工当地土壤较松,原现场勘测工作存在重大失误,若沿用原方法施工易引发滑坡事故,出于施工安全及进度考虑,申请变更为大开挖方式,需增加土方开挖量11.2万方,增加金额合计78.26万元。
        本次现场签证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出现失误导致,建设单位挺高的招标清单所选用的施工方式与实际施工条件不符,由此引发方案调整的费用需由建设单位承担。经造价咨询单位核定,该签证中工程量的计算使用基坑综合单价,土方开挖工程量计提考虑工作面放坡系数,因此符合工程量计算规范的要求,现场签证合格。
        结论:土建工程建设过程复杂,环境、设备、人员等因素均有可能引发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问题。在开展设计变更及前签证管理工作时,可参考落实联合会审制度、完善图纸审核规范、加强部门沟通协作、明确签证原则、划定签证范围、加强细节管理等措施,确保施工中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规范化开展。以严格的变更及签证管理,合理维护施工方利益,促进土建工程建设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上官国楠.探讨新时期如何加强对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9(08):50-52.
        [2]郭寻辉,叶斌,王伟.建筑工程设计变更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24):178.
        [3]陆建时.探究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J].居舍,2018(17):1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