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1062319910904XXXX 陕西西安 712100
摘要:为了实现社会基础设施项目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理念,也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完善。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保工程具有基本的水利功能,相关设计人员要及时发现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科学有效地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的运作,对大自然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满足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运用
导言: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然后,要求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生态理念,不断调整和更新设计方法,在满足基本水利功能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水源的浪费,减少或避免施工作业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现状来看,生态理念仍未充分凸显,导致后期施工中生态环境破坏 现象仍较突兀,难以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 生态理念相关概述及其意义
所谓生态观,是为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而萌生的一种生态保护观或生态发展观。它强调人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它应始终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为宗旨,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工程设计中,一方面可减少资源浪费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可将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降至最低,有 利于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进而更好 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特点
2.1可持续发展性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用水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水资源,对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设计人员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施工不能之间重点放在水资源的分配和调配之中,也要对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这样就能够避免水资源恶性发展的问题出现,保证水利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的运作,并且生态理念也能够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得到有效贯彻,促进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2.2 自然性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贯彻生态理念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提高设计方案的自然性,这也是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之一。水利工程施工前,不仅要对施工周围环境进行现场检查,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环境的自然发展规律。建设单位不得改变周围环境,不得以自己的建设方式违背自然规律,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将水利工程能够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有机地融合,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水利工作,这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只是为了一味的追求水利工程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水资源自身属性和循环规律进行充分分析,从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免对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为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要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
3 水利工程设计中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水利工程设计中采用原材的环保问题
为确保绿色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必须全面分析水利工程建设所用原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为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这些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另外,石头也是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必需的原材料之一,但是施工企业主要是通过挖掘山体的方式获取水利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石头的,这种方式不仅对山体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的薄厚,严重的还会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对水利工程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和影响。
3.2 环境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过分注重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此外,水利工程不仅建设规模大,而且涉及内容多。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周边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水利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是造成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企业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噪音,避免因为噪声污染情况的出现,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
3.3施工后期环境恢复不理想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注意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如果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应用绿色设计理念的价值,不仅会影响后续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效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恢复受损生态环境的目的。
4提高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效率以及建设的措施
4.1 引进新型的水利工程人才,建设人才队伍
水利工程企业对于节水灌溉人才需要进行引进,增加员工的福利,留住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人才,对于企业内部‘无作为’的水利灌溉工作人员要进行考核制度,加强培训设计规划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专业知识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4.2大力推广环保材料使用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水利工程中体现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环保材料的使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材料应运而生。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合理使用这些环保材料,不仅对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这首先需要设计者根深蒂固的环保理念,其次,需要设计者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环保材料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掌握不同材料的适用范围与施工要求等,在满足施工设计质量要求和经济收益的基础上,最大的限度选取具有环境友好性,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环保材料。实际施工中,常选用石笼、植草专用砖等环保材料进行护岸的防护工作,对于护岸的植被,常铺设膜袋等材料保护其健康成长。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护岸及其植被进行保护,还可利用钢坝闸、翻板闸等技术不断强化水利工程的保护。
4.3加强信息自动化与节水灌溉的结合
当今时代属于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兴农的提出,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农业机械的应用是农业步入现代农业的标志。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的一项关键技术。信息化建设为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从长远来看,信息自动化技术与节水灌溉的结合是非常有益的,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需要节水灌溉的地方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为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帮助,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节水灌溉的精确度,对于灌溉的时间以及灌溉的水量都可以进行精准的控制。不仅节约了时间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4.4生态堤岸设计
生态堤防设计是水利工程最关键的设计环节之一。在生态堤防设计过程中,应结合现代生态理念,结合实际调查资料,运用现代软件,以全面系统的调查为基础,以现代先进技术为工具,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综合协调水利工程的经济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健康三维动态设计,达到国家保护的目的。科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促进环境更好发展,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同时,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升工程质量。中国古典哲学崇尚天人合一的概念,在水利工程中同样可以道法自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为水利工程提供辅助作用,将人力与自然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宜的生物措施与工程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要充分影响环保理念,运用环保材 料,发挥现代化施工技艺最大功效。在进行现代化水利工程方 案设计时,要求工作人员始终坚定环保理念,对市场不同材料 进行充分了解,掌握不同型号材料的施工要求等,在保证工程 设计质量的基础上,择优选择最佳、最适宜的环保材料。为确保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利用生态环保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加大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采用石笼、植草砖等措施保护护岸,并采用膜袋等措施保证护岸植被的健康生长。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选择采用现代技术恢复植被保护,或继续创新技术提高护岸生态植被保护率,或采用钢坝闸门、翻板闸门等技术提高闸门技术的使用效率,然后继续加强水利工程保护效果。
4.5 进行生态堤岸设计
水利工程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堤 岸设计,此时需要以现代化理念为指导、充分融入生态堤岸理 念,结合准确的数据,运用科学的软件,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然保护目标、生态发展协调目标、工程经济目标,设计三维动态方案。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案,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在保证环境的前提下,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6 开展生态河道改造
设计水利施工方案是需要将河道改造作为心,充分结合生 态环境的需要,重视河道改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考虑其 破坏性、影响性,避免发生先破坏、后恢复的情况。以充分调研 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精准测量,科学设计河道改造。在此过程中,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计算设计软件对 设计方案三维构图,进而预判可能发生的影响、污染等,设计合 理的河道改造、淤泥清除方案,做好针对性的保护设计,科学设 计绿化方案,保证环境工程与水利工程可同时进行,促进周边 生态环境良好发展。
4.7充分结合环境工程和生态水利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采用专业设计方案,不断调整设计方案,结合环境工程优化工程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环境的重要性,坚持工程环境与水利的紧密结合,有效配置水质和高效处理水的设计方案。如: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若需要改造工程 河道,可能会增加水质、水生物、大气污染等,此时需要充分考量 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设计时以人性化设计为参考,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化处理,设计合理完善的方案,结合生态发 展要求,科学的改造河道,利用现代化技术采用环保型施工工 艺进行水利施工。在设计时可对护岸进行考量,对工程四周进 行护岸整体设计,根据周边人群居住要求、生态发展理念等合 理的进行了绿化设计与河道改造,进而根据要求控制水流量,保证河道设计方案安全可靠。除此之外,需要对改造方案与环 保之间的发展可协调性进行预判与测试,保证方案的科学性。
结束语
为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有关设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生态理念,在后期的设计过程中,也能有效地运用生态理念,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贯彻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水利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水资源,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蕾.水利工程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10):9~10+96.
[2]袁坷.探究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运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8:199~200.
[3]王震.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框架思路构建[J].四川水泥,2019(5):97.
[4]欧阳明,丁吉庚.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J].农家参谋,2018(24):222.
[5]王楠,李文辉,陈利利. 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7).
[6]朱飘. 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 [J]. 低碳世 界,2018,(01).
[7]刘金宝,董文斌. 在水利设计环节中生态化理念的应用分析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