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屹立在城市中。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物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是需要引起一定重视的,特别是在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施工技术,才可以更好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确保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品质、安全性以及美观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已逐步代替传统建筑材料,并开发出具有不同特性和功用的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使结构强度有很大提升,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可能。在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中,通常采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是基础底板结构特性所决定的。对混凝土结构来说,当断面尺寸不小于1m,内外温差范围可超出25℃时,可将其视为大体积混凝土。下面具体分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比如:筏式底板以及箱型基础等等,其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都是地下建筑或半地下建筑,在防水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钢筋混凝土需要对裂缝开展进行科学的控制,通常不会出现承载力不够的情况。第二,结构性形式往往都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不管是温差还是收缩变化,其制约作用都是相当大的,很有可能导致开裂的情况出现。第三,超静定地下建筑结构。通常,都可以满足关于承载力的有关要求,其安全性是相当强的,要想科学控制裂缝,最关键的因素是对温度收缩作用进行有效地控制。第四,混凝土标号较高,水泥用量较大,水灰比相当大,往往会发生收缩裂缝的现象。第五,通常,这些结构都是配筋结构,其构造配筋率大概是0.2%,控制钢筋时需要充分考虑钢筋产生的作用。第六,水化热温度相当高,降温散热迅速,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关键原因是降温以及收缩的共同影响。第七,控制裂缝的有效措施是依赖创新结构设计,科学配筋和进一步完善混凝土浇筑方案,这样可以明显的加强结构抗裂性能。
2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通常,大体积混凝土之所以出现裂缝,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附近结构对混凝土变形造成制约,造成其内部存在一些拉应力。若工作人员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方法,混凝土容易出现自由伸缩的情况,在该环境下,混凝土是无法自动形成拉应力,只有外界环境因素对混凝土体积变化造成影响,混凝土内部才可以形成一种内应力,与其保持抗衡。并且因为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效应,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差分配集中,有些地区温度并没有均匀分布,其材料自身的特征无法迅速向外扩散水化热,而水化温度以及浇筑外部环境的温度等等,通常都不会对内部温度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混凝土力学性能也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材料属于脆性材料,其具有相当强的抗压性能,然而抗拉性能并不强。很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可以加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往往都将钢筋材料融入到混凝土结构中,让这些材料的特征可以彼此有效配合,进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变形,由于受到外界以及内部结构的制约,很有在内部形成拉应力,若不能立刻平衡,该拉应力势必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到不利影响,导致施工中经常出现裂缝。整体来讲,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存在裂缝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上几点,以上任何一点原因只要积累时间长了,都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但是大体积混凝土中如果温度分配集中,有些地区有相当高的水化热温度,这是导致混凝土内部发生改变的关键原因。
3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的底板中应用的技术
3.1温度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中,必须要采取的措施是温度控制,工作人员利用减少水化热,降低因为水化热导致的温度裂缝。主要策略是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用量,采用水化热不高的水泥种类,比如:矿渣水泥等等。并且需要对混凝土搅拌技术进行改进,将外加剂加入到混凝土中。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讲,对冷却水管进行埋设时,插进冷水水管,运用冷水进行流动,将混凝土内部结构剩下的热量都释放掉,降低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减少混凝土内应力。并且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也能够采用减少水灰比以及重视混凝土养护等多种方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科学预防混凝土裂缝。
3.2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在比较高的建筑基础底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我们需要快速的浇筑速度以及比较大的浇筑量,在对于浇筑的时长来说,时间并不算短。但是与此同时,还受着温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布置施工平面要合理,尤其是在浇筑的顺序,并且在前期准备的工作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相关的一些泵车能力以及数量。只要在泵车位置以及泵管明确的条件下,我们施工才可以一步一步的正常的,有序的进行下去。
3.3振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有必要分析预防措施,以更好地保护整个建筑物。如果通过插入振动杆施加振动,则一旦先前的铸造层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就使用多个振动器并分别设置在斜面的底部和顶部。振动杆有效地放置在混凝土压实的位置。分析了实际振动作业过程,考虑了坡脚混凝土的堆积。因此,当在卸载时进行振动操作时,整个斜坡混凝土应均匀地覆盖和振动。振动过程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避免振动效果不强,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振动时间控制最好在30秒左右。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分层铸造方法,则应在振动技术控制中严格控制振动杆的插入深度。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优选插入一般的振动棒,即5-10cm是合适的,它可以深入到底部混凝土。值得注意的是,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搅拌振动,否则会直接影响实际振动的质量效果和下面混凝土的质量水平。在振动过程中,请勿触摸钢筋,模板和一些嵌入式部件。否则,链接中的任何错误都可能需要重新处理,这将进一步延迟施工团队的进度。
3.4模板工程施工
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混凝土模板,要符合大体积混凝土外型和尺寸要求。由于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的方式,模板会承受混凝土的浇筑压力,为保障模板工程满足强度要求,应预先计算模板受力,合理设计模板尺寸,科学制定模板施工方案。为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应在模板支立时在规定高度进行弹线标记,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超规定厚度。另在安装模板时还要确保模板稳定、牢固性,注意模板撑杆的固定,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模板工程安装质量,以免为后续工序带来不便。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几点是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首先就是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来开展施工作业;其次在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要选择那些适合本工程项目需要且质量较好的材料;最后,关于施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以及施工步骤方面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如此才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品质、施工安全性以及美观性。
参考文献:
[1]唐际宇,林忠和,陈勇辉,等.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4):10-13.
[2]张鑫.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
[3]崔宗琦.高层建筑超厚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8,44(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