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管理要充分利用历史监测数据。当前,人们要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有效实施环境监测管理,逐步解决各个层次的问题,深入推进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度。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环保管理;思考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简称环评,即围绕建设项目、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划分影响等级,以便为环境保护方案制定提供依据,环评工作对城市建设、市场经济发展有关键性影响,对推进全面保护生态环境起了重大作用,使建设项目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多赢。此外,随着环评理论、科学技术及相关行政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进而为环评制度的实际落实提供理论支撑。概述可知,环评工作有效开展,具有推进生态保护工作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2.1环评执行率不高
环评作为一项事前管理制度,执行率、措施落实难以到位是影响其权威性的重要原因。企业“未批先建”情况较为突出,生态环境部门对未依法报批环评文件的违法企业处罚阻力较大,甚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环保执法,环评制度的执行与地方短期经济发展效益产生矛盾。
2.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复杂,可操作性差
由于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固废、风险等涉及到各环保专项导则要求的工作内容太复杂,环评文件中预测内容普通群众根本看不明白,环评文件中提到的部分措施在实际情况中难以落实,比如小型机械加工企业焊接工序的废气,绝大部分环评单位在评价时要求设集气罩进行收集,经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但实际企业很难做到,并且处理效果也值得商榷,花了钱也不见得有治理效果,导致企业最终验收时难以通过。不如采用可移动式的焊接烟气收集处理设施,既符合实际情况,企业的环保投入也可以接受。
2.3环评中介服务不规范
以往环评单位承担环评业务必须要有资质,由此导致了一些环评公司风风火火开展起了环评资质出借业务,甚至本职的环评业务基本不做,靠出借资质就赚得盆满钵满,且出借资质的单位水平有限,环评报告质量很差,所以出现了个别环评单位在各个省环评质量考核中质量不合格的单位里经常榜上有名。“十三五”环评改革后,取消了环评资质,最大限度地放开了环评市场,原先“偷偷摸摸”的中介单位可以光明正大地承接环评项目,导致环评质量依旧没有改观,严重拖延了审批时效,导致社会上误以为环评审批效率低下,阻碍了经济发展。
2.4环评审批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亟待提高
审批部门是根据环评文件中提出的环保措施结合当地实施情况对企业提出环保要求。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业务能力不强、不专的问题。由于环评文件质量不高,在报告审批时就会存在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不强,反而起不到指导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作用,出现环保设施批建不符、污染物总量指标不够等现象,导致企业后期自主验收中存在较大问题,难以验收,企业对生态环境部门敢怒不敢言。
3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
3.1加强监督管理
当前,人们要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首先,环境监测机构与环评机构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其次,国家要对地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抽查和指导。地方环境监测工作要进行分工与细化,提升工作效率。
3.2明确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
环境监测机构要明确自身职责与权利,确保定位准确,防止推诿,使得监测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环境监测机构要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其服务范围、资质等级和监测能力。当前,要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资质和专业能力划分监测范围和任务难度,提升监测效率。
3.3重视监测方案编制
编制监测方案时,人们要从监测方向、监测内容以及监测评价机构等方面入手。在编制监测方案的过程中,人们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监测技术,使得监测方案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环境监测。监测方案的编制应该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3.4加强环评与审批力度
环评、审批工作范围扩大的同时,资质前置相应取消,这无形当中加大了环评市场管理难度,这就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加大对环评编制单位的管理,更需要管理部门做到放管并重。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建设了全国统的一信用监管平台,并组织编制单位建立诚信管理体系,生态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信用平台及评估结构,充分发挥评估专家效能,对环评编制单位进行管理,针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高效整治,将失信单位列入“黑名单”,以此引起编制单位的重视,强化工作责任感,避免类似行为重复出现。同时管理部门通过实施环评联动机制来合理化、合法化推进环评及审批工作,环评单位、评估单位、建设单位、环境监察及审批部门之间加强联动,共享环评信息,最终做出有效的环评、审批决定。
3.5提高环评编制人员综合素质
新时期背景下,环评评估和审批内容逐渐增多,并且工作要求日益细化,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要想出色胜任本职工作,应从整体上提升自身工作素质和专业能力,并加强宣传、明确工作职责[3]。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需要对建设项目长期环境影响做出预判的复杂的工作,加之审批流程较复杂,因此需要环评编制人员夯实基础、强化能力。具体来说,编制人员既要对建设内容、工艺有充分的了解,还需要熟悉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如敏感区域位置,生态环境质量等等,同时污染防治设施的工艺、实际运行情况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准确、科学地做出判断。对于环评单位来说,应重视审批人才培养工作,并优化审批流程、不断完善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的内部控制及管理体系,以便规范环评评估和审批工作者的工作行为。
3.6提供公众参与机会
环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和公众全面参与,如果缺失公众力量,那么环评工作进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一旦环评工作脱离公众,则环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会受到质疑,最终会影响环境治理效果。鉴于此,应为公众提供参与环评工作的机会,通过环保社团构建、意见反馈平台开通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这既能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发挥环评工作的积极影响,并且环评报告内容能够得到全面性和真实性保障。具体来说,环评单位通过新媒体设备、移动终端来等更新环评信息,鼓励公众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公众切实参与进来。环评工作在公众的支持下有序进行,这既能为公众谋福利,又能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并为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提供推动力。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公众参与环评建设的力度应逐渐加大,使得公众监督作用有效发挥。
结束语
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当今时代的明显特征和产物,中国社会经济逐渐由粗放式朝为精细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要和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监测是当前时代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它是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重要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当代科技成果改善环境,减少人为破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阮雅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2):219.
[2]杜磊.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作用[J].环境与发展,2018,30(12):21-22.
[3]王浩,陈勇.环境影响评价在公路建设中管理现状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66.
[4]郝建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1):172-173.